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感覺春節之前攢了很多和節日有關的內容,都是起了一個頭,希望能努力肝完發出來!

今天應該會有很多人告訴你關於“小年”、關於“祭灶”的知識,我肯定說得不如他們好,只能說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我們沒有“小年”,只有“小年夜”,且不在今天;又比如,我們很少“祭灶”了,但依然吃“祭灶果”,但它不是“糖瓜”……

我們,當然指的是筆者我生活成長的地方和年代。並非“我們”特立獨行,而是

“民俗”本來就是各色各樣,沒有統一的答案

。並不是那些科普號說錯了,而是

地方性的風俗在網際網路眾口一詞的語境裡慢慢失語了

無處安放的小年

早些年,網上宣傳的“小年”都是臘月廿三,就好比每個節日都要吃餃子一樣。漸漸的,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因為大家發現不僅不是舉國上下同吃餃子,而且舉國上下也不過同一天的“小年”。

於是,就跟“南湯圓,北水餃”這樣的劃分一樣,

出現了“廿三北小年,廿四南小年“的說法

。甚至於這個影響力更大,因為不曉得從哪個系統開始竟然把這個寫入了幾乎所有的日曆程式裡。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 部分地區小年習俗:貼出來

當我們從東北來的同事問我們是不是在廿四過小年的時候,我們只能無奈回答:我們也過廿三,只不過我們的廿三是“祭灶”,不叫“小年”。

當一個統一的說法出現質疑的聲音以後,對半切成南北,看似是在解決質疑,實際上依然在原來的問題裡打轉。之前《人類的悲歡不相通,美食亦如是。| 冬至@寧波》裡已經說過了這個問題在美食上的表現了,而“小年”只不過是另一種表現。

要解決“小年”究竟應該擺放在哪一天這個疑惑,

首先要解決為何會有“小年”?從字面看就可以發現,它是另一個概念“年”的副產物。

然而,“年”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綜合概念,不同角度就會派生出不同的“小年”。

比如,“年”的概念裡含有“臘祭”等與祭祀有關的活動。之前在《今天,là jì!》裡提過,臘本身的日期可能是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然而干支紀日實在是麻煩,所以有學者就考證了臘祭在不同時期的被固定下來的那個具體日子。“臘八”是其中沿用至今的,但也有諸如十二月廿五等說法。“祭灶日”也曾與“臘八”重疊過,這兩個都可以被認為是春節這個漫長活動的開端,這個“小年”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並且這個日期在各地搖擺的原因也顯而易見。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 小年習俗之一:祭灶

“小年夜”從直面看,可以是“小年·夜”,也可以是“小·年夜”。前者才與“小年”有關,宋時就有將臘月廿四為“小年夜”的記載。而我們這裡,也就是江浙滬的部分地區(具體範圍沒考證過)所稱的是後者,也就是

“大年夜”的前一天稱“小年夜”,這是從“年夜”,也就是“除夕”派生出的概念,它更似一個“小除夕”的意思

。有“小年夜”的說法的地方似乎都沒有“小年”(具體我也驗證過),可能是怕產生混淆,但這不等於臘月廿三或其他日期沒有相關的習俗,比如我們依然會在廿三祭灶。

除了上述兩種,“小年”在有的地方還會用以指“冬至日”、“元宵節”等不同的節日。歸根究底,

不是“小年”的日期變化多端,而是不同地區人們對於“年”的理解不同

,對於“小”年,即僅次於“年”的日期定位也就出現了不同。

糕點自由的祭灶果

接下來就到了我最喜歡的祭灶日環節了!

我小時候對於祭灶日的祭祀風俗已經很薄弱了,家裡也沒有灶君畫像,但我依然非常期盼這一天,因為這是春節糖果糕點自由的開端。

大多數地方祭灶用的是糖瓜等麥芽糖製品,我們的“祭灶果”則偏向糕點些。

當然是不能和現在的零食相比,但在那時一包滿滿的“祭灶果”裡種類之豐富還是令小朋友口水直流的。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 一種糖瓜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 一種祭灶果

當時能得到的祭灶果已經是市場上可以直接購買的,上面印有灶君,現在看來是比較粗糙的,便利之處就在於有的家庭沒有灶君畫像的就可以直接拿來供奉,你永遠想不到城裡人可以多偷懶。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一包祭灶果裡會有很多不同型別的糕點,約等於是個拼盤大禮包,且種類成雙。有一些是平時就能吃到的,比如豆酥糖、凍米糖、麻球、油果、芝麻糖,還有一些是我似乎只在祭灶果裡看到的,比如紅球、白球。(這些糕點在其他地區可能也有,叫法上有所不同,也有可能只是外形比較相似)。因為會有口味上的偏愛,經常還要拿著自己這包祭灶果跟小朋友去交換,這樣就能多吃幾份自己喜歡的種類。而且那時候年紀小的孩子,也可以享有優先挑選的權利。

其實傳統糕點大多高糖高油高澱粉,現在已經不太有興趣了,但小時候真的可惦記可惦記了。我早早就想好了我要的那幾種糕點,生怕被別人搶先了。吃過祭灶果,雖然我們不叫小年,也同樣意味著“年”的大幕要正式拉開了,但相比正月裡擠在大人堆裡“營業”,吃祭灶果的快樂是無可比擬的。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接納差異的節日

一方土地能夠沉澱出一方文化,它們要長成不一樣的面貌才是正常的、有生命力的。

如果它們的面貌千篇一律,那就像應試作文裡背誦的考點一樣,重要但不可愛。而節日的“永葆青春”,靠的也不是網路上的鍵盤,而是每一個週期裡在認真度過它、努力享受它的那片土地。

為何“小年”的日期,竟然有這麼多種答案?|節日特輯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影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歡 記得關注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援

TAG: 祭灶小年廿三糕點小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