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出土文物200餘件,填補了北朝繪畫史的空白

眾所周知,北魏是由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稱帝,定都平城,史稱“北魏”。鮮卑拓跋原來居住在黑龍江、嫩江流域的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漠北地區。在五胡十六國諸侯紛爭的背景下,北魏逐漸統一了北方,建立起了“北魏”。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山西大同發現的北魏壁畫墓,出土文物200餘件,壁畫更是填補了北朝繪畫史的空白。

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出土文物200餘件,填補了北朝繪畫史的空白

2005年夏天,山西大同市沙嶺村東北約1公里的高地上,村民在取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墓葬,隨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當地文物部門得到訊息後,立即組織考古人員趕往現場進行勘查,經過勘查發現高地位於農田中,由於長期在此取土,有6座墓葬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後來,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當地文物部門立即進行勘探,共發現了北魏時期墓葬12座,並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出土文物200餘件,填補了北朝繪畫史的空白

根據考古專家介紹 ,12座墓葬中有2座為磚室墓,另外10座為土洞墓,都是長方形斜坡墓葬,共出土文物200餘件。其中一座儲存精美壁畫且有文字紀年的磚室墓,且有文字紀年的磚室墓,這在北魏平城時期眾多墓葬中是唯一的,編號 M7,位於墓群的北部,為長斜坡墓道磚構單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組成。據文字推測,墓主人死於太延元年(435),鮮卑人,是侍中尚書主客平西大將軍破多羅氏的母親。

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出土文物200餘件,填補了北朝繪畫史的空白

該墓壁畫分佈在墓室四壁和甬道的頂、側部,總面積約24平方米,分佈在墓室四壁和甬道的頂、側部。壁畫北壁上欄畫著6個象徵天上星宿的奇禽異獸,下欄第一行繪有19位女性,頭綰高髻、身系飄帶、袖於胸前。細紅線隔離之下整個畫面是一幅盛大的車馬出行圖。正中有一高大建築物,裡面端坐男女二人,建築物的周圍有車輛、馬匹、人物等,展現的是墓主人時代——北魏太延年間的社會現實生活。該墓不僅填補了漢唐考古壁畫沒有北魏時期定型材料的空缺,而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研究我國民族風情、喪葬習俗、服飾裝備等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

TAG: 北魏墓葬壁畫拓跋磚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