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榜|老人與燈

海上文苑

老人與燈

《老人與海》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激勵了幾代人。

風雲榜|老人與燈

《老人與燈》的故事引得航海人津津樂道,經久不衰。

事情發生在十七世紀末葉。

一位身著船長制服的海員,駕著一輛馬車疾馳在崎嶇的鄉間小路上。

駕車人急待地要參加一個葬禮。

駕車人趕到現場,逝者已被送往陵園安葬。在陵園逝者已“入土為安”。

墓碑前擺滿了花圈,一盞忽明忽暗的蠟燭和一塊暗灰色的鉛塊排在墓碑的前端,十分醒目。

駕車人望著那塊“鵝蛋”大小的鉛塊,捧著那盞熠熠發光的蠟燭,眼噙淚水:“我來晚了,安息吧,恩人。”

逝者是位九十二歲高齡的耄耋老人,叫漢瑞·豪爾。燈塔守護人。

風雲榜|老人與燈

那塊“鵝蛋”大小的鉛塊是從死者胃裡取出的。

駕車人是一艘遠洋商船的船長。

事情要從那盞忽明忽暗的蠟燭說起。

風雲榜|老人與燈

三百多年前,“康瓦耳”是船舶從地中海進入英國必經的唯一海上通道。

這裡航道曲折險峻,距通道不遠有塊危險的礁石——艾迪斯通礁石。

航海者希望在這裡設定燈塔,艾迪斯通礁石造成眾多船沉人亡的悲劇。

風雲榜|老人與燈

終於,一名叫艾斯坦利的英國企業家在海軍大力支援下,於1698年在艾迪斯通礁石上建立了第一座燈塔。艾斯坦利親自點燃了塔頂20堆由木材和煤燃起的“螢火”。

航海者望著熠熠發光的“螢火”,心裡無限喜悅。凡經過這裡的海員都會脫帽鳴笛致意。

艾迪斯通燈光成了航海者心目中的保護神。

但是好景不長,由於燈塔高度不夠,海浪時常淹沒塔頂,使“螢火”模糊不清,建造者艾斯坦利決定增加燈塔高度。

艾斯坦利帶領施工隊來到現場親自策劃。

這時,一場歷時罕見的暴風“丹尼爾代佛”颶風襲擊了“康瓦爾”通道和附近的村莊;數百幢房屋和教堂損壞,近萬名水手喪生。

艾迪斯通燈火熄滅了。

風暴過後,艾迪斯通燈塔也同它的設計建造者艾斯坦利一起消失了,艾迪斯通礁石又成航海者心中的“魔鬼”。

時隔六年,一名叫拉維特的英國船長僱傭了一位做絲綢生意的業務航海家盧迪樂德,建造了一座木製燈塔。

風雲榜|老人與燈

這座木製燈塔可與當時著名的埃及法羅斯島上的亞歷山大燈塔美;鉛鑄的蠟臺裡燃著鯨油製成的“蠟燭”,熠熠發光。燈塔整整使用了47年,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鯨油的燈塔。

燈塔點燃那天,人們選擇了45歲的漢瑞·豪爾,一位身體健壯充滿活力的水手,做燈塔守護人。

一晃46年過去了,漢瑞·豪爾象一名巨人站在這塊險惡的礁石上飽經風霜,為成百上千的船舶保駕護航。人們望見燈塔就會想起豪爾,豪爾成為了燈塔的代名詞。

不幸,一天晚上,一隻蠟燭的燈光引起燈塔頂端燃起熊熊大火。耄耋之年的豪爾不顧一切與另一位守塔人奮力撲救。拼命用水桶往上潑水救火。不料,鉛製的蠟臺融化了,鉛水滴進了仰頭呼吸豪爾嗓子裡。

風雲榜|老人與燈

豪爾忍著劇痛堅持與烈火搏鬥。

烈火終於撲滅了,豪爾昏倒在燈塔旁。

就在此刻,一艘即將透過航道的輪船拉響了汽笛。豪爾在笛聲中驚醒,不顧一切爬起來,舉起手中唯一的蠟燭奮力向船舶揮去。

船舶安全透過。

這是豪爾最後一次向船舶發出安全訊號,當年92歲。

風雲榜|老人與燈

“艾迪斯通”燈塔被大火化為灰燼。

豪爾堅持活了12天,死後人們從他胃裡發現一塊橢圓形的,重量超過七盎司的鉛塊。

這位身著船長制服的駕車人,正是最後透過“艾迪斯通”航船的船長,叫哈里·伯德。

站在墓前,哈里·伯德無限感慨地說:“航海是一件偉大的事業,為這偉大事業獻身的不僅是航海者,還有那些確保航海安全的人們!”

風雲榜|老人與燈

作者介紹

張濤,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遠洋海運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知名海員作家、航海高階工程師、“一帶一路”研究會特聘研究員。張濤作為遠洋船長,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建設》《中國海員》《航海》《海洋大觀》《中國海事》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大量文章,並出版了《我們都是無產者》《小海螺》《船長和黃金》《滄海橫流》等多部反映海員生活的小說、戲劇和報告文學。《我們都是無產者》曾被評為國家優秀小說,並選入大學中文系教材。

2007年,出版了國內首部集知識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的科普讀物《路娃航海記》,並獲得了中國航海學會的特別貢獻獎。2015年後,先後出版了《海上天方夜譚》《紙上風暴》《有故事的魔島》《冰山裡的船長》《大海的見證》《舌尖上的航海》等多部作品。《海上天方夜譚》被推薦為國家優秀作品,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航海爰好者的喜愛和熱烈歡迎。

作者目前正在撰寫《海上西遊記》《魔島消失前的日子》《海底一千零一夜》海上三部曲。

TAG: 燈塔豪爾航海艾迪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