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就是一幅學術譜系圖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學術界都不太重視文獻綜述,一篇論文寫下來,往往只有對他人觀點的零散引用,而缺乏對研究現狀的系統梳理。

近年來隨著學術規範的逐步建立,這種情況有所轉變,至少學位論文都有文獻綜述了,但總體水平仍不敢恭維,大多數綜述都是羅列式的,報幕似地把相關研究一個一個列出來,絲毫感覺不到這些文獻之間存在任何內在的關聯,甚至也感覺不到這些文獻與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僅僅是因為同主題,或者僅僅是為了遵守學術規範?這樣的綜述機械、突兀,有生拼硬湊之嫌,稱之為“偽綜述”亦不為過。

閱讀國際上的頂級學術刊物,有這麼幾個發現:一、書評以外的所有論文都有比較翔實的文獻綜述;二、專門的綜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該領域的一流學者撰寫;三、對相關著作的徵引大多采取間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這與國內的情形很不一樣,我忍不住要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從功能主義的角度看,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的慣例和規範必有其道理。我們不妨來大膽猜測一番。

為什麼必須有文獻綜述?

在我看來,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其實就是一幅學術譜系圖。寫文獻綜述不僅是為了陳述以往的相關研究,也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對前輩、同行或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更是為了“認祖歸宗”,對自己的研究進行定位。有時候一篇文獻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在於文字本身,而只有把它放到一個學術史的脈絡中去,放到一個學術傳統中去,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這個文字:作者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他/ 她的問題意識是什麼,他/她試圖與誰對話?我們在開始一項研究時也同樣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除了要有問題意識,也要有對話意識,不能自說自話。對話的前提自然是傾聽,如果連別人說了什麼都不知道,如何進行對話?正是在傾聽(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問題”,才需要與對方進行討論,否則便無話可說。透過綜述的寫作,我們就會知道:別人貢獻了什麼?我打算/能夠貢獻什麼?我是否在重複勞動?從這個意義上講,撰寫文獻綜述首先是為了尊重並真正進入一個學術傳統,其次才是利他主義功能——為他人提供文獻檢索的路線圖。

為什麼綜述性文章要由大家執筆?文獻綜述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首先,必須熟悉該領域的重要文獻,瞭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一點,非有積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對汗牛充棟的文獻,必須具備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從宏觀上把握總的研究狀況,否則就不是你在駕馭文獻,而是文獻駕馭你。我們(特別是初學者)在閱讀文獻的時候,常常淹沒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時甚至感覺被人牽著鼻子走,面對不同觀點的學術論爭,覺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免犯糊塗,此乃“段位”不夠所致;最後,綜述性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總結現有研究,還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現狀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為這一領域甚至整個學科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性意見。寫綜述性文章就好比修族譜,由德高望重、造詣深厚的學術權威領銜也就理所當然了。

為什麼要儘可能間接引用?間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觀點,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一來重新表述需要我們先將對方的觀點吃透,然後圍繞自己的核心問題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組織,這種以自我為本位的詮釋可以使論述更加緊湊有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儘可能找出不同文字之間的內在關聯,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共識是什麼,將眾多的觀點進行整合、歸類,避免羅列堆砌、雜亂無章;二來間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可以有效節省篇幅。

規範的文獻綜述,要求學者有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也需要學術刊物的大力倡導和支援,因為如此一來,論文的篇幅勢必擴大,使有限的版面更加緊張。但與此同時,論文質量也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綜述、刪註釋,實在是削足適履的不智之舉。

認真對待文獻綜述,對於中國的社會科學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僅僅把文獻綜述看做論文寫作的一個步驟、程式,或者是有關方面的一個規定,更應該看到,這是知識生產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複別人,它是在說出自己。它不僅是一個合法性問題,也是一個有效性問題。可以說,紮實的文獻綜述是一篇論文成功的一半。

本文來源:《讀書》2007年第4期,作者:熊易寒,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處理。

本文

轉載來源:

選題寶

宣告:本文僅作為學術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後臺刪除,萬分感謝!

往期乾貨 重點推薦

TAG: 綜述文獻學術論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