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

祝氏自幼小楷便追鍾、王,大草直追晉唐風度,深受子敬、素師影響,仿盡各家風格,五十歲之後走向成熟,晚年又耽於黃庭堅草法,草書造詣很高。世貞評其曰:“行草則大令、永師、河南、狂素、顛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陽,靡不臨寫之絕。”更有“祝京兆為三百年中第一人”之美譽。

應當說,草書的發展(尤其是大草),到了明代遇到瓶頸,特別是明代中葉弊病繁多,祝允明的出現可謂“力挽狂瀾”,既打破了前期臺閣體的束縛,又糾正了明初“大草無法”的錯誤,為明代草書復興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今天,我們欣賞祝允明大草佳作《杜甫秋興詩》。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祝允明《杜甫秋興詩》

106。5X37cm,遼寧博物館藏

【釋文】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此詩軸書於祝允明大草成熟時期,代表了祝氏主要的大草風格。

整幅作品繼承了旭、素的渾圓、開闊的風格,吸收了黃庭堅“點畫堆積”的章法,筆畫中融入了大量縱逸的長線條以及灑脫的使轉筆法,整幅點畫爛漫,又和諧有序,氣勢磅礴。

同時,祝氏筆法在繼承唐宋諸家基礎之上又融入了自己的風格,線條更加粗獷、豪放,多使用枯筆,增加了蒼勁之感。如“帝”字的長豎,一豎的兩次發力,線條波動流暢,富以變化。再如“地”字的弧形長線條,一筆寫就,整體蒼勁而筆鋒扭轉自然。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祝允明草書注重營造整體的空間效果,其字形取勢極其險絕,每個字的構型都十分誇張,超出常規又合古法,使每個空間千姿百態。

另外此幅作品有不同於其他作品的地方,即字距、行距的極度縮減,打破字形進行重構,使每個單字間都進行緊密穿插與鑲合,聯絡緊密又不相互違背,使整體鬆緊變化合理。此幅作品中營造空間的方法大致總結為:軸線擺動、點畫構型、橫向取勢、穿插鑲合四種。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他的大草,有“三百年中第一人”的美譽

祝允明的出現將大草書法“扳”回正統,重新回到了“沿晉遊唐”的取法上來,促進了草書的一次復興。

同時,也推到了大草書風的大變革,一改前人草書的“精微秀美”為“粗放瀟灑”,加重了頓挫豪放的感覺,並且直接影響了董其昌、黃道周、王鐸等後世草書風格,在草書書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TAG: 大草草書祝允明祝氏點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