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唐詩中經常描寫漂泊生涯,有人為了財富,東奔西走;有人為了功名,南征北戰。忙碌時不覺得有何異樣,等到筋疲力盡時,忽然發現周圍竟然無人可以說說知心話。晚唐詩人崔塗就曾說,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時光似流水,暗自流逝;往事如明月,無法觸及。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背井離鄉、行色匆匆,一個人獨自奔波在異鄉的街道上,雖然眼前的樓宇金碧輝煌,觸手可及也都令人充滿了幻想,但夢中醒來,心中依然那麼惆悵。自古窮通有定、聚散有時,但沒有人願意隨便就任由命運的擺佈。

晚唐的一位才子就有這種想法,不斷地抗爭,又不斷地失意,而他卻從未放棄希望。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羈旅抒懷,這首七律開篇就充滿悲愁,最後更是情難自禁。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寫意

唐代:李商隱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斷正長吟。

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

日向花間留返照,雲從城上結層陰。

三年已制思鄉淚,更入新年恐不禁。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李商隱進入仕途後只做過九品的小吏,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奔波中度過。義山曾有幸迎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佳人,雖然伉儷情深,但是為了生計和前途,他不得不與愛妻分別,到很遠的地方擔任幕府。

寄人籬下的感覺,讓他心中痛苦;沉淪下僚的境遇,更讓他悲怨。這首詩創作於義山任職四川梓州幕府期間,此時義山的妻子已經離世,詩人悲痛交加,並一直鬱鬱寡歡,甚至還想過出家為僧。全詩反映了他當時的鬱悶心境,並抒寫了強烈的思鄉情感。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開篇就展現出詩人流寓異鄉、思念故園的深情,“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斷正長吟。”作者人在巴蜀,心在長安,可是山高路遠,即使傳書的北雁,都難以把音信送到上林。深秋時節、草木凋零,詩人更是悲吟,即使望盡天涯路,也沒有親朋好友的半點訊息。

上林,本來是漢武帝時名苑,此處借指長安。高秋,即深秋。迢迢,形容出路途之遠。而一個“隔”字,不僅是指四川與長安被隔斷,也暗指自己與仕途再也無緣。詩人此時已到人生暮年,雖然早已看淡,但內心多少還是有點不甘。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接下來詩人感慨梓州地處偏遠,地勢兇險,“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人間多路,哪有這裡的潼江兇險;天外多山,哪有眼前的玉壘山深。梓潼江、玉壘山都在梓州附近,作者用“險、深”二字,非常貼切地彰顯出仕途的險惡、以及人生的無常。

義山又將視線收回,希望暫時忘記那些煩惱,可是“日向花間留返照,雲從城上結層陰。”他不習慣日光才照到花間,一轉眼便迴光返照;也難耐淡雲剛到城頭,頃刻間便積聚濃陰。作者描述了當地的獨特氣候,讓他不服水土,身體更是每況愈下。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詩人表達了心中的不快情緒,也暗寓世路的艱難,從而抒發自己羈旅漂泊、命運多舛的感慨。不過李商隱卻不願與紅塵斷絕,也不可能整天在幻想中生活,此時此刻,詩人就像樹枝上的殘葉,一陣風吹來,隨時都可能墜落。

最後詩人終於無法剋制自己的即將奔湧的情感,“三年已制思鄉淚,更入新年恐不禁。”整整三年,他都在剋制思鄉的眼淚,可是新年即將來到,詩人恐怕情難自禁。尾聯抒寫了對家鄉的思念,以及思歸不得的愁苦,並和首聯形成呼應。

李商隱羈旅抒懷,創作了一首七律,充滿悲愁,令人情難自禁

縱覽李商隱的這首七律,情感深沉,樸實親切。作者在整首詩中沒有運用典故和傳說,卻用最樸實的語言直抒胸臆,更想象了新年可能發生的情景,令人回味無窮。

義山不是那種灑脫之人,不像暮年的蘇軾,可以超凡脫俗。他也不似晚年的杜甫,可以與鄉鄰一起飲酒交談。更難以模仿詩仙李白,既可借酒開懷,又能在山水中遣愁。所以李商隱的憂傷便與日俱增,終於壓垮了這位文弱書生。

TAG: 詩人李商隱義山思鄉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