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文言文和白話文,本來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用場景的區別。就好比我們現在上網衝浪看到奇葩事件,你可以用文言文評論“行邁靡靡,中心如醉”,也可以用大白話吆喝一句:“也是醉了!”

而在民國時期,文言文和白話文哪個更好的問題,一度引燃了諸多大師的罵戰。隨便舉個例子,胡適,大家都知道,新文學和白話文學的領軍人物。但國學大師黃侃對白話文就不怎麼感冒了,他在課堂上拿胡適逗樂: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白話文和文言文誰更好,根本就無需多言。比方要是胡適老婆死了,家人發電報通知只需寫‘妻喪速歸’;換成白話文,那就得寫上‘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字數翻倍,電報費也翻倍!”底下的學生笑成一團。

但從今天的情況來看,白話文的一些優勢,在很多場景下是文言文無法比較的,很難想象我們今天上網衝浪還滿口“之乎者也”是什麼感覺。而在民國眾多推廣白話文的大師裡,語言學家劉半農是個繞不開的名字。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劉半農認為:“文言文是死的文字,白話文是活的文字。”客觀來看,劉半農的觀點也有失偏頗,但咱們結合當時以新換舊的潮流來想,倒也不難理解劉半農為啥這麼說。雖說劉半農一度反文言文過了,但在漢字發展這方面,劉半農成就很高。

他主張漢字拼音化、簡單化,不機械模仿外國語法,要有自己的語法體系;他又致力於研究漢字語音、文字、詞彙、語法,因編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劉半農曾經因為“創造”了2個漢字,被許多守舊派、以及女性罵了10年,但如今這2個漢字早已廣泛使用,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為啥創造兩字要打引號?因為這兩個字一直被誤以為是劉半農發明的,但實際上,劉半農只是把它們從生僻字變成了常用字。

也就是說,這2個字古已有之。問題來了,什麼樣的漢字居然能引發罵戰?這2個字,一個是“她”,另一個是“它”。如果你現在去讀《紅樓夢》等古典名著,可以發現賈寶玉身邊的丫環,甭管她叫晴雯還是叫襲人,在書上都是用“他”代稱的。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咱們隨便摘取一句:“晴雯那蹄子是塊爆炭,要告訴了他,他是忍不住的。”晴雯明明是個漂亮女孩,但那時候文學作品裡,其代稱都是我們如今使用的專指男性第三人稱。古時候沒有提出要男女區分,但到了民國時期,情況不一樣了。

隨著白話文運動的深入,以及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的需要等,古代書面語文言文裡1個第三人稱“之”與通俗文學裡1個第三人稱“他”字走遍天下的設定,就不怎麼適用了。英語裡面的he(他)、she(她)、it(它)一度被標註為“他男”、“他女”和“他物”,看起來很滑稽。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而劉半農,就是第一個在現代漢語中有意識使用“她”、並且想推廣的人。“她”字當時屬於生僻字,一般小字典都不收錄。1918年,劉半農在北大任教,他首次提出要用“她”指代第三人稱女性。

這個提議一出頓時就引起轟動。關於“她”字的使用,劉半農已經構思一段時間了。到1920年,劉半農去了歐洲深造,進入英國的語音實驗室工作。他越來越覺得“她”的規範使用很重要,不能再拖了,於是他首次把想法轉變為文字,寫了篇《她字問題》寄回國內發表。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在這篇文章的末尾,劉半農順便提了一嘴:應該再用個“它”字代無生物。“它”也不是劉半農發明的,是他提議從生僻字轉為常用人稱代詞的。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圍繞著女她該不該推廣使用,各路人馬的罵戰開始了。

這邊有人寫《她字的研究》支援劉半農,那邊有人寫《駁她字的研究》針鋒相對。很多女性更是覺得劉半農無聊、搞歧視,清朝都已經滅亡了,為啥第三人稱代詞還要區分男女,而且是女性代詞修改,不是男性代詞修改?男性人稱代詞是否應該改為“男”字旁才算公平呢?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雖然劉半農被守舊派與女性知識分子罵了很久,但“她”的使用還是逐步進入正軌了。俞平伯、康白情、王統照等人都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此字,劉半農本人也寫了廣為流傳的重要詩篇《教我如何不想她》,使得“她”字更加快速地推廣傳播開來。

到了1932年,“她”字被官方正式納入常用字,這場論戰告一段落,書面語言中第三人稱混亂的現象也告一段落了。她、它二字,劉半農有首創之功,魯迅也對他讚不絕口。如今,這兩個字已經成為我們書寫時不可或缺的存在。

TAG: 劉半農白話文文言文第三人稱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