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兩岸的“一抹藍”

新華社臺北11月25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詩經》很多詩句描寫藍染,比如‘終朝採藍,不盈一襜’。”臺灣苗栗“卓也小屋”的主人鄭美淑說起心愛的“一抹藍”,神采奕奕。

鄭美淑致力傳承藍染工藝,穿梭於傳統和現代之間,也為此時常穿梭於海峽兩岸之間。10多天前,她剛到海南參加博鰲文創論壇。

綠樹、碧水、紅燈籠、藍染布,鄭美淑為“卓也小屋”設定的目標是“打造宛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村”。諸多元素中,身著藍染服飾的她認為,藍染是“卓也小屋”區別於其他民宿和度假區的最大特色。

穿梭兩岸的“一抹藍”

鄭美淑在自己的染布工坊內晾曬藍染作品(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在嘉義鄉下長大的鄭美淑,大學主修農藝學。當時老師談到山藍、蓼藍等藍靛染料作物時,都是一語帶過。“在化工產業衝擊下,這些是早就不存在的經濟作物。”等到自己當了老師,教授農藝課時同樣“一語帶過”,心裡隱隱為“一抹藍”感到遺憾。

鄭美淑說,大陸是藍染起源地之一。大陸先民渡海來臺,帶來了藍草植物和藍染技術。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臺灣藍草產業達到鼎盛,產品大量銷往大陸,曾高居貿易輸出品第三名。但工業合成染料興起,天然藍靛染料及相關加工技術迅速消失,斷層了數十年。

10多年前,鄭美淑偶然聽說即將消失的藍草覆育成功,喚醒了心中的“一抹藍”,開始嘗試栽種,並自願掉進“染缸”展開艱辛又神奇的“藍色之旅”。

穿梭兩岸的“一抹藍”

鄭美淑在自己的染布工坊內製作藍染作品(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在“卓也小屋”,記者看到,山上種著大片藍草,不遠處有浸泡池、染缸、鍋爐等物件;教室裡,一群臺灣學生正體驗綁紮、浸染、晾曬等藍染過程;染布工坊裡,一位大陸女子對經手後逐漸顯現的藍染圖案發出驚歎;工藝品商店裡,陳列著藍染圍巾、西服、掛飾等商品,結賬櫃檯顯示 “支付寶”可用。

這些年,鄭美淑奔走兩岸,對傳統工藝的思考愈加深切。她拿出去年從雲南買回的蠟染布料,那是當地七八十歲的老婆婆花兩三天時間一針一線做出來的。她又指著身邊的竹編小椅子,說那是自己80多歲的老父親做的。

“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但如果沒有產業化,老人走了,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在鄭美淑看來,這是兩岸傳統工藝都面臨的問題。

穿梭兩岸的“一抹藍”

兩位學生在鄭美淑開辦的染布工坊內體驗藍染製作過程(新華社記者 陳斌攝)

鄭美淑試圖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搭起橋樑:利用機器採藍等,減少傳統工藝裡的重複勞動環節,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借鑑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極簡化”時尚設計,獲得更多“潮人”青睞。“我們有興趣、有情懷,把傳統產業帶入新階段。”她說。

鄭美淑注意到,大陸也在努力。今年5月,她到浙江嘉興探訪“豐同裕”藍印花布染坊,對這個百年老字號的復興充滿興趣。“豐同裕有完整生產鏈,吸引大陸各地高校老師參與,規模和產量比‘卓也’藍染大好幾倍。我追求成為臺灣的‘豐同裕’。”

另一方面,鄭美淑好奇,“豐同裕”的天然染衣服與“卓也藍染”品牌一樣,一件售價兩三千元人民幣,“比其他化工染產品價格貴5到10倍,如何在市場中勝出?”

“卓也小屋”2004年創辦至今,餐廳、民宿經營得不錯,但幾乎所有盈餘都被鄭美淑投進“藍染缸”裡。採藍、打藍、建藍、染布,以及後續商品規劃設計、品牌營銷等,對她來說,是一條全新之路。2014年她創立“卓也藍染”品牌,系列產品打開了一些銷路,但“不算硬體投資,只是收支平衡,還沒產生利潤”。

不過,痴迷“藍色之戀”的鄭美淑已經知足。面對曾要她“設立止損點”的丈夫,她有時會“嗆”回去:“你看這群客人就是因為藍染才‘順便’來住民宿和用餐的。”

穿梭兩岸的“一抹藍”

鄭美淑(左)和兒子卓子絡在染布工坊內檢視完成的作品(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夫妻倆開心的是,藍染這件事,由一棵植物開始,串起了土地與時尚的連結。而他們的兒子卓子絡以及更多年輕人也願意加入其中。

生於1990年的卓子絡目前是“卓也事業體”副總經理。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他認為,藍染事業雖然辛苦,但對自然環境友善,又能保留傳統技藝,值得向更多人推廣。“傳統產業需要更多年輕人加入,用我們的活力,激盪不一樣的東西。”

“一抹藍”情牽兩岸。近年來,鄭美淑到貴州、雲南等地探訪蠟染產地,在江蘇、浙江等地參加天然染研討會。“這次參加博鰲文創論壇,我們幾個臺灣品牌負責人談的多是傳統創新和迴圈經濟,大陸接受這些觀念很快,大家有共識。”

兩年前,卓子絡在杭州住了一個月。“我們在那裡有個短期的快閃店,希望透過更強的產品營銷設計,讓大陸更多人瞭解我們的理念。”

10多天前,“卓也事業體”總行銷業務經理李鈺翔參加了2019北京茶博會。他還在微信上曬了圖。“帶去的‘卓也’藍染茶席、包袋、扇子等銷售一空,讓我很驚訝。”這位90後臺灣青年說。

TAG: 藍染鄭美染布工坊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