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首先,我們要探討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麼是晚餐?在拉丁語中,“晚餐”一詞來自古希臘語,含義是“在一起”,表示自古以來,晚餐就是一項集體活動,人們在晚餐時宴賓客,也在晚餐時與家人團聚。這與中國人的習慣不謀而合。不同的是,我們是在一天的辛勞後,借這最後一餐犒勞一下“五臟廟”,也享受與家人、朋友聚會的世俗快樂;西方人則賦予它更多宗教意味,比如,基督教徒要在晚餐前祈禱;這黃昏後的團聚,也象徵生命的最後一程,和對來世幸福生活的渴望。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佛朗切斯科·巴薩諾《最後的晚餐》(區域性),約1590年,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在所有版本《最後的晚餐》裡,對於一天中這最重要的一餐,麵包和葡萄酒是基本配置,這兩種西方餐桌上的必備食品其實都充滿神性。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胡安·德·華內斯《最後的晚餐》,191×116cm,1562年 麵包的發明有里程碑式意義,標誌人類社會從狩獵時代進入農耕時代。但《最後的晚餐》這一天是猶太人的逾越節。據說,當時以色列人在摩西帶領下逃出埃及,因為太過匆忙,沒來得及給麵糰發酵。為了表示紀念,後世的人在這一天只吃無發酵的麵包。這導致《最後的晚餐》裡的麵包看上去都像死麵餅子,雖然它有著神聖的喻義——象徵耶穌的身體。比如,這幅倫勃朗的寒酸版《最後的晚餐》:師徒十三人擠在一起,耶穌手上拿著唯一的麵包,做“望天祈求”狀,好像在說:主啊,再給點吃的吧……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倫勃朗《最後的晚餐》,1632年 比較特別的是丁託列託版,畫家用一個甜點——蛋糕取代了麵包,意在表達耶穌的身體與他的靈魂一樣甜美。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丁託列託《最後的晚餐》,1594年 葡萄酒在西方飲食文化中有極高地位。最初是因為古希臘、古羅馬人都有食用葡萄和葡萄乾的習慣。到了中世紀,葡萄更是宴會上重要的裝飾品,通常放在桌子中央,供客人在兩道菜的間隙中取用。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弗蘭斯·斯奈德斯《壁龕裡的水果》,約1620-1630年 葡萄被鍍金果盤託舉到高處,位於畫面中央,象徵耶穌受難。而用葡萄酒來象徵耶穌的血液,這種宗教寓義始於《迦拿的婚禮》,經由《最後的晚餐》固定下來,逐漸成為一種代表規矩、智慧和冥思的飲品。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倫巴第無名藝術家《最後的晚餐》,13世紀下半葉,曼託瓦聖瑪利亞格拉達羅教堂藏 除了酒水和主食,各種版本《最後的晚餐》裡,主菜一般是兩種:魚和羊。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1495-1498年,蛋彩石膏畫,460×880cm,恩寵聖母修道院 最典型的是達芬奇版。義大利考古學家傑內羅索·烏爾裘裡認為,根據當時的飲食習慣推測,達芬奇定製的這份選單應該是:以苦菜和百里香調味的魚料理,或是用當時羅馬帝國流行的魚露,還要搭配搗碎的無花果醬。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之鰻魚橘子片(區域性) 由於猶太人只吃帶鱗片的魚,因為鱗片象徵著人丁興旺,寓意子孫綿延,而把無鰭、無鱗的魚類看作不潔淨的食物。所以,在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中,這種既有鰭又有鱗的魚類最應是鯡魚,這道主菜則可能是“鯡魚橘子片”。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家書藝術家之《最後的晚餐》(L’Ultima Cena),約1480年,柏林畫廊藏 畫中,把刀插回刀鞘的正是猶大,這一動作暗示他已背叛耶穌。 另一種主菜——羔羊也是逾越節的祭品,耶穌常常用它自比,所以,羔羊也成了耶穌的象徵。在各種版本《最後的晚餐》中,羊的烹飪方式相對多樣化,有烤全羊、水煮羊等。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最後的晚餐》裡的烤全羊,1547年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最後的晚餐》裡的水煮羊,1500年 還有這幅杜喬版《最後的晚餐之洗腳禮》,中間一隻小小的烤全羊,這源於《出埃及記》裡的故事:耶穌讓摩西告訴每戶人家準備一隻羔羊,把整個羔羊用火烤了吃,再把羊血抹在門框和門楣上。因此,逾越節的祭品通常選取一歲以內的小羊羔。不過,看這稀稀朗朗的桌面、十三個大男人,怕是連溫飽也達不到吧?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杜喬·迪·博寧塞納 《最後的晚餐之洗腳禮》,蛋彩畫,祭壇畫 除了魚、羊、麵包、葡萄酒等主要食物,《最後的晚餐》裡還有一種重要的調味品——鹽。中世紀時,西方的鹽與東方一樣,是珍貴的調味品,也是肉類最好的防腐劑。在《聖經》裡,鹽象徵被啟迪的智慧,由於它可以防止食物腐壞,那時的人們便認為鹽可以阻擋壞事,而把鹽灑在桌布和餐巾上則是不祥之兆。西方學者普拉蒂納曾這樣記述:“鹽是必不可少的烹飪調料,它讓食物變得有滋有味。當人們形容一個人愚蠢無知時,經常會說這個人‘缺鹽’,也就是缺乏智慧。”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多梅尼哥·吉蘭達約《最後的晚餐》,約1476年,帕西尼亞諾修道院藏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威廉·克萊茲·海達《鍍金的高腳蓋杯》,約1635年 最後,桌布也是《最後的晚餐》裡值得注意的藝術意象,比如多梅尼哥·吉蘭達約的《最後的晚餐》裡,這種邊緣帶有藍白相間圖案的桌布是典型的佩魯賈桌布,多用於宗教儀式,令觀者想起聖餐。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多梅尼哥·吉蘭達約《最後的晚餐》,1480年,溼壁畫,400 × 810 cm,佛羅倫薩奧尼桑蒂修道院食堂

《最後的晚餐》:西方藝術史上這個最有名的飯局都吃了什麼?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1495-1498年,蛋彩石膏畫,460×880cm,恩寵聖母修道院 結語:在《最後的晚餐》裡,魚、羊、麵包、葡萄酒、鹽……穿越一千五百年的時光,時至今日,依然留在西方人的餐桌上,這些簡單的食材是當代西方美食的濫觴,而祈禱儀式、桌布也能看到西餐禮儀的雛影。(來源:雅昌藝術網)

TAG: 晚餐最後耶穌麵包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