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一齊眾楚

“一齊眾楚”原意是一個齊國人教一個楚國的孩子說齊國話時,眾多說楚國話的楚國人在旁喧擾。這是《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個典故。這一成語形容由於環境的干擾,做事難以取得成績。

戰國末期,孟子主張仁政,在齊國向國君建議實行仁政,齊王不聽。孟子心中不快;聽說宋國要實行仁政,於是便離開齊國到宋國來。孟子認為實行仁政的諸侯國能“王天下”,想幫助宋國“王天下”。

《宋策》和《韓非·說林下》中都記載,宋康王偃即位時年幼,由大尹和太后主政。錢穆和楊寬兩位國學大師考證,當時宋偃還是個孩子。楊寬先生說:“然其時王偃在位已十年,或始立僅逾十齡,或尚不足,則至此才弱冠,猶少主也。”“《世家》:‘剔成四十一年,弟偃攻襲剔成而自立。’偃之立時尚少,故乃太后大尹主政,豈為弒兄自立之主哉?蓋前史及王偃事多誣。”孟子來宋國時,因為宋國國君宋偃還是個孩子,宋國的執政大臣戴不勝代表宋國接見了他。在戴不勝與孟子交談時,談到了宋國國君宋偃。

因為當時宋偃還是個孩子,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孟子謂戴不勝曰:‘子(你)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教)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喧譁,擾亂)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齊國的街里名)之間數年,雖日撻(打,責打)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這一記載是說:孟子對戴不勝說:“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嗎?我明白告訴你吧。比如說,有一位楚國的大夫,希望他的兒子學會說齊國話,你說,是找齊國的人來教他好呢?還是找楚國的人來教他好?” 戴不勝說:“當然是找齊國人來教他好。”孟子說:“對呀。但如果一個齊國人來教他,卻有許多楚國人在他周圍說楚國話來干擾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說齊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帶到齊國去,住在齊國的某個街市,比方說名叫莊嶽的地方,在那裡生活幾年,那麼,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說楚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說你們國家的薛居州是個賢人,要他住在王宮中對你們年幼的國君會有幫助。如果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樣的賢人,那麼,你們的君王和誰去做壞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樣的賢人,那麼,你們的君王又和誰去做好事呢?單單一個薛居州能把宋王影響到什麼樣呢?”

由於孟子說“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後來“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就被簡化為“一齊眾楚”和“一傅眾咻”兩個成語,意思都是一人施教時,眾人在旁喧擾。形容由於環境的干擾,做事難以取得成績。

孟子向戴不勝說這番話,本意是在政治方面,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說明周圍環境對人影響的重要性,從而說明當政治國的國君應仔細考查自己身邊的人,選擇賢人做自己的親信。道理很簡單,如果國君周圍的人多是賢人,國君就會受他們良好道德的感染,正像墨子在《所染》中說的一樣,國君就會向善做好事。否則,國君周圍的人多是壞人,就會對國君有壞的感染,國君也就很難成為聖明的國君了。《大戴禮記·曾子制言》所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也正是這個道理。“昔孟母”之所以“擇鄰處”,三遷住處,就是為了找一個周圍環境好一點的地方以利於她的兒子孟珂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因此,孟子對語言口耳之學環境至關重要是有切身體會的,所以向戴不勝說的這番話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例句:“絕學之餘,求道者少;一齊眾楚,最易搖奪,自非豪傑,鮮有卓然不變者。” (明代王守仁《與辰中諸生書》) (595)

TAG: 孟子國君薛居州齊國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