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大眾篆刻:

從“金石味”

到“玻璃微珠味”

至今為止,「大眾篆刻」在材料的開發上,以玻璃微珠最具代表性。這種材料硬度好,質地細密,可塑性強,能夠調配出各種色彩和質感,現代感強,還便於機器刻制,成本低廉,適合普遍地使用。由此可以說,玻璃微珠是在篆刻材料開發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標誌性產品,非常成功。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奧運印社集體創作

採用玻璃微珠製成印章

可玻璃微珠的使用帶來了一個問題:它會影響篆刻的藝術效果嗎?如果有影響,那會是怎樣的影響?

對於篆刻的藝術效果,我們常愛用“金石味”三字來形容。那“金石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味道呢?

青銅是古代印章的主要材料之一,也就是所謂的“金”。在這種材料上鑄造或鑿刻印文,由於受到當時的工具和製作方法等的侷限,就使印文顯得拙樸。這種印材存放的時間久了,字跡還會氧化腐蝕,變色變形,讓後人看了,覺得獨具特色,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金”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恢復高考

趙國成設計

採用玻璃微珠製成印章

古時還有碑刻,制碑都用石材。可石碑長久暴露在露天裡,風吹日曬,會被剝蝕,造成字跡的斑駁模糊。元末明清的流派印章大多采用石材,存放久了,也會出現風化乾裂的情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因為採用刻刀刻制,會帶上刀痕,或造成石頭的崩殘,凡此種種合在一起形成的藝術效果,估計就是所謂的“石”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依法治國

凌雲設計

採用玻璃微珠製成印章

把這種“金”味和“石”味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金石味”。由此可見,所謂的“金石味”,有一部分來自作者有意的創作,還有一部分則來自材料、工具、製作方法以及印章的自然變化。它不是一種藝術創意,而是出自歷史條件的侷限。這就好比非洲的人像木雕,一看就比例失調、造型不準、細節缺失,雖然看起來樸實原始、天真爛漫,卻並非來自非洲人的刻意為之,而是受制於他們的雕刻水平的侷限,不得不如此。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中國建材凱盛科技團隊集體設計

採用玻璃微珠製成印章

這樣看來,我們就不必過於認同這種侷限,更不應把它當成篆刻藝術的標準或正統,大加追慕。當然,人們也可以喜好這種充滿時間感的“金石味”,並在創作中予以借鑑和吸收,吳昌碩就是如此,還摸索到一些把印章做殘做舊的小技巧。對這種“金石味”,如果採用電腦設計,以玻璃微珠作為材料,透過機器刻製出來,也並不困難,甚至輕而易舉,效果也很好。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

高振寰設計

採用玻璃微珠製成印章

但是,篆刻的藝術效果並不限於“金石味”,還有更多的味道,即更多的藝術效果。篆刻是遵循漢字的筆畫、結字規則等進行設計的線條藝術,其線條、結字以及處理方式等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新的材料、工具以及製作方法等的出現,就必然帶來新的藝術效果。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藝術,現代篆刻就應該有現代特色,體現現代的審美標準,成為現代生活和精神的反映。這絕不是對傳統的背棄,而是對篆刻的創新和發展,是對傳統的最好繼承。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玻璃微珠印材

如此說來,今天的篆刻就不必一味地尊古摹古,追求“金石味”,而是應該追求“玻璃微珠味”。

作者介紹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馬俊華,大連金州人,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供職於高等教育出版社。長期從事大眾篆刻的普及、推廣和研究工作,兼任(全國)教育書法協會篆刻藝術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世紀壇大眾篆刻體驗中心顧問,以及由教育部語用司主辦的2019年中華誦寫講大賽學生篆刻大賽評委會副主任等職,有書法、篆刻和國畫作品參加“印記中國——大眾篆刻作品展”“全國教育書畫邀請展”等展覽,主要著作有《淺談中國印章藝術》(合著)等。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篆刻微課堂

字裡行間 方寸大千

以印寄情 以史明志

篆刻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也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門類。中國的篆刻藝術始於商朝晚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2009年,“中國篆刻”成功列入了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4年,“金石篆刻”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延展專案。藝術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發展,篆刻誕生之初的實用功能已經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步演化為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同時,隨著漢字的逐步簡化和普及,推廣語言漢字應用,讓更廣泛的青少年透過文字和篆刻藝術創造性傳承和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廣“大眾篆刻”的首要目標。

監製:昭一

責編:阿清

供稿:中華世紀壇大眾篆刻體驗中心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篆刻微課堂】大眾篆刻:從“金石味”到“玻璃微珠味”

TAG: 篆刻微珠藝術印章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