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活“中幡”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河北省香河縣安頭屯村花會“中幡”,歷史悠久,淵遠流長。

據政協北京市宣武區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的《宣武文史》講:“中幡是我國古老的文體專案。朔其源,據說與古代軍隊中的旌旗有關。古代軍隊出征或出城演習,為慶祝勝利或成功,還城的路上旌旗手們沿途舞弄自已所舉的幡幢旌旗等物,隨著樂隊的伴奏,煞是壯觀。這種儀式漸漸演變成幡旗演練的文體活動,清朝初年已流行於京都。”

援引這段文字,不難看出中幡會起始於安頭屯是十分可信的。安頭屯地域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屯兵之所,習武之人眾多。從周圍的村名村史可以看出,隋唐時代這裡就常有軍隊駐紮了。例如:韓營莊、楊營莊、孫營莊、趙營莊、龐營、孫小營、馬房、頭百戶、二百戶……均為駐軍百戶所駐地。特別是安頭屯的村名的由來,據說該村是大唐(史稱‘後唐’)護國勇男公李存孝的出生地。他的出生留下了一段傳奇色彩很濃的故事:《石頭人招親》。這個故事流傳地域很廣,早被演繹成曲藝、評劇、京劇等文藝形式。現在經常演出的京劇《飛虎山》,演的是沙陀國(部落)國王李克用收李存孝為義子,封為十三太保的故事,就是出自這個傳說的。據當地傳說,李存孝於唐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奉命領兵巡察河北,途經安頭屯曾回家祭祖。臨別時,鄉民舞幡鼓樂歡送。李存孝心存感激,高興之餘賜名此番樂舞為中幡會。

漫活“中幡”

“幡”字,從字義上講是“用竹竿等挑起來直著掛的長條形旗子(《新華字典》)”。當代戲曲舞臺上,“龍套(俗稱‘打旗的’)”象徵千軍萬馬,手中所執即“幡”也。其形狀極似中幡,只是大小尺寸不同罷了。幡樓上的傘狀樓圈,即古代執亊旗鑼傘扇中的傘蓋也,應稱之為“幢”。關於中幡的“中”字,據山東畫報社出版的《老北京人的生活》書中“耍中幡”一節講:“幡分大、中、小三種。大者,稱‘大式制幡(簡稱大幡)’,高可達20米,由1人撐幡杆,4角各有1人拉住晃繩,以保持幡杆的穩定。這種大幡無法耍練,只是為壯場靣氣氛。‘小幡’,高4米多,耍起耒靈巧,多用於‘走會’時沿途的表演,因其便於在透過城門或街頭牌樓時表演不中斷。唯有‘中幡’是正式在場子中表演的。”由此可見“中幡”名字的由來。

從伴奏樂器來看,也不難看出中幡會有隊伍行進的特點。中幡會伴奏樂器與眾不同,有八面大鼓,四架吊鑼,小鈸多副。大鼓面闊幫矮,由鼓手挎著單手打,都是適合行進表演的。揣擊小鈸的有八至十六人,表演時隊形不斷變換花樣,有單打、二人互打、四人聯打等技巧,給中幡會增添了不少光彩。

安頭屯中幡會除了每年春節在當地表演外,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都要到平谷縣丫髻山朝頂酬神,在京東一帶是久負盛名的。在數十檔各縣進山朝頂的花會中,中幡會總是頭會,走在最前頭。原因有三:首先是民間花會例有約定俗成的說法,中幡會象徵著廟門外的旗杆,走在最前;硬腰(有一根木槓做脊樑)獅子會象徵廟門外的一對石獅,排在第二;軟腰(沒有木槓做脊樑)獅子會象徵廟門內大殿前的一對石獅,排在第三;龍燈會象徵神龕後面屏風上的龍,排在第四……隨後各檔花會也是排列有序的。其次,中幡會幡面較高,在眾多花會中如鶴立雞群,從遠處就能看見花會隊伍來了,所以放在會首;再者,也符合中國古代軍隊行進、官員出行、平民婚喪嫁娶“執事(旗鑼傘扇等)”前導的習俗。更重要的是安頭屯中幡會曾受過兩次皇封,被稱為“皇會”,所以才放在眾會之首。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迴鑾,龍舟途經香河縣紅廟村時,中幡會隨地方官民迎駕於運河岸邊,在兩艘並排的大船上進行表演。中幡會形式新穎,技藝精湛,會頭隨著表演,向乾隆高聲報著一招一式的名目:大背花、獅子肋、大插劍、小插劍、反頂……由單人到雙人耍,最後由二十四人合耍一個套路,由一個人用頭將幡頂起,然後顛到鄰近人的頭上,此人再依次用同樣方法往下傳,做到幡走圓場人不移位。突然,有一人沒接住,幡從頭頂滑向後背,術語叫“溜幡”。當時把在場的官民都嚇傻了,這要驚了皇上聖駕,這個驚駕的罪名,誰擔當得起!此時,但見失誤那人唰的一低頭,順勢一貓腰雙手著地,緊扭幾下腰,把中幡顛到屁股處停住。左右兩旁的會友見狀,趕緊跪爬到他近前,他兩腿用力往上一顛,竟把中幡平穩地顛到一位會友頭上。觀眾見此敗中取勝的一招,無不拍手叫好!會頭急中生智,忙向乾隆高聲報喊道:這招叫“老虎大撅尾”!乾隆龍心大悅,御賜幡面兩幅,一題“龍翔鳳舞”,一題“人神共悅”,上款是“御賜安頭屯首創優異精幡大會“,下款是“大清乾隆十六年”。還有御賜黃包頭十六個、虎頭靴子八雙、黃馬褂八件、大鼓八面。當時,清代已達鼎盛時期,從幡面題詞不難看出,一幅反映了太平盛世中中幡表演的精彩,一幅寫出了中幡會娛民酬神的功能。同時,“老虎大橛尾”在民間留下了一段美麗的傳說,至今流傳不衰。(此節參照了王栢山著《京東風物》)

事有巧合,相隔百年,也就是咸豐元年(1851年)。咸豐帝舉行登基大典,中幡會奉召進京朝賀。御賜幡面兩幅,一書“風調雨順”,一書“國泰民安(原幡面尚存)”,並賜名為“重興老會”。此時,清代已開始走下坡路,天災不斷,民荒馬亂。從咸豐題詞、命名中不難看出他的祈求。由此可以佐證,此前北京還沒有中幡會,此後才在北京流傳開來。這也符合《宣武文史》的說法。

據民俗野史清代《夜談隨錄》記載:“京城有三官保,率青年子弟在地安門外關帝廟演練中幡、盤槓子、豎蜻蜓,觀者如潮。”另據《清代北京竹枝詞》記載:“舞中幡佛會中戲。幡如四五丈高,上懸鈴鐸,健兒數輩舞之,指揮甚如意,佐以金鼓聲,觀者如堵牆焉。”“鈴鐸聲中金鼓撞,佛場子弟健能扛。彩幡正面臨風穩,一朵雲飛如意幢。”這兩則記述,都是中幡會在廟會上表演的盛況,都不是營業演出。北京天橋跤場上的耍中幡,做營業演出,已經是民國初年了。“1925年,26歲的寶三(寶善林)拜王小辮(吳橋雜技藝人)為師,學耍中幡,而且也有所發展。”據說當年本縣後家灣村中幡“公義老會”中的高手後廷源,曾應邀到北京天橋給寶三跤場捧過場。

安頭屯中幡會,從乾隆年間傳承至今,己有八代傳人,技藝日益精進,影響不斷擴大。本縣陸續出現了後家灣村、西魏各莊、東王各莊等多檔中幡會。本縣廣泛流傳著一句歇後語:“後灣兒中幡――大家抄手!”指的是中幡演練時遇上大風,會頭號召觀眾幫忙扶幡。後來演繹成凡遇難事動員眾人幫忙。這句歇後語,當地幾乎婦孺皆知,足見中幡會影響之大。

漫活“中幡”

這面會旗也已經七十二年了,和共和國同齡

中幡會的活動,在文藝作品中也多有反映:本縣作者尹俊如寫的民間傳說《神幡》,發表於1986年12期《民間文學》上,又被編入故事集《石猴盜酒》;

本縣作者張玉清,本人就是安頭屯村人。他寫的小說《較量》是就地取材,反映兩位中幡高手較量技藝的故事。發表於天津市的《兒童小說》;

加拿大學者歐大年、復旦大學教授範麗珠主編,本縣多位作者編著的《香河廟會、花會與民間習俗》,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書中對中幡會進山朝頂、迎駕受封等傳說趣聞,有多處詳盡的描述。

綜上所述,香河縣被評為“中國中幡文化之鄉”、“中國中幡文化研究中心”,是受之無愧的。

漫活“中幡”

話說香河

文字丁振宇 攝影周景峰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說香河 聚焦香河文化產業,培植城市企業文化,關注深具探索精神的藝術家。

請將本公號推薦給你最賞識的人

TAG: 中幡安頭花會表演本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