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三代——吳 木

吳 木(1920-2009),生於浙江崇德縣(今崇福鎮),吳待秋長子,為吳氏第三代傳人。幼年隨父遷居蘇州,是一位數十年醉心於精研傳統而又自成一家的著名山水畫家。年輕時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後轉為專業畫家。生前曾任蘇州工藝美專(院)中國畫教研室主任、名譽院長,蘇州國畫院院長,蘇州吳門畫派研究會會長,江蘇省工藝美術書畫研究會會長,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吳 木幼承庭訓,四歲習畫,先人物、花卉,後專攻山水。九歲作《長江萬里圖》,城廓、舟楫、豆人蟻馬無所不有,見者稱奇。他除了摹習其祖、父作品外,發憤十餘年(其中三年幾乎閉門不出),系統研習唐、宋、元、明、清歷代大家作品,融會貫通,深得古人精髓。繼而歷遊名山大川,辛勤創作,陸續繪製上百幅不同技法作品,以求突破。而立之年已自立面目。抗戰時期,隨父待秋逃難於浙、皖等地,歷經艱辛,飽嘗人間磨難。“文革”時期,正值盛年,又蒙冤受屈。但他始終沒有捨棄對畫藝的求索,終成大器,令人歎服。

中國畫是一門獨特的筆墨藝術。吳 木深入傳統,熟諳歷代大家的筆墨技藝,師古而化,創造了自己特有的筆墨風格。他的線條應用,破格而不野,跌宕而韻致,爽而糯,堅而柔。他的皴染極富變化,虛實相間,乾溼濃淡相宜而見墨韻。

“得勢達情”是吳 木山水畫的鮮明特點,他眾多的山水畫,立意高遠,佈局獨特。有的氣勢磅礴,浩瀚壯觀;有的深邃曲折,忽而開朗。畫中點苔之聚散,線條之參差,均為勢而用。曾記得60年代初,他為蘇州火車站繪製巨幅山水,雖寫蘇州太湖東山之景,然氣勢奔放,筆力通達,蒼茫渾然,使人過目不忘。他的山水,有意境,有情韻,長松果林,曲徑斷崖,峰巒秀起,顧盼有情。寫湖濱景色,林木有姿,蒼翠如滴,雲煙變幻,河沼如笑。其中常用簡筆配點少數人物、走獸飛禽,生動別緻。深得“切音之趣,聚虛之妙”。他慣用“大虛大實”“大黑大白”“大濃大淡”之畫理,使畫面“空靈而不曠達,渾厚而不沉悶”。有時煙波漣漣,水光天色的大塊空白,經他染擦收拾顯得極具詩意,令人遐想。

吳 木衰年變法,孜孜以求“第三種畫”。立意專注於意境、格調與情趣。佈局章法取之奇,大怪而不怪;運筆用墨取於簡,筆墨盡意不加染。視覺原理上摒棄陳規舊習,敢於反其道而行之。改寫物境為意境,在似於不似之間闢新徑。歷經二十餘年的苦心求索,終成正果。賞讀他的“第三種畫”,深為畫面透出的吳韻悠悠之情而神怡,心靈為之震撼。彷彿讓人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畫苑開出一朵超時代的絢麗之花。他常感慨變新之苦、之難,往往在感嘆人們讀不懂他的畫時,一笑了之。

吳 木的花卉、書法另有建樹。他的花卉,善用山水筆法入畫,老到雋實,寫意抒情,用色鮮亮,用墨潤厚。尤其是他的簡筆花卉,別領風騷。他偶作走獸翎毛,寥寥數筆,傳神調皮,意趣盎然。他常說寫意花卉得站著畫,筆紙宜呈相搏之勢,化滲濃淡均可不顧,畫才有分量。花卉寫意還必間以輕拂之意,潑墨花鳥也須間以銳利之筆。這是他的經驗之談。吳 木的書法,勁挺秀美,別具一格。他的行草凌厲奔放,氣勢不凡,有的險中求穩,端莊挺拔;有的則曲迂大方,輕歌曼舞,有灑脫之風。無論是如斗大字,還是蠅頭題款,處處透出青春的氣息。看了他的字,很難想象這是出於年近九旬的老者之手。

(連載)

吳氏三代——吳 木

《松風飄影》85×45cm

吳氏三代——吳 木

《紅蓮》68×70cm

吳氏三代——吳 木

《歸牧》56×43cm

吳氏三代——吳 木

《黃山雲起》39×63cm

吳氏三代——吳 木

《江山秋霽》38×83cm

吳氏三代——吳 木

《瓶花》57×45cm

吳氏三代——吳 木

《金銀滿樹》68×45cm

吳氏三代——吳 木

《松柏》45×69cm

吳氏三代——吳 木

《碧竹紅桃》34×65cm

吳氏三代——吳 木

《墨竹》68×68cm

- END -

TAG: 花卉蘇州45cm68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