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01

前 言

保靖酉水明珠工程路網建設專案位於保靖縣遷陵鎮,線路連線保靖縣老城區和鍾靈山工業園區。建設專案中的洞庭路與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方城遺址有關,線路K1+220-K2+087。64路段位於四方城遺址洞庭墓群範圍內。為配合專案建設,2019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洞庭路東北區域(線路K1+650-K2+087。6)內墓葬考古發掘,發掘兩漢墓葬30座。2020年和2021年對洞庭路南面區域(線路K1+220-K1+650)內墓葬考古發掘,發掘兩漢墓葬45座。(圖一)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一 2019—2021年洞庭路發掘位置示意圖

02

考古發掘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執字(2021)第475號】,2021年6-8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湘西自治州考古所、保靖縣文化旅遊廣電局等單位業務人員,對洞庭路南面區域考古發掘。本次發掘共佈設探方22個,發掘面積約550平方米,發掘西漢至東漢墓葬8座(編號M146-M153),同時清理了疊壓於鄉村公路之下2020年度未能發掘的M83、M90、M91、M92、M101等5座墓葬墓道。(圖二)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二 2021年保靖洞庭墓群發掘墓葬(M146-M153)

03

墓葬發掘

本次發掘的8座墓葬年代從西漢晚期延續到東漢,時代較此前洞庭發掘的墓葬年代偏晚,進一步補充了四方城遺址洞庭墓群新莽至東漢時期墓葬資料。現擇例介紹。

西漢晚期墓葬以M152為代表,為帶墓道的豎穴寬坑墓,墓葬製作講究,墓室南壁有版築痕跡。墓道位於墓室西面,為豎穴深坑狀,長3。2、寬2。7、深2。5米。墓室口長4。8、寬4,底長4。1、寬4。15,深3。6米,方向101度。墓內有棺槨痕跡,槨內並列雙棺。隨葬器物較豐富。墓道內出陶器9件,有硬陶小壺2件、陶罐1件、圓壺2件、盒2件、井1件、灶1套。墓室內出滑石器、銅器、金屬器、陶器、石器等35件器物,其中滑石器有印章1枚、璧2件、鼎2件、圓壺2件、方壺2件、耳杯5件、勺1件、杯1件、樽2件、缽1件、方案2件、燈2件、譙鬥2件、灶1套;銅器有鏡1件、泡釘若干、五銖錢等;金屬器有環1件;陶器有圓壺1件;石器有石頭4件。(圖三-圖五)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三 洞庭M152航拍(北南)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四 洞庭M152發掘到底(東西)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五 洞庭M152出土滑石圓壺

西漢晚期至新莽墓葬以M147為代表,為豎穴土坑墓。墓室口長2。9、寬1。9米,底長2。88、寬1。88,深1。2米,方向271度。墓內單棺,隨葬器物少,僅出陶圓壺1件。(圖六)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六 洞庭M147發掘到底(西東)

東漢墓葬以M148為代表,為帶墓道的豎穴土坑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位於墓室西面,為豎穴深坑狀,長2。7、寬1。55、深1。75-1。95米,底為西高東低的斜坡。甬道較短,長0。9、寬1。1、深1。95-2。0米。墓室口長3。5、寬2。5,底長3。5、寬2。48,深2。05米,方向290度。隨葬品位於墓室內西面,出有滑石器、銅器、陶器等10件器物,其中滑石器有璧1件、鼎1件、杯1件、盤1件、灶1套;銅器有洗1件、飾件2件;陶器有罐2件。(圖七-圖八)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七 洞庭M148航拍(南北)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八 洞庭M148發掘到底(西東)

04

墓道發掘

本次發掘的M83、M90、M91、M92、M101等5座墓葬墓道資料也補充了洞庭墓葬資料的缺失。M90墓道位於墓室西面偏南側,斜坡狀,墓道殘長2。3、寬1。4、最深處1。3米。(圖九)M91墓道位於墓室西面偏南側,斜坡狀,墓道殘長2。65、寬1。7、最深處0。7米。M92墓道位於墓室西面偏北側,斜坡狀,墓道長3。8、寬1。7、最深處2。05米。(圖十)M101墓道位於墓室西面,豎穴深坑狀,墓道長2。5、寬1。75、深2。55米,平底。(圖十一)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九 M90墓道(北南)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十 M91、M92墓道(北南)

保靖縣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發掘情況介紹(三)

圖十一 M101墓道(北南)

從目前發掘的洞庭墓群墓道形制看,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常見的斜坡狀墓道,以M83、M87、M90、M91、M92為代表,墓道位於墓室的西面,其位置在西壁的一側或正中,其平面呈刀把形或凸字形。另一類為豎穴深坑狀墓道,以M101、M148、M152為代表,墓道位於墓室的西面,多在西壁的一側,墓道底部或為平底、或向墓內傾斜,此種形制為保靖四方城洞庭墓群所獨有,湖南其他地區未有發現,形成原因尚不明。

05

發掘收穫

1、從歷年發掘情況看,四方城遺址洞庭墓群的主體年代為西漢至東漢時期。西漢早期墓葬開始進入此地,多分佈在洞庭墓群北面臨近酉水河岸的區域。西漢中期至晚期墓葬是洞庭墓群的主體,佔據了墓地的大部分割槽域,墓葬排列有序,出土器物豐富,反映了西漢四方城城址繁榮的盛況。新莽至東漢墓葬主要分佈在洞庭墓群南面和東面,墓葬分佈略顯零亂,墓葬規模和出土器物遠不及西漢,表現為城址地位的下降。

2、四方城遺址洞庭墓群發掘多見有平面開口為近圓形或橢圓形的墓葬,下挖後方見到長方形墓口,如M90、M98、M99、M100、M101等。此類墓葬一般規模較大,隨葬器物較豐富,墓主具備一定的身份和等級,其特殊的墓葬形制或體現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哲學理念。

3、洞庭墓群中帶墓道的墓葬約佔總數的15%,其墓道多位於墓室西面的一側或正中,平面呈刀把形或凸字形。刀把形墓葬在湖南並不常見,而在重慶、四川倒是時有發現。同時,洞庭發掘的M92、M143為多人合葬墓,多人合葬的傳統也多見於重慶、四川。故四方城遺址的墓葬文化與川渝地區也有著廣泛的聯絡。

轉載自 湖南考古

TAG: 墓葬洞庭墓道發掘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