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論語》雍也篇賢哉回也

閒話《論語》雍也篇賢哉回也

想法丨發現丨習慣丨人文

之乎齋,讓閱讀充滿樂趣

原 文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yǒu)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譯 文

伯牛生了重病,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不行了,這是命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解 析

伯牛生了重病,在那個醫療不發達的年代,他知道這病是不治之症,所以躲在家裡,不願意見人。孔子去看他,只能從窗戶外伸手去握他的手,用極其沉痛的語氣與他的得意門生訣別(牛有惡疾,不欲見人,孔子從牖執其手)。

成語“伯牛之疾”便是用來形容患了不治之症。

這實在是讓夫子覺得痛心,一個多好的學生啊,好人得了惡病,這真是一種悲哀,孔子只能將這歸為天命。連說兩句“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表現了夫子深深的悲傷和無可奈何之情。

原 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dā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 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解 析

這句話是家喻戶曉的:一筐飯,一瓢水,住在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這種精神力量是強大的。

閒話《論語》雍也篇賢哉回也

我們要說夫子最得意的學生是誰?當然是顏淵了,顏淵這個人口才並不好,人也看上去笨乎乎的,但他能暗自努力,舉一反三,最終得到了夫子的認可(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讚顏回,用詠歎調的口吻,反覆說“賢哉回也”,這是夫子對顏回的高度評價,表達了夫子對顏回的喜愛。

但為什麼夫子這麼喜歡顏淵這個學生呢?

個人覺得根本原因是顏回像孔子,尤其在學習上,孔子自己說自己最大的優點是善於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快樂來看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者也):顏回在陋巷,以一簞食、一瓢飲的標準來生活,一方面或許是因為他本身的貧窮;另一方面或者是因為他根本不在意生活的狀況,他的內心完全被學習的快樂所佔據,那麼喝什麼水,吃什麼飯自然就不重要了,這點也和夫子相同(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裡講顏回“不改其樂”,我個人認為是顏回始終沒有改變那顆追隨夫子的內心,一直在尋找他內心的精神快樂,這也是顏回貧賤不能移的精神寄託。

學生能像老師,當然是讓老師最為得意的事情。

不過,我覺得顏回的行為中包含著一個普適的道理,那就是人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貧困頓也可以自得其樂。

一生守護敦煌的畫家常書鴻便是這樣一個人,在幾十年的艱苦生活中,經歷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種種不幸和打擊,但他仍然義無反顧,堅守在茫茫的戈壁灘上,為保護莫高窟默默地奉獻。幾十年中,他組織修復壁畫,蒐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寫了一批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論文,還臨摹了大量的壁畫精品,多次舉辦大型展覽,向更多的人介紹敦煌藝術。

閒話《論語》雍也篇賢哉回也

正是這種“樂而忘憂”,“不改其樂”的精神使人心性泰然,於是貧窮的影子照射不到他的思想,陋室的茶飯也就掩埋不了智慧的風骨。

賢者回也,賢哉回也!

TAG: 顏回夫子孔子賢哉不改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