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畫中“遊”

“遊”是中國藝術的核心概念之一。孔子說:“遊於藝”。郭熙《林泉高致》認為“可遊”是傑出山水畫的特徵之一。人們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之下,形成了“神與物遊”的審美方式。

在中國山水畫中,人物起到了點景的關鍵作用。曲徑通幽的山間小路上,暖陽照耀的茅屋裡,碧波盪漾的舟船中,層戀疊嶂的高山下……一個個人物悠遊其間,與自然造化融為一體。總括起來,大概有訪親會友、休閒雅集、賞景遊玩、靜坐讀書、勞動場景和行旅匆匆六種情況。

在下文中,我們將帶領大家進入首都博物館“江山如畫——12-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一起和“畫中人”“遊”山水。

天朗氣清、和風拂面,正是訪親會友好時節;高山流水下、深山草廬中,都是暢談好去處。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調素琴、談古今,士人理想的生活盡在山水之間。

古木杈枒,蒼松高挺。雲霧蒸騰處有泉瀑曲折而下,雲霧後有巨樟俯瞰天外。一橋橫架在蒼莽的崖岸上,一位士人正緩步前往松下茅廬,與友相晤。

人在畫中“遊”

藍瑛《雲壑高逸圖》區域性

安徽博物院藏

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人撐櫓,一人端坐,正緩緩駛向友人的房舍。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遠方而來的友人已經到來,兩位許久未見的好友終於相聚,他們坐在窗前暢聊古今,相談甚歡。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清秋時節,天高雲淡,樹木清朗,草木掩映,河岸邊兩位友人在一片空地上對坐相談。

人在畫中“遊”

文徵明《清秋訪友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小橋流水旁,一童子攜鶴過橋,一童子松下烹茶,一位文士懷抱古琴,為他的知音好友——“雲天鶴子”輕輕彈奏,悠然閒適。

人在畫中“遊”

蕭雲從《松風鼓琴圖》區域性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草亭中,一人正在眺望遠處的風景,草亭臺階下,另一人正在招呼手捧書卷的小童上前,彷彿是要去和亭中的友人一起品讀詩書、描繪山河。

人在畫中“遊”

謝時臣《江山勝覽圖》區域性

上海博物館藏

友人相聚,有曲水流觴的雅緻,有舟中垂釣的悠閒,有縱談古今的激昂,有對弈彈琴的自在。

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雅事活動。東晉時期,大書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好友在紹興蘭亭曲水邊修禊,舉辦曲水流觴聚會,當時眾人飲酒賦詩,王羲之微帶醉意,乘興揮毫,寫下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人在畫中“遊”

黃宸《蘭亭修禊圖》區域性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曲水流觴”聚會中,大家席地坐在清溪兩旁,將酒觴輕輕放在清流上游,任其順流緩緩漂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水道,酒觴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得即興賦詩,作不出的罰酒。

人在畫中“遊”

人在畫中“遊”

黃宸《蘭亭修禊圖》區域性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駕一葉扁舟乘興而出,頭戴斗笠在江中垂釣,閒時與一旁同在垂釣的人聊上兩句,透著一份自在的閒情逸致。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王翬《溪山晴遠圖》區域性

故宮博物院藏

山間樹下,一小童侍立一旁,兩位文士正在交談,他們坐在地上,自在隨意,從容安閒。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古代文人認為,琴是不可或缺的修身養性工具。他們會尋一處景色優美的地方,或空曠的水邊涼亭,或寬闊的山間石上,撫一首優雅玄妙的曲子,享受一種逍遙物外的樂趣。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王翬《溪山晴遠圖》區域性

故宮博物院藏

雪後初晴,一個開著窗戶、敞著門的茅屋裡,坐著幾個人,有老有少,大人們都抄著手坐著,小朋友席地而坐,似乎是在欣賞窗外的雪景。

人在畫中“遊”

宋旭《雪居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約上好友知己或兄弟叔侄相聚一處,一起下棋對弈、練習書法或寫詩作畫,既可以消遣娛樂,也可以陶冶身心、涵養德性。

人在畫中“遊”

王翬《溪山晴遠圖》區域性

故宮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謝時臣《繞城江色圖》區域性

首都博物館藏

人在畫中“遊”

張崟《溪軒雅集圖》區域性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美景最撩人。美景讓人心醉,美景讓人際關係更加的融洽,美景讓人與自然更加的和諧。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光如銀的寧靜夜晚,蘇軾攜友泛舟江上,夜遊赤壁,眾人在舟中飲茶聊天,欣賞風景。

人在畫中“遊”

仇英 《赤壁圖》區域性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一條山間小路上,一人持杖,一人回頭,他們似乎是兩個遊山玩水的旅人,前面一人正在與後面一人訴說周圍的美麗景色。

人在畫中“遊”

黎簡《仿黃蒙山水圖》區域性

首都博物館藏

在一座美輪美奐的殿宇旁,有一群人,他們三五個人聚集一處,似乎在讚揚此處的絕美風景。

人在畫中“遊”

溥儒《仙山臺閣圖》區域性

首都博物館藏

春天林木蒼翠,三三兩兩的孩童結伴遊春,郊遊踏青,好不熱鬧。

人在畫中“遊”

錢松嵒《春滿太湖圖》區域性

遼寧省博物館藏

山林掩映的屋舍窗前,有一文士正在聆聽泉水叮咚的美妙聲音,一切俗務塵囂都置諸腦後。

人在畫中“遊”

石濤《東廬聽泉圖》區域性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秋風陣陣,江水微凌,舟上一長者閒坐觀景,身旁一小几擺筆墨書籍。一婦旁侍,船伕揚篙撐船。

人在畫中“遊”

禹之鼎《秋江晚棹圖》區域性

天津博物館藏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讀書,是古人日常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讀書,還是讓人暫時忘卻塵世煩擾,心態歸於沉靜的方式。在潺潺的流水聲中,在風拂樹葉的沙沙聲中,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江面微微泛波,一葉小舟悠然浮在水面,船尾一文士閒適地看書,任憑小舟在水中飄蕩。

人在畫中“遊”

蔣嵩《蘆洲泛艇圖》區域性

天津博物館藏

人在畫中“遊”

石濤《黃山圖》區域性

遼寧省博物館

水邊的房子裡,一位讀書人剛讀完書,遂停下欣賞窗外風景,舒緩身心。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屋舍窗前,有文士正在細細品讀。他們或在休憩之餘展卷讀書,自得其樂;或凝神靜思,深思書中精華;或埋頭苦讀,只為科舉高中。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宋珏《松屋讀書圖》區域性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藝術來源於生活。古往今來,很多的書畫作品中,都少不了勞動的場景。

山路上,一輛輛運輸著物資的馬車整齊排列,向著同一個目的地有序前進。

人在畫中“遊”

傅抱石《延安圖》區域性

南京博物院藏

在嘉陵江中,有一艘木船可能遭遇了險灘惡水或擱淺,岸邊一行縴夫正奮力拉動江中船隻。

人在畫中“遊”

黃君璧《嘉陵一角圖》區域性

天津博物館藏

山間懸崖邊、河上木橋處,都有挑運著貨物或行李的挑夫的身影,他們負重前行,以謀生計。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沈周《林壑幽深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謝時臣《江山勝覽圖》區域性

上海博物館藏

無論是海邊、江邊還是湖邊,都生活著一群以打漁為生的漁民,他們拋撒漁網,與風浪搏擊,以水為家。

人在畫中“遊”

石魯《東海之濱圖》區域性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謝時臣《江山勝覽圖》區域性

上海博物館藏

人在畫中“遊”

袁尚統《洞庭風浪圖》區域性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山水畫中少不了奔波在外的人。有趕考的舉人,有 “重利親別離”的商人,有四處尋找生計的老百姓。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們經過激流險灘,經過雪山草地,經過密林山路,只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在天山腳下,一個身披大紅斗篷、藏掖寶劍的單身旅客,牽一匹雙峰老駝,艱難地緩行於冰雪之中。

人在畫中“遊”

華嵒《天山積雪圖》區域性

故宮博物院藏

懸崖峭壁間,一個手擎雨傘的行人沿著崎嶇的山道獨自前進,孤單寂寥。

人在畫中“遊”

黃向堅《劍川圖》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院藏

騎著馬趕路的行人,馱著貨物的驢,驅趕著驢前進的商人都在坎坷蜿蜒的山路上慢慢前行。

人在畫中“遊”

錢榖《群玉遊蹤圖》區域性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人在畫中“遊”

文伯仁《湘潭雲暮圖》區域性

首都博物館藏

禿枝交錯,溪澗衝折,一個老人騎驢過橋,一個童子悠然地跟著。

人在畫中“遊”

唐寅《匡廬圖》區域性

安徽博物院藏

鄉村晨曦之時,行旅者揹著行囊,在月光下步上征途。

人在畫中“遊”

袁耀《茅店雞聲圖》區域性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這些隱藏在山水畫中的人物活動

是不是很有趣呢?

展廳中還有很多哦

快來找一找吧

人在畫中“遊”

上面古人在山水間的種種活動

放到今天

他們也許會發個微博曬一曬吧?

人在畫中“遊”

TAG: 區域性博物院林壑沈周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