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結局是這樣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其實是假的

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自古以來,小說,戲曲還有現在的電視劇都有提高他,唐寅的風流,祝老闆的陰謔,文老三的憨厚,周文賓的俊美,隨著“三笑點秋香”,“王老虎搶親”等精彩劇目的演繹早就深入人心。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結局是這樣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其實是假的

但是,經過一番考證,歷史上木有周文賓這個人,真正替代他的應該是徐楨卿。按理說,徐禎卿記憶力超群,“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他還絕頂聰明,少年時代即已“工詩歌”。這些都很符合“才子”的特徵。為什麼偏偏要把他逐出“四才子”之列呢?這是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首要的原因便是因為他是一位醜男,而且他的醜,不是那種滑稽型的,他是醜得恐怖。他在長相上最大的特點是生就一雙三角眼,“雙瞳燭人”,且多眼白。這種長相的確很可怕,給人一種陰森狡詐的感覺。所以當他考取進士時,明孝宗本想將他留在身邊,但召見之後,便“以貌寢不與”,放棄了重用的念頭。可見這位老兄的長相,實在是不敢恭維的。就這點而言,要他去演繹風流才子的韻事佳話,顯然不合格。其實,從現有的史料看,徐禎卿雖是醜男卻無劣跡,是個循規蹈矩的文人。真是應了“人不可貌相”的古訓。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結局是這樣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其實是假的

歷史上的唐伯虎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唐伯虎點秋香事實上是沒有的事。這個故事出於焦窗雜錄,後經馮夢龍的小說發揚光大。故事流傳很豐富,真實的唐伯虎並不風流瀟灑而秋香卻有其人,是當時有名的青樓女子,比唐伯虎大十幾歲。唐伯虎點秋香流傳千古,人們相信藝術形象,不信唐伯虎只是才子並不風流。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結局是這樣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其實是假的

祝枝山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中了秀才,32歲中舉人,曾任興寧知縣、應天府通判等官。但生性佚蕩,不滿官場腐敗之風,後藉故辭官回蘇,廣交朋友,召客豪飲,燒酒解愁,以洩憤世之情。文徵明出身於武官家庭,他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但他的科考之路也是十分艱辛,曾有過十次應舉都落第的傷心經歷,直到54歲時他才經當時的工部尚書李充嗣的舉薦以貢生身份,經過考試,被授職為翰林院待詔。在任職期間,因飽受排擠,文徵明過得也是很不開心,沒過多久後,他就辭歸了。晚年的文徵明潛心於詩文書畫,因名聲在外,前來求購書畫的人絡繹不絕,他倒也是樂此不疲,來者不拒。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為御史母親書寫墓誌銘時,還沒有寫完,文徵明便放下筆“端坐而逝”。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結局是這樣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其實是假的

TAG: 唐伯虎文徵明才子徐禎卿點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