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後你也許能明白《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看過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後你也許能明白《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周易》

一直以來《周易》被當作是很牛逼的一本書,什麼占卜、算命、風水、八字、手相、面相、驅鬼、辟邪、下大神、八卦圖、煉丹、修仙、破鏡飛昇、鬼谷子、黃石公、張良、東方朔、諸葛亮、劉伯溫、大師、大德、儒家、道家、陰陽家……好像只要是神秘的東西都能跟易經關聯起來。不得不說,《易經》確實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儒學、科學、民俗、宗教信仰都曾受到了《易經》的啟發,可以說,沒有《易經》這本書,中國文化一定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我不想像一般的文章那樣從頭到尾地把《易經》娓娓道來,因為那種文章讓人看著想去撒尿。今天我想透過解答幾個有意思的問題,讓大家弄懂《易經》,當然這是我的一個異想天開的企圖。

問題一:《易經》能夠算卦嗎?

這是一個很直接的問題,但現在凡是有點身份的學者,總是用曖昧的方式回答,或者乾脆逃避。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今天我就實錘一下。《易經》確實能算卦,司馬遷《史記》裡面有兩篇文章叫《龜策列傳》和《日者列傳》就說的很清楚了。南宋的朱熹直接說:“《易經》這本書本來就是算卦的!”就連大詞人蘇東坡有事都會用《易經》算兩卦。

算卦的技法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巫術,夏、商、週三代掌管這種技術的被稱為巫官、卜官,當然他們算的都是國家大事,比如戰爭、國家聯姻、天氣、來年的收成,不像現在的人算卦求的是富貴平安。巫官、卜官這種官職後來一直保留在宮廷之中,歷代所稱多有不同,比如什麼太卜、太常、奉常、司天監,名稱有別,但職能不變。我不禁要問,這算不算非物質文化遺產?

《易經》雖然能算卦,能夠預知未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這種服務。根本原因在於能夠提供這種服務的人很少。在夏商周三代,所有的官職世代相傳,父傳子,子傳孫,技術難以廣泛地擴散。後來王官流落到民間,官職也不再世代相傳,所以出現了很多的江湖算命先生,但因為算卦技術的掌握更多需要個人的體悟,再加上為了生存,民間師傅傳授徒弟時必然藏私,導致這種技術終究不能像殺豬、屠狗一般廣泛流傳。到了今天,情況依然沒有改變,自稱大師的有很多,但能拿出真本事的沒有幾個,很多人自稱自己什麼什麼事情算準了,殊不知,他算準的有10件,沒算準的有90件,但他只說出算準的。就像現在很多人說的,中醫很牛,但中醫師牛的沒有幾個,《易經》很牛,但能用《易經》算卦的人沒有幾個,所以我勸你不要輕易花錢去算卦,因為你遇到的大師90%是騙子。

問題二:除了算卦,《易經》還能幹什麼?

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會算卦,還拿“善《易》者不佔”當藉口,意思是得到《易經》精髓的人從來不會把算卦這種小技巧看在眼裡。這種說法令人發笑,首先算卦不是小技巧,其次這樣說的人多半也沒有得到《易經》的精髓,根本不是善《易》者。《易經》的精髓之一就是算卦,其次是哲學智慧。從大的視野來看,《易經》的哲學智慧影響到了儒家、道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法家、墨家、醫家,既有陰謀也有陽謀。從小的方面來看,《易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代表一種人生境遇,也就是說你遇到了什麼事,到對應的卦裡一查,就能得到一點東西,對有些人來說這點東西是雞湯,對有些人來說這點東西是智慧,雞湯和智慧的區別在於兩個字——行動。王陽明學了心學能滅了寧王,平了匪患,王小明學了心學啥都沒變,就是這個道理。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明朝的宰相張居正都特別推崇《易經》的智慧,並行動了起來。關於《易經》的智慧,接下來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跟你掰扯。

看過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後你也許能明白《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易經》

問題三:學習《易經》有年齡限制嗎?

這是我聽到的最有趣的一個問題,由此也看出了很多人對《易經》的誤解,很多人以為《易經》很神秘,聽說某國學大師曾經睡覺時放一本《易經》在枕頭下,以為可以辟邪。但神秘的東西都是因為沒有被認知。可以說《易經》就是一本普通的經書,古代的孩童上私塾的時候就開始背誦,所以基本上會識字的人都可以學習。但能不能弄懂《易經》的意思是另一回事,朱熹曾經說過,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人才能讀懂《易經》。所以,對《易經》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著翻翻,如果讀不懂可以放下,一段時間後再看。

問題四:《易經》是何時、何人所寫?

一直以來古代的學者認為《易經》是伏羲、周文王、孔子共同完成,伏羲畫八卦,文王畫六十四卦,做卦辭、爻辭,孔子做《易傳》。但根據現代的學者考證,古人的觀點不靠譜,伏羲是傳說中的人物,都不知道有沒有這個人,周文王確實有,但他作為周朝的大boss,整天那麼忙,真有那個閒空寫書?現代學者分析卦辭和爻辭,發現周文王的那部分工作實際是手下的巫官和卜官代筆,《易傳》也是如此,《易傳》實際是戰國時候的一批儒生在不同的時期寫出來的,後來掛上了孔子的名,所以從《易經》的成書可以發現,學生的研究成果被導師掛名的操作在中國古代早有先例。

問題五:《易經》和《周易》是一回事嗎?

現在《易經》和《周易》混用,嚴格來說記載可查的《易經》有三本,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本易經分別對應夏、商、週三代,但前兩本已經失傳,只留下了《周易》,所以後人也就把《易經》和《周易》混用了。至於《周易》為何稱為《周易》,很多人以為和周朝有關。

問題六:《易經》這本書包括哪些部分?

前已經說過《易經》由八卦和六十四卦符號、卦爻辭、《易傳》三部分組成。八卦和六十四卦是符號系統,後兩者是文字系統。八卦、六十四卦以及卦爻辭都是為算卦設定的,目的非常純粹。但是《易傳》部分相對不那麼單純,其中有對卦爻辭的解釋,也有哲學上的昇華拔高,更有故意的曲解。《易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具體的內容,以後會詳細討論,今天略提。

問題七:讀懂《周易》需要掌握哪些規則?

規則可以概括為九個字:象、數、位、承、乘、比、應、中、正。這九個字所涵蓋的內容被稱為《易經》的象數規則,要想弄明白需要結合《周易》的卦爻辭詳細展開,此處空間有限,以後定會詳述,不見不散。

河圖洛書

問題八:研究《易經》的人主要分為那些流派?

先拿《四庫全書》鎮樓

聖人覺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詩》寓於風謠,《禮》寓於節文,《尚書》、《春秋》寓於史,而《易》則寓於卜筮。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佔,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

四庫全書的編輯們把易學史上有名的人物盤點了一下,概括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派和義理派。

象數派有: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占卜宗的代表就是夏商周三代的巫官、卜官,以及後代王朝宮廷豢養的御用術士,當然還有流落民間的算命先生。禨祥宗的代表人物是漢代的易學家京房和焦延壽,所謂的禨祥就是透過觀察天象來判斷人間的禍福吉凶,比如西漢的京房有一次透過氣候的變化斷定當朝皇帝受制於權臣。後代的觀天象推測國運實際源於此,《漢書》記載,東漢劉秀登上皇位後,十分想念昔日的太學同窗嚴子陵,於是派人詔入宮中,晚上嚴子陵與劉秀同寢,嚴子陵睡覺時把腳放到劉秀的肚子上,夜裡司天監急報:“有客星犯帝座!”劉秀說:“沒關係,是子陵把腳放到我的肚子上了。”造化宗的代表人物是宋代的陳摶老祖和邵雍,陳摶隱於華山,好養生,傳說曾一睡百日,邵雍出身貧困,家裡幾間破屋,名下幾畝薄田,但學富五車,被列為北宋五子之一,所以程顥、程頤、司馬光、富弼都經常跟他一塊“玩耍”,陳邵二人用易經的模型來推排宇宙萬物的演化、朝代的更迭,從宇宙大爆炸到宇宙坍塌成黑洞,從堯舜時期到無限的未來,都逃不出他們繪製的先天圖,正所謂“天地都在一掌中”。

看過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後你也許能明白《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先天圖

義理派有:老莊宗、儒理宗、史事宗。聽名字就知道,這三派無非是把《易經》跟老子、莊子、儒家孔孟、各朝歷史攪拌在一起,弄出了一個看起來新的東西,就像現在的網際網路+,我們也可以叫它《易經》+,實際上沒有多少傷筋動骨的創新。義理派不像象數派那麼有意思,唯一有意思的是老莊宗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叫王弼的少年天才,22歲的時候寫完兩本曠世著作《老子注》和《周易注》,在24歲時匆匆離去。還有,你發現我們熟知的大詩人楊萬里竟然也是一個易學家,不僅如此,上面提到的大詞人蘇軾以及蘇軾的弟弟蘇轍,理學家程顥、程頤,那個小時候砸缸人到中年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都有易學著作流傳後世。

看過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後你也許能明白《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程頤

TAG: 易經算卦周易爻辭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