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可是在民國的時候,一旦遇到四場特殊的戲就必須要注意,否則的話,可能會出現大問題。這四場特殊的戲曲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現代社會的普遍認知中,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這是毋庸置疑的,與此同時,戲曲演員也是我國的國寶級人物,更是傳播高雅藝術形式的助推器。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甚至是民國時期,戲曲演員的社會地位極低,被劃分為下九流,受盡了別人的唾棄與白眼,因此是一個不受待見的職業。

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封建時代戲曲演員的地位究竟有多低?在其生前演戲的時候,往往需要觀眾的賞錢過活,戲臺也往往會搭建在寺廟門口,專門用於衝晦氣,而在去世之後,也不能被埋入祖墳,而是要埋在寺廟之後的荒墳野冢之中。

古代文娛形式極少,因此每逢過節、開業典禮、建房喬遷、生日壽辰、紅白喜事等,甚至為著驅妖趕鬼以及飼養牲畜群,往往都需要請戲班唱戲演出,一則是要圖個熱鬧,二則是要圖個吉利,當然,也不能排除主人家擺譜顯闊的意圖存在。俗話說行有行規,戲曲演出同樣也有屬於自己的一些規矩,在戲劇演出中,素來存在一些不成文的民俗規定,其實規定也是一種禁忌,目的就是為了讓戲曲演員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

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為不至犯忌諱,往往在演出之前,主辦單位及個人都需要與戲班管班仔細推敲劇目,以此做到萬無一失。比如在表演山西洪洞縣演出時,演員們就不能演出《玉堂春》,因為《玉堂春》起解一折中蘇三有一句唱詞:洪洞縣裡沒好人,這句話無疑就是地域黑,會引起當地民眾的極大反感。同樣的道理,在河北清河縣地區,也不能演出《水滸傳》,因為在正史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都是河北省清河縣人,武大郎本人也是魁偉男子,甚至還做過縣令,潘金蓮更是賢妻良母,而戲中卻將武大郎醜化,把潘金蓮寫成淫蕩之婦,會讓本地百姓憤怒不已。

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除此之外,戲曲曲目中還有四個曲目在演出時需要反覆斟酌。第一齣戲就是《小姑賢》,《小姑賢》戲曲中所講述的故事是某家的婆婆與媳婦之間不和,二人經常發生口角爭鬥,可是家中的小姑卻是一個明理之人,他在家中為婆媳關係操碎了心,同時也勸說二人和好,最終使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彼此拉近。可是某家婆婆與媳婦不和,就不得演《小姑賢》,要是當著婆媳不和的人家唱此戲,難免就會有諷刺婆媳關係的味道。

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第二齣戲就是《朱買匠賣柴》這齣戲,此戲講述的是夫妻之間不和的故事,所以絕對不能在夫妻不和者面前唱,否則便是揭別人的瘡疤,影響其家庭和睦。第三齣戲是《姜子牙釣魚》,《姜子牙釣魚》的曲目絕對不能在生意人的家中演出,因為民間傳說稱,姜子牙做鹽生意時鹽起蛆,擔豆豉賣時豆豉發了芽,是一個地道的賠錢鬼與倒黴蛋,讓商人看罷之後頓覺晦氣。第四齣戲是《鍘美案》,《鍘美案》不能在富裕人家演出,尤其是男主人與女主人離異的情況下,否則主人家便會覺得戲曲演員是在故意羞辱自己,會在不經意間激起不必要的矛盾。

京劇演員在民國時代演出時,遇到4場戲要注意,不然會出現大問題

難道戲曲中的某些橋段不能適時而改嗎?當然不能,因為戲曲本身存在的價值,就是具有教化的作用,如果貿然篡改,就很有可能失去本來的意義。也正是因為如此,戲曲才能真正完整的傳承下來,構成燦爛輝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

參考資料:《戲劇探秘》 黃彬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TAG: 戲曲演出演員小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