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2021春節,舞蹈《唐宮夜宴》引爆全網,隨後又有《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遊》《端午奇妙遊》《七夕奇妙遊》等一系列河南文化相關的節目持續吸引關注,特別是舞蹈《祈》《龍門金剛》透過短影片的發酵大放異彩,一時間國潮+傳統文化復興成了創作的流量密碼。《龍門金剛》背後的“鎮省之寶”龍門石窟,也再次讓河南文旅勝地,千年古都洛陽映入年輕人視野。如何發掘傳統文化資中所蘊藏的巨大魅力,讓年輕人真正愛上國風,也幫助這些文明古都再煥新生,成為諸多綜藝中頻頻尋求突破的發力點。‘’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以年輕態形式復原與解讀文明

把超級文化IP帶給年輕人

在《登場了!洛陽》總製片人何冀兵看來 “把超級文化IP帶給年輕人是我們的使命。” 從開始策劃到正式播出歷時360天,節目共計10期700分鐘,短影片400多條,臺本約22萬字,現場拍攝人員300餘名,在洛陽合作過的單位26個、部門36個、拍攝過的景點超過40個,巨大的工作量背後,是全體工作人員對“實現以綜藝輸出傳統文化”的信念在支撐。

其實,文化IP的打造,本質上是做好文化傳承。其中最為關鍵的地方在於,讓文化傳承至下一代人的心智,讓年輕人真正瞭解、融入,最後熱愛上自己的文化IP。如何連線新一代?最重要的就是沉浸式場景的營造與文化切面的生動解讀。在紀錄片或文物解讀類綜藝中,帶給受眾與文化的連線形式,大多是對文化內容的單向欣賞。這類綜藝有格調、有內容,但是受眾則多為有一定文化鑑賞能力的小眾興趣人群,無法有效覆蓋感染到青年整體。如果要貼近當下更多年輕觀眾的需求,結合國潮、尋找年輕化的表達方式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登場了!洛陽》節目組則一直非常在意帶給觀眾的沉浸感和代入感。與上一季主題篇章式的敘事邏輯不同,《登場了!洛陽》圍繞關鍵文物展開推理,固定拍攝場景也更為科技化,同時保留了嘉賓的“致敬秀”環節(即復原某個歷史故事或場景),具體形式與各期內容特點結合。實現超級文化IP的創造性轉化。不少場景都儘可能復原傳統文化的原貌,讓觀眾也有置身其中之感,對傳統文化就有了沉浸式的探索體驗。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從“致敬考古人”到“神都夜宴”和“萬邦來賀”,每一期從一個全新且有趣的角度去了解古人生活在洛陽的樣子,觀眾會感覺到他們是生活中真實的存在,而不是歷史上的一個符號。以第二期為例,探索團兵分兩路,一隊學習製作《燒尾食單》記錄的唐朝菜品,另一隊趣味闖關,瞭解唐代禮儀。在最後的致敬秀中,節目組透過嚴謹地復原傳統美食、西域歌舞,再現了一場萬邦來賀、華美雍容的唐宮盛宴,大唐的雍容華貴宛然再現,帶給觀眾的視覺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

構成節目獨樹一幟的人文價值底色

當下,一些綜藝節目存在將文化IP過度娛樂化的現象。國潮復興類文化綜藝節目,尺寸和度的拿捏顯得格外重要。錢穆先生曾在《國史大綱》中曾經說到:“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有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這種對於歷史的溫情與敬意真正構成了《登場了!洛陽》這一綜藝節目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底色。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不同於綜藝節目中只邀請明星嘉賓來進行文化的闡釋與解讀。“《登場了!洛陽》對傳統文化予以最大的尊重,呈現出趣味性、娛樂性與知識性、專業性的完美結合。

除復原者外,與洛陽文化強關聯的專家學者也組成了神都書院導師團,他們分別是文化學者於賡哲、考古學家王鹹秋、考古學家石自社、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考古學家許宏、洛陽博物館館長李文初、河南千唐志齋博物館館長陳花榮、考古學家錢國祥、國家一級作家梅毅。每一名專家都是研究領域的泰斗,用專業、用堅守,讓那些留存在漫長歲月裡的文物遺蹟再次熠熠生輝。而在每一位學者生動的解讀中,我們也感受到前輩學者對歷史的敬畏,對肩上責任的堅持和對內心理想的執著。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很多去洛陽旅遊的遊客都會去明堂進行打卡,從小學習的古詩文“天子坐明堂”,讓我們對這一概念並不陌生。然而也僅僅是停留在不陌生的階段,很多人都只知道名堂是天子的地方,至於它的架構,他的內容則所知寥寥。但透過專家學者的介紹和解讀,我們才知道古人的含蓄之美與語言文化之講究。金碧輝煌的名堂裡,擁有春夏秋冬四個大殿,十二面象徵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二十四面又是十二節氣。九龍捧鳳更是滿滿的隱喻,讓人對武則天時期的政治權力架構有了有最直觀的認識。作為中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其地位就在這九龍捧鳳中有了最具象的詮釋。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博大文明視野

“這裡,是中國起步的地方”

近年來考古熱不斷興起,對於考古稍微有所瞭解的朋友都知道今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週年。如何構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考古學,一直都是考古學界領域專家在思索的問題。

在幾代考古學家的艱苦努力下,中國考古學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貢獻,就是讓我們逐漸看清了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多支一體有中心的文化意義上的早期中國,成為夏商周王國以至我們現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這一點,最直接地體現在二里頭文明上。二里頭,本是地處中原腹地洛陽平原一個普通村莊的名字。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村落一樣,她的名字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但就在她的身後,在綠油油的麥田下,隱藏著三千多年前華夏民族一段輝煌的歷史。也正是由於這段歷史的發掘,讓它從此躋身於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在數千年華夏史前文化積澱的基礎上,二里頭,產生了最早的“中國”。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而作為具有高度文明視野的《登場了!洛陽》節目組也在努力朝著成為公共史學橋樑的方向前進。不僅是為了讓人們瞭解洛陽這一傳統城市,同時也努力發現洛陽文化的橫切面,在龍門石窟、洛陽牡丹等大眾認知基礎之外,帶領人們走向鮮為人知的二里頭宮殿發掘遺址,用青春的表達、探索的方式,沿著考古工作者的腳步走進二里頭遺址,帶領年輕觀眾重新認識最早的中國,向中國考古學誕生100週年致敬。

“我認為文化自信,來源於二里頭。”在二里頭考古隊第三任隊長許宏的介紹下,汪涵走進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近距離觀賞出土文物。製作精巧的綠松石龍形器、造型秀美的乳釘紋銅爵、工藝高超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一件件文物凝結著考古學家的心血。許宏隊長自信地說:“古代中國文明在這裡正式登場,中國從這裡起步。”當探索團成員跟隨拿起洛陽鏟,每一寸的探索都是對古老文明的好奇與尊重。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也正是這一主題昇華,讓《登場了!洛陽》,沒有侷限在一個古代都城的留戀探索上,而在潛移默化中上升到對於中華這一主體的認知與熱愛。我們也從中窺探到製作組的勃勃野心和持續進行超級文化IP創造性成果轉化的決心。

《登場了!洛陽》:一場充滿青春能量的文化告白

如今,《登場了!洛陽》已經收官,立足當下回望過去,同樣也是用古代的視角打量今朝。這種沉浸式解讀歷史的新穎視角,節目組全體成員由內而生的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對文化自信呈現方式的探尋與挖掘,為傳統文化IP衍生探索了更豐富的落地模式,也讓節目在青年觀眾中獲得了最為珍貴的記憶點。

TAG: 文化洛陽IP二里頭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