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茶,可俗,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可雅,琴棋書畫詩酒茶。“茶在陸羽這裡,是需要建立關係的。就是要確定茶在世間的地位,在茶中尋找某種秩序。”繼暢銷書《茶葉戰爭》之後,知名茶文化學者周重林又一全新力作《茶之基本》上市 ,該書以《茶經》為原點,重述中國茶之基本。3月29日,周重林以微信形式接受了全國媒體的採訪。談到出書的初衷他說,“《茶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作品,迴避不了,就想著要為陸羽做當下解釋。”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茶之基本》 浦睿文化出品

作者簡介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作者 周重林

著名茶文化學者,雲南茶文化研究領軍者。代表作有《茶葉戰爭》《普洱熟茶教科書》。參與撰寫文章入選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

2014年,入選《生活月刊》“文藝復興百人集”。

2015年,獲得《中華合作時報》“新媒體營銷推廣個人獎”。

2016年,獲得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興文強茶”傑出貢獻獎。

2017年,其企業獲得雲南省十佳茶文化傳播企業獎。

2018年,獲得“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2020年,亮相安徽衛視“傳承進行時”欄目說茶。

瞭解中國茶文化,不可不讀《茶經》

眾所周知,茶從喝到品,始於陸羽《茶經》。《茶經》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全面記述了唐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與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方法等。

周重林敬仰陸羽,把他稱為茶文化的最大IP。不知陸羽《茶經》,無以言茶。對後世茶人而言,要了解中國茶文化,《茶經》是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他在全書的開篇便指出茶聖陸羽的偉大之處便在於他貢獻了一整套認知茶的方法論,一是為茶正名,追溯茶的歷史,二是規制茶的器具,以飲茶來倡導君子之風,賦予茶教化的意義,使其升格為高雅的藝術。

陸羽著《茶經》是為把茶從世俗的吃法中解放出來,周重林寫《茶之基本》,深入解讀陸羽《茶經》啟示,則是為了重拾中國茶雅傳統,傳播中國茶文化。“我認為過去中國在傳播茶文化的時候落敗了,至少我有一種挫敗感。近代以來領銜傳播茶文化的,主要是日本人。全世界出版茶文化書刊版本最多的、傳播茶文化最勤的人,名叫岡倉天心,他的著作幾乎遍佈全球,擁有所有語種的譯本。我們覺得陸羽是‘茶聖’,很牛,可在國外很難見到他的書。”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茶之基本》詳情頁

《茶經》版本那麼多,為什麼要讀這本?

現為自媒體“茶業復興”出品人的周重林,是雲茶代言人,著述頗豐,其參與撰寫的文章入選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我之前寫過以文明史為視覺的《茶葉戰爭》,寫過以名士為主的《民國茶範》,也寫過像《易武與古六大山》這樣的地方性知識,再釋《茶經》這樣的經典還是第一次,也比較忐忑。但寫著寫著,那種為往聖繼絕學的使命感就出來了。”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茶之基本》實拍圖

《茶之基本》是周重林寫作歷時最久也最耗精力的一本,前後花了15年的時間,詳細參考古今40多種《茶經》版本。“訓詁書的難點就是恰當的解釋,尤其是像《茶經》這類指導性很強的。首先讀前輩的書就花了很長時間,又在各個版本中選出最恰當的某個字,最後再賦予它當代的表達。”

除對原文做譯註之外,周重林還對每個章節的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事無鉅細地講解了茶的立體面,從茶的古今演變到茶人的基本修養,從歷代茶事到茶席茶禮,既闡釋了陸羽的飲茶智慧,又講透了飲茶的日常哲學。“茶道就是茶的藝術之道,茶人透過對茶的研習、理解以及感悟,最終成為茶道藝術家,讓茶有秩序,其成就之路與任何一種藝術家之路並無不同。也就是說,茶人只有自己先成為藝術家,茶道才能成為藝術。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雖然陸羽《茶經》中提及的器具大都退出了日常生活,但陸羽推崇的飲茶藝術和茶道精神今日猶存。

這本《茶之基本》帶我們追溯了中國茶文化之源,讓茶雅的傳統復興為日常。如何更有效地傳播中國茶文化,光是閱讀還遠遠不夠。

深度對話周重林

(Q=杭杭de星吧客,A=周重林)

Q: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

A:茶文化最近幾年非常熱,盛世興茶。飲茶群體越來越多,像我這樣專門研究茶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茶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作品,迴避不了,就想著要為陸羽做當下解釋,畢竟過去了上千年,茶的語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之前寫過以文明史為視覺的《茶葉戰爭》,寫過以名士為主的《民國茶範》,也寫過像《易武與古六大山》這樣的地方性知識,再釋《茶經》這樣的經典還是第一次,也比較忐忑。但寫著寫著,那種為往聖繼絕學的使命感就出來了。我不知道別人是否像我一樣,都會覺得自己的解讀才更接近陸羽。

Q:

茶葉那麼多,我們怎麼喝不出錯,不上當?

A:一看渠道:天貓、京東、品牌店;二看評價;三看認證、標識:綠色還是有機,有無權威機構背書;四看價格:買的茶在哪個檔次,綜合起來價格多少;五選優惠時段,商家促銷。

Q:

請您簡單地給大家支個招,怎樣辨別普洱茶餅?市場上太多了,魚龍混雜。

A:我建議網購,看大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每年政府都會頒佈“十大名茶”,政府也會給一些機構背書。比如大益茶其實很便宜,天貓店裡幾十塊錢可以買到一坨茶,其他就更是了,不要覺得便宜就不好喝。熟茶的差別不見得有多大,這些年貴的茶主要是山頭茶。總之,一看品牌,二看渠道,三看價格,對標你自己心裡想買什麼樣的東西,一般都會買到符合預期價格的。

Q:古代有酒痴、畫痴,有沒有茶痴?請分享一兩個茶痴的故事。

A:蔡襄老了不能飲茶,就煮茶聞香。馮開之,不能飲茶,經常煮白開水。現在的茶痴更多。到處去選水,淘器,求茶。

Q: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您是如何克服的?

A:訓詁書的難點都是恰當的解釋,尤其是像《茶經》這類指導性很強的,就是要知道訓詁的意義是什麼,知道書裡提到的器具是怎麼用的。我在雲南的一個好處就在於它描述唐代的那些工具現在還在,比如杵臼在雲南還可見。那如果做這本書的學者不是雲南人,對於緊壓茶、賞茶餅這部分,就沒有直觀的瞭解。

還有一些表述,比如陸羽形容這個茶味是雋永,具有文學的色彩。而我們現在描述茶的口感滋味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你如何賦予它的當代表達,透過遣詞造句,找到它的當代表達,這是我們現在最想做,而且過去沒有做好的,所以我認為我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小點進步吧。

Q:您認為現在年輕人喜歡的奶茶,是對茶業的一種傳承或者革新嗎?您如何看待奶茶的流行?

A:茶飲是新國潮重要的組成部分,排隊喝喜茶,排隊喝茶顏悅色,排隊喝tea’stone 已經變成了時尚,我大膽預測,未來數年各地都會有自己的新茶飲品牌。我做傳統茶的朋友小黑,在昆明開了一家吉茶庭。現在的奶茶店,奶是真奶,茶是真茶,我自己也去喜茶排過隊,去tea’stone 打過卡。年輕人不是不喜歡茶,而是不喜歡過去那種表達方式。過去我們認為年輕人不喜歡熱飲,不喜歡燒水,可是你去深圳永珍天地店tea’stone 感受下,他們很享受火爐焚燒的感覺,我認為是場景的問題,過去茶樓場景過於老氣,沒有潮的感覺。未來的新茶飲才是主角,我去年遊學帶了40多人上茶山,有一位在北京從事傳媒業的朋友舒義,看到那麼好的古樹茶,非常感慨,他回北京就創立了一個新的茶品牌“讓茶”,主打無糖的茶飲料。現在茶飲創業是一個新方向,2019年,新註冊的茶企就有30多萬家,比十年前上漲了649%。

Q:

網際網路背景下,您覺得茶文化的傳播的途徑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創新和突破?

A: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應該是短影片時代,我覺得短影片時代可以把茶的優雅之處很好地傳達出來,特別是穿上漂亮的茶服,坐在一個環境優美的空間,用很好的瓷器,把茶的美透過影片表達出來。很多人喜歡茶藝,也是因為這種表演性。

現在生產茶的地方是靈山秀水,非常漂亮,喝茶的地方又很好,這就是回到了宋代的意境裡。宋人認為喝茶有“三不”,天氣不好不喝茶,來的人不對不喝茶,水不乾淨,氣不整潔也不喝茶。那對應“三不”,就是要講究好的方面。那我們現在已經回到了優雅表達的時代,所以我覺得在網際網路時代是傳播茶最好的一個時代。

Q:

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區別在哪裡?如何看待它們所代表的中西文化差異?

A:咖啡文化和茶文化,代表了不同的公共空間所塑造的文化。茶和咖啡,都經過不同國家的中轉,形成相應的文化。咖啡是經過土耳其的中轉,再分發到歐洲,茶是從中國,再經過日本,歐洲一些國家的改造,形成了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它在日本形成了茶道思想,到了英國形成了優雅的下午茶文化,並由英國的殖民擴張,帶到了全世界。

英國早些年是酒文化盛行,但因為酒浪費了大量的糧食,後來隨著咖啡的進入,就把一部分男人從酒吧、俱樂部,拉到了咖啡館。咖啡館其實是一個很知識分子的場所。茶的出現,帶來了另外一個公共場所的興起。

英國人為了泡茶,還專門發明了茶會服、骨瓷,形成了英式下午茶文化,並隨著英國在全球的殖民擴張,帶到了全世界,所以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紳士、熟女的文化。咖啡館相比就變得更大眾一些,酒吧更下沉一些。去酒吧的主要是水手、船員這些,偏知識分子的男性、商務人群可能會在咖啡館,但是真正的貴族精英,都在自己的莊園裡面喝下午茶,這就是文化的一種區分。在日本,茶也是具有很強的階級性。你看茶道表演還要花很多錢,本身在日本,茶道就是為權力服務的,中國古代同樣是如此,是文人士大夫所倡導的,和普通的茶還不一樣。

今天這種茶館迴歸同樣是由中國富裕階層所帶動的,一杯喜茶的價格是過去奶茶的數倍,因為它講究茶有源頭,奶有牧場,就跟過去不一樣,商家現在就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好山好水好茶,就是很中國的一個故事。不管是新茶飲也好,開開茶館的也好,他們講述的都是美好生活的縮影,那中國又到了一個審美的國家,所以審美是很重要的。

Q:

在您看來,茶文化的本質是什麼?過去十幾年中,茶文化在全球的普及程度是否有明顯變化?

A:我認為過去中國在傳播茶文化的時候落敗了,至少我有一種挫敗感。近代以來領銜傳播茶文化的,主要是日本人。全世界出版茶文化書刊版本最多的、傳播茶文化最勤的人,名叫岡倉天心,他的著作幾乎遍佈全球,擁有所有語種的譯本。我們覺得陸羽是“茶聖”,很牛,可在國外很難見到他的書。民國時期有許多出國留學的知識分子,一些去了日本,一些去了歐美。他們學識的確是高,但這些人沒有完成一個重要任務——沒有把中國文化傳出去,他們只是完成了把西方文化搬回來的任務。但同一時期的岡倉天心卻把東方文化傳播出去了。他傳播了茶,鈴木大拙傳播了禪,這才是整個東方的禪茶一味。可能有人問,禪有什麼了不起的?很簡單,東方禪培養了一個信徒,他就是喬布斯。這是給功利主義者的一個最有力的反駁。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茶之基本》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作者 周重林

浦睿文化·嶽麓書社出版 | 2021.2

定價:68元

茶,從喝到品,始於陸羽《茶經》。

《茶經》是關於歷代製茶、飲茶、茶道演變的百科全書,後世茶書的開源之作;共十篇,全面記述了唐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與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方法等。

知名茶文化作家周重林,精研茶學15年,功底深厚,詳細參考古今中外版本40餘種,勘校精良,帶來原汁原味而又通俗易懂的《茶經》讀本。除對原文的精心譯註之外,還有對每個章節主題的深入延伸探討,從茶的古今演變到茶人的基本修養,從歷代茶事到茶席茶禮,溯本求源,見解獨到,全方位揭秘《茶經》的思想密碼。搭配古代茶具、茶畫圖,幫助讀者更為直觀瞭解古代茶具的特點和構造,感受茶雅傳統,汲取古人飲茶智慧。

以《茶經》為原點,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杭杭de星吧客

星光熠熠,好看好玩。我等你來,不見不散!

TAG: 茶文化茶經陸羽傳播周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