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我們景德鎮瓷器分工細的咧。」女人坐在門口的矮凳上,頭也不曾抬過,繼續手上修坯的活兒。一把薄刀片,一支細勾線筆,她來回換著:先用刀片削去表面粗糙的部分,再用蘸溼的勾線筆輕掃乾淨。手邊的坯板上,擱著七八隻修好的茶壺瓷胎,這是女人一上午勞作的成果。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最新一期雜誌「食器」特輯中,我們探訪了江西景德鎮的瓷廠。在上千度的爐火中,原本粉白的瓷坯煉化成器,生出類玉的光澤。

景德鎮陶瓷成形的 72 道工序裡,不少已簡化或機器化,但修坯還得人工一件一件來。工廠裡間,一位中年男人也在重複同樣的動作,他專攻大件,一種半人高的冬瓜瓶。他的後背微微弓著,十個手指頭上都纏著橡膠套,正與瓶身腹部多餘的泥較勁。腳下的車盤高速運轉著,他略微側身,讓手上的利胚刀與旋轉的瓷胎保持一定傾斜,短兵相接之際,有乾燥的粉末向四周飛濺。頭頂的風扇吱吱吹著,地上已經積了厚厚一層土屑,快要漫過他大半的腳面。

男人從十多年前開始做這份工,現在一天能修上四五十個大件的圓口瓶。照景德鎮按件計費的行規,修一個十元,一月的收入,足夠在這個小鎮上滋潤過活。事實上,只要不過於性懶,景德鎮的制瓷藝人不愁沒活幹,手藝好的還會被各家爭搶,奉為座上賓。但年輕人還是少見。偌大的瓷廠裡,只見過一個年輕人,是畫室裡的一個畫工。瓷坯修好晾乾後,送到畫室,畫工會根據需求在瓶身上作畫。進去時,他正戴著耳機在聽某部網路小說,手邊的白色塑膠盒裡,盛著各種不同粗細、軟硬度的畫筆。他拾起其中一支細筆觸的,蘸過黑色顏料,在紙上抹去多餘部分,在一隻上好釉的冬瓜瓶上輕輕一點,瓶身上兩隻互相凝望的丹頂鶴便各自多出了隻眼睛。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修坯男人刷去瓷坯表面多餘的釉粉。

在這棟簡陋的五層樓房裡,類似的畫室還有數十間,每間都貓著兩三個人,靜默地作畫。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做蘇繡的,畫國畫的,在這裡買瓷胎,自己彩繪作畫,燒製完成後,再透過自己的渠道售賣。這天不是開窯日,大半個工廠幾乎沒有聲音,午後的強光下,塵土的形狀依稀可辨。一個年老的裝窯工抽完一支菸,慢慢踱步到背陰處的陳列架上,取過一隻梅瓶瓷胎,在浸溼的海綿上輕輕蹭過底部,隨後放在用耐火泥料焙燒製成的匣缽(在窯裡煅燒過程中,用來保護瓷器不受煙火損壞)裡。他在陳列架和窯車間來回往返,偶爾退後一兩步,檢視匣缽與匣缽間的空隙,窯車上的硼板眼見著滿了起來。

陳列架卻並未見空,上面依舊堆疊得滿滿當當,大件的梅瓶冬瓜瓶,小件的杯盤碗盞,有些是白淨的素胎,有些已經上過釉,呈現出一種好看的藕粉色。不同器型、尺寸和顏色,看不出擺放的邏輯,隨便、凌亂卻十足豐裕。入夜前,將會有更多「幸運兒」被裝進匣缽,送到那隻饅頭狀的梭式窯洞裡,經過一夜烈火淬鍊,在明日一早迎來新生。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等待入窯的茶壺坯披上一層粉釉。

瓷胎不盡然來自廠裡,也有外面的學生或者獨立手工藝人做好送來燒製的。在景德鎮,瓷廠按硼板面積收費,有時件數多了或者少了,幾個人拼一塊也是常有的事。燒好的瓷,放在院裡的一間小屋,晌午過後,一個帶著粵語口音的女人走了進來,幾天前,她送過來一把茶壺和幾盅杯盞燒製。那是把略顯憨態的壺,壺身狀似梨,鼓腹,圓潤,白色釉面下,飾有柿子和蔬果。她用手輕敲了下壺的外壁,聽了聽聲音,又在太陽光下細細端詳了會兒,似乎有些不太滿意,壺把連線處有條細微的裂紋。她指給老闆娘看,老闆娘也只是訕訕地附和,喝茶好的咧,轉頭又和人繼續拉起了家常。

大火神秘而不可預知。景德鎮的窯火燒了上千年,瑕疵與殘次也跟隨了上千年。瓷是火和土的造物,過程中對於溫度、溼度和配比的把握,錯綜複雜而又充滿玄機,破損的可能,在修胚、晾曬、燒製等每一個工序裡都常見。瓷坯晾乾時,要避開熱源,同時避免受潮,窯內的溫度通常高達 1200 ~ 1400 攝氏度,胎壁任何地方若留有溼氣,燒製時就會導致整隻碎裂。工廠院裡的牆角,樓上閒置的走廊角落,散落著一地地碎瓷片,彷彿某個犯罪現場。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開窯日,爐門中的火焰將通體白色的廠房映照出暖橙色。

一個下午,不時有人來取自己燒好的瓷。一個年輕男人把一批異形青花架在椅子上,一隻只拍攝小影片,一位中年男人稱自己是陶瓷專業的博士,拉走了一後背箱的釉裡紅。負責裝箱的工人也不停忙碌著,他正把一隻只青花蒜頭瓶裝進一個硬殼箱裡,裡面用綢緞似的黃色布料包裹著。問這批瓷器發往哪,他搖頭,我只管裝。

在景德鎮這個瓷業體系最為完備的城市,從設計、生產、運輸到銷售,所有工序流程都高度細分。比如修坯,有人專修茶壺、酒杯等小件,也有人專修半人或一人高的大件梅瓶。上彩同理,一夥人專畫山水,另外一夥人就專畫鳥獸,往往瓶身上的一幅畫,經由幾人共同完成:一人單純描線,第二個人接著繪輪廓,最後那人暈色。裝窯也是分工協作,一人負責把瓷器裝入匣缽,另一人再把匣缽裝入窯裡。相伴瓷業而生的輔助行當也延續了這種細分。在景德鎮老廠的數條巷子裡,交錯地分佈著近百家陶瓷作坊和商鋪,各個店面分類清晰:配製瓷泥的,專門上釉的,負責彩繪的……往往灌漿成型的瓷坯作坊後,就是用石膏做模具的店,修胚作坊的隔壁,就有打修坯刀具的鐵匠鋪,上釉上彩的作坊,走幾步就是毛筆店和顏料店。燒窯的是這片區域的「紅人」,最後所有瓷胎都會送到這裡,其中一位窯廠老闆原先在外地做生意,生意垮了又回來拾起了老手藝。他說,有手藝就永遠有退路。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窗前作畫的女人。

這是一座人和瓷器共生的小鎮,離了高嶺山的高嶺土,景德鎮瓷器的神話就不復存在,離了瓷器,這座小鎮的人也將無所去處。根本無法脫離景德鎮來談瓷器,他們用修窯時廢棄的磚砌牆,用廢舊匣缽來養花種菜……但景德鎮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在陶瓷千年流變的歷史裡,它是後起之秀,真正興起是在元代,因為高嶺土的發現。在此之前,景德鎮的瓷器使用的是單一的瓷石,強度不足,在燒製過程中容易出現變形和坍塌。高嶺土產自景德鎮市區東北方的鵝湖鎮高嶺山,是一種白色而柔軟的黏土,它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瓷器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瓷石和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自此確立,並一直沿用至今。它們就是瓷器的本體:瓷石是肌肉,賦予瓷器硬度和透明的質地,高嶺土是骨骼,賦予其可塑性,二者在高溫下結合,生成光潔細膩的瓷。

國人熟知的「國瓷」青花瓷也在這一時期開始燒製。這是一種以波斯的鈷料作為著色劑,先在坯胎上用鈷料繪畫,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繪瓷器。青花自誕生以來就是霸主,在收藏市場上一直水漲船高,如今景德鎮街邊店鋪和大小市集裡,青花瓷也是最常見的主角,路邊的路燈柱,不少也用青花做成。青花創燒五百年後,粉彩開始出現,到明清時期,景德鎮正式確立了「世界瓷都」的地位,並在清初的盛世中達到頂點。那時流行「官搭民窯」的制度,景德鎮分成官窯以及民窯兩個系統,其中御窯廠專供皇家,民國時期,官窯成為歷史,連年戰亂,景德鎮瓷業逐漸凋敝。20 世紀 90 年代,建國後成立的幾大國有瓷廠也開始陸續停產和改制,我們所在的這個陶川瓷廠,老闆便是因瓷廠改制下崗,才起了獨立門戶的念頭。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20 世紀末的陶川瓷廠二樓開闢出一角作為畫家作畫所用。如今,此地已清退瓷廠改為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園。

陶川瓷廠在城區陶玉南路的一條巷子裡,巷子口是家當地米粉店,賣各種拌粉。類似的工廠作坊,在景德鎮上有近萬家。追問起瓷廠更細節的由來,老闆擺擺手,留下一句「我們這代人經歷得多了」,便又自顧忙起了生意。瓷廠裡的人,大多寡言,不知是日夜跟這泥土打交道,心沉得很,還是這週而復始的重複,從外界湧入的一波波人,讓他們厭倦了講述。

門口修胚的女人,倒是見過景德鎮手工生產的光景,全部手工拉胚,柴窯燒製。那窯裡的火不是一下起來的,節奏由有經驗的燒窯工掌握,在幾天之內逐漸加快,直至窯內除了烈火,再無其他。燒製結束後,窯爐的冷卻也要用一個星期到十天,才可以開窯取瓷。「四時雷電鎮」的光景不再,如今的景德鎮不再煙火瀰漫,用來燒窯的木柴一度被煤炭取代,龍窯等古法柴窯也基本上改為了天然氣和電窯,十幾天的日夜燒製濃縮到了一個整夜。她的話語裡,聽不出任何情緒。大多時候,景德鎮人對傳統的態度,是靜默地目送。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粉白色釉粉下隱現的梅花瓣。

今日的景德鎮,如同運轉的拉坯機一樣,處於高速變革中。2000 年以後,景德鎮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昌江上架起了瓷都大橋,貫穿城區的六條主幹道都經過修繕拓寬,新廠街道附近的幾大國營瓷廠,一半變成了類似北京 798 的創意園區,一半正在重建。昌江邊的御窯廠在歷經江西瓷業公司、景德鎮市政府辦公地的變遷後,御窯博物館於去年落成。仿窯爐而建的紅磚拱形建築裡,元代的青花、明代的釉裡紅、永樂的甜白瓷、康熙時期的素三彩和五彩,各種瓷器泠泠作響。世事大多沉重而速朽,瓷器輕盈卻永恆。

2004 年,是景德鎮建鎮一千年。景德之名,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以自己年號所賜,近四百年後,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同樣為景德鎮做出了獨一份的貢獻 —— 甜白瓷。這是明永樂窯創燒的一種白瓷,釉色潔白,胎體極薄,薄胎器面上刻有暗花紋理,光照見影,後世清代有意仿之,卻出不來那種玉脂感,達不到甜白效果,至今仍屬永樂獨有。「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歷史上這位皇帝靠篡位建立政權,一面殘殺異己,一面篤奉佛教,素雅白瓷因而備受推崇,甜白瓷也由此誕生。1424 年,明成祖因病去世,享壽六十四歲,在位二十二年。永樂本是虛妄的年號,如今帝王也早被世人忘了去,他鐘愛的甜白瓷卻依舊「潔素瑩然」,穿梭在不同時空。博爾赫斯一早說過了,物件的壽命比人長。

人與瓷器共生的景德鎮,能延續“永樂”嗎?

TAG: 景德鎮瓷廠瓷器燒製匣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