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寧古塔外圍

現在很多清朝影視劇,經常會看到一些情景:大臣犯法,或惹怒皇帝,皇帝下旨將罪臣及家眷發配流放,給披甲人為奴。而這個流放的地點,就是

“死亡之地”寧古塔。

罪臣們一旦聽說將被流放到這裡,無不魂飛魄散,頭皮發麻,光“寧古塔”這三個字,都足以令很多人膽寒。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寧古塔這個鬼地方。

到了披甲人手裡,生不如死。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什麼是 披甲人:

“披甲人”一詞為清代特有,即披掛鎧甲之意,指滿洲八旗兵卒。披甲人多指受降後計程車兵。平時耕田打獵,有戰爭時披甲上陣。就是一種幫助清王朝鎮守邊疆計程車兵,所以,披甲人世代居住邊疆。清王朝會經常將一些犯人或其家屬發配給這些人做奴隸,其目的是穩定軍心。

他們大多是漢人、朝鮮人,蒙古人等民族不一。地位低於一般軍人,高於奴隸。

清朝有一種制度叫做“八旗制度”這種制度有一個核心就是用旗來統治軍隊,用旗來統治百姓。在清朝女真人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叫做“旗丁”。

旗丁也有等級之分:

“阿哈”

——指的是奴隸,流放的犯人

披甲人

——投降後計程車兵,隨時披上鎧甲作戰的部隊,他們永遠衝鋒在最前面。

——女真人部隊,八旗兵種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寧古塔:

寧古塔有新舊兩城,相距25千米。舊城位於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為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舊古城村。

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在此駐紮軍隊。

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城地。其地原為渤海國故壤、上京龍泉府故址,距今縣城35千米(今寧安東京城)。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闊,哈爾濱以南、以東皆歸其統治。作為國防重鎮的寧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邊部隊輸送物資的重要根據地。

當時俄國哥薩克侵擾黑龍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討。

這裡也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東北各族向朝廷進貢禮品的轉收點,因此寧古塔與盛京齊名。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寧古塔--有多可怕? 為何犯人寧願去死也不去呢?

因為寧古塔遠離中原,在遼東極北,去京城大概有七、八千里。在當時處於氣候惡劣的地區,天寒地凍常年冰封,還有野獸出沒。

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有人曾說:“

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這麼遠的路程,如果輕裝出行,腳力好的人徒步前行,也得4個月的時間,更何況重枷在身的人,至少得花上半年。如果是舉家徙行,攜妻帶子,其困難程度更是無比艱辛。

正是由於路程遙遠,很多人在半道上就病死餓死了,有的人被野獸吃掉,還有的人被餓極了的其他人分而食之,無數人在這漫漫長路上成為了孤魂野鬼。

即便是僥倖活著到達了寧古塔,等待他們的仍然是

“魔鬼地獄”。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男犯

流人達到寧古塔後,等待他們的,除了惡劣的環境外,還有繁重的苦差和奴役生活。這些人都會被安插在各旗之中,要麼在官府裡做苦役,要麼給披甲人為奴。

當差的流人,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面黃肌瘦,一年到頭都在勞作。要麼種田,要麼打闈、燒碳,沒有半刻空閒日子。每到種田之日,五更而起,黃昏而散。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而為奴的流人,則更為悽慘。既沒有人生自由,也沒有半點尊嚴,主人可以任意剝奪他們的生命而不受懲罰。即便是犯人的後代,也沒法擺脫為奴的厄運,

世代都將是披甲人的奴隸。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女犯

當時清朝朝廷的大案以它作為句點,因此

“寧古塔”

三個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間與這裡產生終身性的聯結,而到了這裡,財產、功名、榮譽、學識,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會墮入漆黑的深淵,幾乎不大可能再走得出來。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寧古塔城鎮一角

他們當中有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聖嘆家屬;著名詩人吳兆騫;思想家呂留良家屬等等。還有明代末年清朝初年的一個大文學家金大師,還有在清朝統治者眼中絕對不能容忍的極端反清復明思想的呂氏一家等等。

寧古塔的另一面:

來到這裡的有名人士,文人,其實很受當地的官員尊重。對待他們要比其他奴隸好一些。到寧古塔各旗後,都分給住房、耕牛和土地。寧古塔的官吏及當地百姓十分敬重這些讀書人。除了勞動外,有時文人們還可經常相聚。後來,巴海將軍專門聘吳兆騫為家庭教師,教授他兩個兒子額生、尹生讀書。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由於他們的到來,傳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兩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溝通。流民的湧入改變了當地以漁獵為主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們種植稷、麥、粟、菸葉,採集人參和蜂蜜,使農業耕作得到發展。

寧古塔的由來:

寧古塔最早見於文獻是《清太祖實錄》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明代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張縉彥1661年被流放寧古塔,在《寧古塔山水記》的《寧古臺》一文中說:“寧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則曰臺,塔與臺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臺,故名。

”此山至今還在海浪河南岸

,寧古塔舊城以東二里,

仍名寧古臺

,5年後張縉彥到了寧古塔新城,於1670年死於新城牡丹江邊。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滿語數之六為寧古,個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也是“六個”

但也有相傳是

清太祖努爾哈赤

曾祖父福滿所生的六個兒子曾居此地,故稱其地為寧古塔貝勒,簡稱寧古塔。

其實六祖城的遺址今天仍然存在,位於遼寧新賓永陵鎮境內,在蘇子河谷地周圍,

大爺德世庫

建了覺爾察城(河南村),

二爺劉闡

建了阿哈夥洛城(阿夥洛村),

三爺索長阿

建了和洛噶善城(羅家堡村),

四爺覺昌安

建了赫圖阿拉城(老城村),

五爺包郎阿

建了尼瑪蘭城(頭道堡村西北),

六爺寶實

建了章甲城(網戶村南)。彼此相距遠者不過二十里,近者不過五里,明代女真有寧古塔部,也源自這裡。

清太祖的祖父是四爺覺昌安

,故以此支脈為宗室,扎黃帶子,其餘五支為覺羅,扎紅帶子

寧古塔外圍的披甲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皇帝要把他們的妻子發配流放

時存300年多年的國防重鎮,遺留下許多歷史文物

,其中古城城東4公里的覺羅古城最為著名,傳為清始祖發跡之處,城外有古墳多處,包括薩布素將軍墓;城內廟祠有二三十座,可惜大部已損壞;還有天聰年間修建的大石橋和橋下的潑雪泉等。

TAG: 寧古塔披甲清朝流放清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