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在古代,能出身“耕讀之家”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所以古人很早就重視讀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讀書意義的高度概括。朱熹認為的,讀書是“證諸先覺,考諸古訓,尊所聞,行所知”的歷程”,“日以義理浸灌其心”,可以達到使“心術歸於正”人生目標。古代的很多著作中,有關閱讀方法的討論由來已久,其中關於如何能在閱讀中做到最大限度地貼近文字, 從文字中挖掘出儘可能多的內在含義, 今天仍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古人的讀書方法及演變

古人讀書,在孔子修訂“六經”以前,《尚書》等歷史類的書已經開始有了,但是,藏在秘府,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閱讀。有學者認為,大眾讀書,應該自孔子設立私學開始,這時候,書才慢慢普及,才有更多的人可以讀書,並逐漸重視自讀感悟,總結讀書的方法與心得。

孔子對於讀書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不能理解書中內容的意義;一味空想而不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終究是一無所得。孔子的“默而識之”。“默”,是沉思默想;“識”,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這樣才能記憶深刻,才能不至於得到一些膚淺、表面的知識。

三國時期,諸葛亮深通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關於讀書,他認為要“獨觀其大略”,意思是讀一本書時,泛讀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實質就可以了。與諸葛亮異曲同工的還有晉朝的陶淵明,提出了“會意”讀書法。他在《無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其中“會意”的意思是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明代狀元楊慎說:“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是不為兩漢以來經書中的繁瑣考證所左右,而是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見解。”所謂的“獨立見解”,就是應該有目的、有辨別、有分析地讀書。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唐代文學家韓愈勤於讀書,注重方法。他在《進學解》中有兩句話概括了自己的讀書法;“記事者為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他認為讀書做到“鉤玄”“提要”之後,要點明,方便直探本源;提取的精粹內容,還可以反覆涵詠、不斷溫習,文章的妙義要道才能化為已有。

到了宋代,重視讀書學習的文化得到加強。宋代大學問家蘇東坡,把讀書比喻為“八面受敵”,有“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其中“一意求之”的最大特點是“求一”,即閱讀經典著作,每讀一遍,只圍繞一箇中心,側重一項內容,抓住一條線索,解決一個問題。這樣的讀書做學問,好像打仗一樣,把敵人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閱讀中凡與“求一”“主攻”物件無關的,一概不加涉及。比如他讀《漢書》,第一遍學習書中的“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書中的“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書中的“人物和官制”,每讀一遍,收穫各有不同。而且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就熟識了。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蘇東坡

南宋人陳善在《捫蝨新話》中曾對讀書法有個精闢總結:“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要“用得透脫”,就是把所讀之書消化透徹,能夠認清當下時勢,結合形成自己的辯解,這樣讀書才能達到經世致用的效果。

“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出自朱熹的《讀書之法》。其中的“熟讀精思”,要求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深刻領會所讀之書的見解。他認為,“今人讀書,務廣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無從容之樂,平易者氾濫而無精約之功”。他強調“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出自《朱子語類》,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彙編)。這樣才能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直至融會貫通。與朱熹齊名的哲學家陸九淵認為,讀書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及難。

我國傳統的讀書方法,發展到此時,心得體會大多散存於歷代文人的各類著述當中,後來,宋人張洪從朱熹文集及當時流傳的朱子語錄中將有關讀書的言論整理成集,即《朱子讀書法》,成為目前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專門論述閱讀方法的著作,共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六條均反映了讀書學習的基本規律和要求,字字句句樸實無華,平易貼切,具有深刻的借鑑價值。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宋以後的有關讀書法的著作,大多是對宋代已經成型的“精讀”與“泛讀”方法的傳承。與《朱子讀書法》一樣,一方面是作者(或言者)對前人思想的提煉,一方面是自己治學心得的總結。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近現代人們的讀書,相對古代內容深湛、需要仔細揣摩的“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報刊雜誌等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強,資訊量大。它們的大量湧現,必然導致人們閱讀方法的變化。近代以來出現的不少專門論及讀書法的著作有:陳莘《讀書法》提出了精讀、粗讀、熟讀,徐應昶和趙源景的《讀書法》提出了精讀、略讀、做讀書筆記,等等。著名文學家胡適先生根據他個人的讀書經驗,總結有兩個條件,一是精,二是博。關於精,是指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關於博,就是什麼書都要讀。讀書越多,則所能讀的書越多;讀書越多,越能讀書。意思是說,有許多書,我們讀起來是不懂的,一定要讀了許多別種書,才能讀得懂這本書。所以不讀書便不能讀書,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所謂“讀一書而已,則不足以知一書”。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胡適

古人讀書的三個階段

古人把讀書按照人年齡的增長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在5歲到15歲時。這個階段叫誦讀,就是把書本的內容背下來,背下來就過關,不需要理解。比如乾隆皇帝、雍正皇帝,這些當年的皇子,在12歲的時候四書五經能倒背如流。

第二個階段

在15歲到25歲時。這個時期讀書非常重要,古人叫學貫,即學會貫通。讀書時要知道自己所學的內容中有價值的東西怎麼去相連,怎麼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應用。這個時期,相當於今天的高中到碩士畢業。

第三個階段

在25歲到35歲時,古人要求讀書要“涉獵”,一定要讀所學專業之外的書,什麼書都要讀。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古人讀書時間的把握

後漢三國時期的魏國,出了一個儒宗董遇,他提出了一個讀書觀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如果讀一百遍,估計再笨的人,也能悟出個七七八八的道理。當有人提出誰有那麼多時間讀書時,董遇說,

讀書有“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這些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讀書。事實上,不讀書,理由可以很多;想讀書,怎麼都會有時間。

另外,大文豪歐陽修提出了“三上”讀書法。

“三上”即馬背上、枕頭上、廁所座上

。出行騎在馬背上,閒著也是閒著,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讀書;上床睡覺前,睡不著時,可以躺著讀會書;上廁所坐在馬桶上,可以利用這點時間讀會書。這些細碎的時間的用於讀書,日積月累當然可以增長點見識。歐陽修曾利用“三上”讀書法,每天熟讀三百字,竟將《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用三年半的時間熟讀完畢,七年時間背得滾瓜爛熟。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歐陽修

書是記載人類經驗的載體,閱讀是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積、傳遞、增長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古代,大凡興衰成敗和朝代更迭之際,總會有許多士子熱切求索先人的“間接經驗”於書籍,形成某種“讀書熱”。讀書人也是中華文明崇尚讀書的一個個代表,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色。今天暑期已至,何不靜心於安靜的角落,沉浸於墨香的文字裡,致心一處,體驗“至樂莫如讀書”的自我昇華感受。

現代人難讀懂的古文,古人是怎麼讀下去的

編輯:溫英傑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財經雜誌(ID:dfcj-bj)

TAG: 讀書熟讀古人書中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