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沒有皇帝沒有官,農民越看越心寬”。在閩北光澤縣鄉村,數百年來流行著一種傳統地方小戲——三角戲,平時在鄉村農家院中、廟會等地經常可以看到三角戲的表演,因其貼近生活、內容樸實、詼諧有趣,一直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

流行於光澤縣的三角戲,是清初從江西採茶戲、贛劇及皖南的黃梅戲演化而來的一種地方小戲,距今約有300年的歷史。經過一代又一代藝人的推陳出新、傳承發展,光澤三角戲已經演繹成為一種閩北地域特色的鄉土戲曲,並延伸到鄰近的邵武市。因一場戲通常只有生、旦、醜或小生、花旦、青衣、花臉等三四個角色,再加上出臺戲路走向呈三角形,所以叫三角戲。又因常是兩個角色互相對話對唱,所以又稱對子戲。角色大都是小人物,兄弟姐妹、夫妻、妯娌和小商販等,反映的大都是農家的瑣事,場地也可在某家的中堂和庭院,所以又叫家庭戲。三角戲對話用江西方言,唱詞用普通話和光澤本地方言,樸實親切、活潑自由;音樂唱腔以採茶調和民間小調、山歌曲調為主,有通用曲牌和單用曲牌,曲調優美動聽,鄉土氣息濃郁;節奏上有緊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三角戲的曲調、唱詞、內容、劇目等還衍生出光澤當地的亦戲亦舞的茶燈戲、馬燈戲等,所以這些燈戲又稱燈舞,作為民間一種燈舞戲種廣為流行。

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三角戲在清代非常盛行,但因被達官貴人認為“低階”而一度遭禁演,所以形成了只在農村發展的環境空間。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光澤著名的三角戲班有“細紅班”“連順班”“學雲班”“麒麟班”“七星班”等,代表藝人有羅雪官、傅山東、羅運芳等,其弟子遍佈光澤、邵武和江西一帶。由於節目內容反映農民心聲,且語言詼諧有趣,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有句民謠就生動描繪了鄉村裡看三角戲的情景:“男人看到三角班,鋤頭耙子丟到邊;女人看到三角班,房門窗戶忘了關。”

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如今,三角戲仍在鄉間廣為流傳,農村逢年過節、廟會、趕圩都可看到三角戲班演出。農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許多人都會哼唱三角戲臺詞。光澤縣許多村子都有三角戲藝人,特別是崇仁鄉,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援下,著力挖掘三角戲這一傳統地方戲種,該鄉儒堂村、漢溪村、池湖村等一直都有三角戲班。儒堂村三路坑自然村2007年專門成立了三角戲劇團,有演職人員12人,由吳木發、黃慶長、黃榮坤、黃木財等老藝人帶班傳授。吳木發15歲開始學三角戲,並與羅運芳等著名老藝人長期配戲,同臺演出,他們先後傳授弟子100多人。雖然今天他們都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但臺上一招一式都見功底。他們的子女後代也都傳承了他們的技藝。吳龍興是吳木發的兒子,17歲跟隨父親學戲。現在上臺演出的基本都是年輕一代,他們平時務農,閒時或節日到處演出,目前常演劇目有30多個,如《青龍山》《鳳凰山》《姐妹觀燈》等,其中,《姐妹觀燈》劇目曾參加南平市農村文藝調演獲得民俗類表演一等獎。他們每到一處演出,當地的村民總會慕名前來看戲,場場爆滿,有時一齣戲演完已是深夜,可臺下的觀眾卻意猶未盡,久久不願離去。

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三角戲傳承進校園

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1954年8月,由光澤、邵武兩地藝人組成的三角戲代表隊,參加福建省第二屆地方戲曲觀摩演出,三角戲名稱被正式列入福建省地方劇種名錄。如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角戲古為今用,加入了新元素,被編寫成有關宣傳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廉政文化等主題的劇目,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好戲,寓教於樂,引發觀眾共鳴,為弘揚歷史文化、傳播正能量,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為保護傳承三角戲這一福建地方戲劇中的奇葩,近年來,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採取有力措施,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整合三角戲藝人隊伍,組織挖掘傳統劇目,培訓三角戲表演新秀。2010年5月,光澤三角戲被光澤縣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0年7月,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7月,第十五代三角戲傳承人吳龍興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角戲代表性傳承人。光澤縣2013年成立蘇玲三角戲劇團,2015年成立光榮三角戲劇團。2013年開始,光澤縣文化館每年舉行送戲下鄉活動,組織三角戲藝人在各鄉鎮、村巡迴演出。2017年,光澤縣爭取到省文聯相關資金,在三路坑自然村建立三角戲傳承基地,並從2017年開始,開展“三角戲進校園”活動,派出三角戲藝人在當地小學培育三角戲新苗,力爭讓這傳統地方小戲後繼有人。

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廊橋演戲接地氣

光澤三角戲 根植鄉土煥光彩

演員在後臺彩排

作者:王建成

TAG: 三角光澤縣藝人傳承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