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界】談談中國畫之“題跋”與“落款”

【書畫界】談談中國畫之“題跋”與“落款”

【書畫界】談談中國畫之“題跋”與“落款”

談談中國畫之“題跋”與“落款”

當代國畫題跋

與落款之現狀

現狀一、題跋與落款書法功力薄弱。許多有識之士一再呼籲重視書法基本功,就是未能得到響應,故國畫落款與題跋最為國畫界所垢病。從近代以來,國畫的題款書法整體水平已不能同古代文人畫相比。問題主要出在現代人書寫工具的變革,不像古代文人整日日與毛筆為伍,書法易精,要想書法精妙,必須另加磨礪。這必然分散習畫時間與精力,往往畫家不願為或無暇為,因此現當代國畫家書畫兼善者少之有少。當今由於創新思潮澎湃,傳統受到否定,款書不遵法度的作品比比皆是。題跋在傳統國畫中之所以有價值,全在於書法與詩文的精妙。迄今為止,現代書法的成果尚不足以與傳統書法分庭抗禮,企圖在國畫題跋中完成書法革命,恐怕更加困難。這樣的結果,會導致題跋與落款的粗製濫造而降低國畫的藝術檔次。

現狀二、題跋與落款過於隨意。中國畫的早期只在不顯眼處落上作者姓名,自文人畫興起之後,文人畫家憑藉他們的詩文書法專長,在畫面醒目處記寫標題與闡明畫裡畫外之意的詩文,遂形成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一門題跋藝術,題跋有時甚至比繪畫本身更直接地體現中國文化精神。當今題跋太濫,太隨意,在不該題的位置亂題,滿紙龍飛鳳舞,喧賓奪主又不知文字所云。這種問題在寫意花鳥與寫意人物畫中最為突出,近年來受西方現代藝術拼貼手法影響,流行一種樣式,把題跋當成畫面構成的零件,東幾行西一簇地補綴在畫中,有時甚至連成背景。細讀其文字,多數與畫面內容並無關係,只是為了畫面構成新鮮複雜有層次,而抄摹些古書古畫的文字乃至字型(包括古版書籍的印刷字)而已。從嚴格意義上說,這已不是題跋。因為題跋的任務只在於記敘與創作者、創作思想、創作主題以及創作過程等等相關的內容,舍此便是畫蛇添足,甚至成為視覺垃圾。

現狀三、題跋與落款文句不通。當代畫家絕大多數古文欠佳,不會古詩詞。因此在題跋時,自撰稍長一點的文句或詩句,便錯誤百出。自作詩問題多,不只是詩意俗,措詞多有毛病,平仄格律更是錯誤嚴重而且普遍。現代人寫格律詩無疑比較困難,因為從小學到大學都沒有專門課程教寫格律詩。當代畫家想在畫中自己題詩,大多靠自學,易誤以為凡五七言整齊押韻句子即是律絕詩,或者雖知律絕詩有平仄格律又嫌煩難,不學或不遵守。殊不知遵守格律猶如作畫遵守繪畫法則一樣重要,否則就是胡來,或類打油,徒招笑話。

提高題跋

與落款藝術水平之途徑

首先,要加強書法基本功的訓練,書畫同源,別忽略了書法的臨習。

其次,多看歷代優秀的書畫大家題跋。在書畫史上,元明清文人題跋者較多,但明清文人的題跋一般均是當時的收藏家對所藏書畫藏品的鑑賞跋或收藏跋。因此,在書畫鑑賞中,跋語也被作為書畫鑑定的重要標尺。在近現代國畫家中,題跋藝術最高超者,只有齊白石、黃賓虹、吳昌碩、潘天壽與陸儼少等少數幾位。他們又都精通書法,不觀其畫,讀其題跋也已是藝術享受。其他畫家難以望其項背,這既有藝術才能問題,也有學問修養問題。當今70歲以上的傳統型畫家,只要接受過舊學薰陶的,題跋無論書法還是文字,都尚可觀。70以下者,受時代限制,西學多於國學,多數把題跋視為不過一道習慣程式而已,未作深究。加上現代人又不太看題跋,畫家也姑息自己對題跋的用功不足。

最後,必須加強文學詩詞的修養,多看古詩詞。畫上題詩不是可有可無,它可以為畫面透過文學手段延伸畫外內涵。如果當代畫家也能自己在畫上寫詩,而不是抄寫古人的舊篇,懂得用詩反映現代事物、現實生活與個人思想情感,那就能使文人畫這一國粹繼續發光,否則它將因為文化含量的枯竭,淪為大眾消遣的業餘藝術。其實古典詩詞在當今依然很受國人喜愛,青年學詩也大有人在,只要鼓勵與引導,中國畫題詩的傳統就不會斷絕。當然,鑑於教育西化嚴重的現實,曾經繁榮數百年詩書畫結合的文人畫,也不可能復興為現代中國畫主流,只能成為小眾化的精英藝術繼續生存,那就已是傳統文化的萬幸了。

結語

總而言之,當代國畫家非常有必要認清自身的修養條件,要堅持題跋傳統,就狠下苦功補好古典文學的課程,不要放棄長題,只留名款。迴歸到文人畫以前的題款傳統,並沒有什麼不好。在此提醒美術評論家,在把所謂的“名家”、“大師”桂冠套上當代中青年國畫家之前,請仔細讀讀他們畫作的題款。

內容源自當代國畫

免責宣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成功美術館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TAG: 題跋書法國畫落款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