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為什麼是智慧的代表

文殊菩薩為什麼是智慧的代表

大足石刻文殊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此外,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這個語詞的音譯為“究摩羅浮多”,意譯又稱為“童真”。

文殊菩薩為什麼是智慧的代表

大足華嚴三聖之文殊菩薩

文殊是梵文普譯“文殊師利”(或作曼殊寶利)的略稱,意譯是妙德、妙吉祥等,在佛廟大殿裡,他專司“智慧”,與右邊司“理”的普賢菩薩立於毗盧佛像兩旁。他的塑像,多騎青獅,表示智慧威猛;手持如意鉤,表示智慧銳利。密宗文殊像,頂結五髻,表示大日如來(即釋迦佛的法身)之五智,又表童子天真之意。所以佛經中也稱他為文殊師利童子,亦有附會五臺頂像徵文殊五髻之說。五臺山定為文殊菩薩道場,為佛教傳入我國後建寺最早的佛教名山。

在佛教名山中,五臺山是印度佛經中唯一有記載的。據佛教經典《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佛(釋迦牟尼)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後,於此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頂,文殊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中國古時稱震那國,佛教徒認為五臺山的五臺猶如五頂,地理位置和形勢都與佛經中說的文殊菩薩住處極其相符,這是五臺山被視為佛教聖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據佛教《華嚴經》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這又與五臺山最大氣候特點清涼一致,因而佛教徒認為五臺山就是佛教華嚴宗大典中說的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故自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國傳教,在當時帝都洛陽建白馬寺後,瞭解到五臺山情況,便專程赴五臺山朝拜,此後又向漢明帝奏說,五臺山似印度靈鷲山(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文殊菩薩曾在此山講經佈道,請求漢明帝撥出專款,建造大孚靈鷲寺(即顯通寺)。從此五臺山便開始傳播佛教。

安嶽茗山寺3號文殊師利法身龕

文殊菩薩為什麼是智慧的代表

文殊師利法身龕

龕高6。4米,寬6。5米,深3米,像高5米,文殊頭戴鏤空花冠,面圓,袒胸著袈,右手平叩胸,左手託經書,慈祥端莊,靜穆儒雅,活脫脫一位風流倜儻、博聞強識的書生。最令人驚歎的是,文殊左手託經書外伸達1。5米,書和手的重量有千餘斤,歷經千餘年而不墜毀,全靠肘下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撐。這種力學原理的巧妙運用,正說明我國古代雕刻藝人對自然科學的掌握,他們是屬於智慧型藝人。雖然,這可能只是潛意識作出的安排。

文殊菩薩為什麼是智慧的代表

華嚴洞文殊菩薩

安嶽淨慧巖17號文殊問疾圖

文殊問疾圖出自於《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住在毗耶離城的維摩詰長者,曾於過去劫中承事供養無量諸佛,深聞法要,契入不二;為了方便攝化眾生,他上自軍政,下至酒肆,廣泛地參預了社會生活。後來他患疾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皆來問疾。維摩詰現身說法,要問疾者識身虛幻、危脆、垢穢,為苦為惱,眾病所集,不應心為形役,應常樂佛身。於是佛遣文殊師利前往問疾。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欣然從往。維摩詰空其室內一切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致問,維摩詰告以“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此龕內容表現和造像佈局卻與其他同類造像題材不同。右一刻佛界的維摩詰菩薩正襟側坐,額頭皺紋,眉目緊鎖,顯老者相,似在傾聽和思考問題。右二刻一侍者側首立於蓮臺上。右三刻菩薩側身像,文殊莊嚴穩重,俯身相視,拱手致禮,表現對維摩詰的崇敬。文殊身後刻一青獅立於蓮臺上,青獅後有一獅奴躬身俯首,雙手拱揖。該龕造像小巧玲瓏,十分雅緻。

維摩詰是一位居士。佛教對在家信徒尊稱為居士的由來,大概是出源於《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共有四個尊稱;《方便品》稱為長者,《文殊問疾品》稱為上人及大士,《菩薩品》等則稱為居士。因據羅什、智者、玄奘等大師的解釋,維摩詰是佛國的一生補處菩薩,示現在家相化度眾生,所以用居士一詞稱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為大菩薩的意味在內了。

“居士”一詞,也非佛教的專有,在中國的禮記中就已有了“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於佛教所創,梵語稱居士為“迦羅越”,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稱為居士。

然在長阿含經中,唯將四大階級的第三階級吠舍種稱為居士,並將輪王的主藏(財貨)大臣,稱為居士寶,那末居士者,相當於商人、經理或者是實業家了。

TAG: 文殊菩薩維摩居士文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