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儒道釋三教合一是一種複雜的歷史文化現象,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顯著特色。佛教源於印度,並延及東南亞許多國家,而儒教、道教則系國粹。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佛教自西漢末傳入我國,必然要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影響。之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峰起,百家爭鳴,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大解放的現象,到了秦末,形成了儒家和墨家並重,其他學派逐漸衰落的景象,道家奉行黃老清靜無為思想,自然與世無爭。到了漢朝,由於大儒董仲舒的極力倡導,形成了天下獨尊儒術的格局。到了東漢時期,由於思想的長期禁錮,戰爭的頻繁,儒家的禮受到分崩離析,這個時期奉行儒家思想的大臣多遭到冷落甚至誅殺,由此導致從政界到民間奉行黃老清靜無為的思想,道教也由此產生。這樣就形成了儒、釋、道三教並存於漢的局面。在這之後的歷朝歷代,儒道釋三教為了各自的發展,從不同角度排斥和吸融其他二教,共同促成了三教合一的文化現象。在整個歷史過程中,道教對三教合一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東漢時期創造了三教合一的基本條件。佛教一踏入中國這片傳統文化底蘊極深的土地,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一方面,傳教者為了立足於中國必須要迎合統治者意圖,尊重儒教,另一方面對於儒教傳教者來說,或多或少受到了儒文化的薰陶,自然要用儒家的觀點來分析、看待佛教的教義,這就逐步形成了儒釋現象。道教誕生後,最初主要是依賴和吸容儒家思想和儒教。第一部道書《太平經》採領先秦百家,承襲原始崇拜和信仰,宣講仙真仙境及人可以學道積德成為長生不死的仙人等思想。同時,明確肯定儒教的三綱五常六紀,以類似於儒教君親師的君父師為道教三寶,認為“此三行而不善”則天地人鬼神必共責之。晉時道教其集大成者葛洪在其重要著作《抱朴子》中卻獨闢篇章,專論儒學;葛洪的基本構想是道本儒末,兼通二者,如此便“內以治身,外以為國”,他認為仙道不悖於世理人情,“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可見,葛洪把忠孝仁義等儒家倫理和儒教理解為道教修行成仙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內容。

南北朝時期催化了三教合一的產生。南北朝時期,由於統治者的崇佛,使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就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佛教石窟造像也極為盛行,使佛教教義廣泛向民間傳播,寺廟吸納了大量的佛教徒。政府出臺了僧尼優惠政策,時僧侶眾多,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崇佛現象。這個時期,道教為了自身的發展,就極力效仿和吸取佛教,同時繼續吸納儒教,對三教合一的產生和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道教較明顯地吸取佛教是從東晉末開始的,南北朝時更為全面,從義理、儀規和具體修行等層面汲取和融會佛教。在義理上,東晉時道教僅限於吸取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南北朝時,除了因果報應說外,五道輪迴、地獄託生等思想也屢見於道經。便道教齋儀規範化、制度化。一道士對佛理佛規身體力行,其中最典型的是陶弘景,他佛道並修,自稱是“釋迦佛陀弟子”,敬重佛法。可見,佛教對道教影響之深。

儒家倫理和儒教信仰促進了早期道教的形成,在道教變革更新的過程中,被納入道教體系,滲入道教各個層面。冠謙之改革五斗米道時很注重吸取儒家禮法和儒教禮教,認為道教的“建功齋清”、“誦誡”、“建功香火”等齋酸儀式的目的是以禮祈求神靈,各種長生成仙道術及其修煉必須“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孝”本是儒家的倫理規範和儒教信條,道教經書《孝子報恩成道經》卻專論孝道,孝道成了道教的重要內容。儒家倫理和儒教信條也成了道教戒條。

隋唐五代時期促進了三教合一的發展。隋唐五代是儒道釋三教大斗爭大融合的時期。雖然統治者的好惡,這段時期儒道釋三教雖勢均力,但排列次序和社會地位不斷變化,三教之間尤其是儒、道與佛之間的論辯不斷、衝突屢起。儒家與儒教被排擠,統治者所信奉的佛教與道教也有幾次大的辯論和衝突。儘管如此,三教之間的融合也逐步滲透。儒教在隋朝從被動地位強調三教合一,至唐末,韓愈和李翱則更自覺地納入佛道入儒。佛教也積極吸取道教,並在各個新宗派中容入道教教義和道術。而道教則一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質,另一方面更深透地融合佛儒。

道教對佛教進一步模仿和吸容,力圖使道教義理化。在佛教義理的影響下,唐初道教形成了佛教味頗濃的道派即重玄派,其主要特徵是授佛教的玄、空等思想闡釋老莊哲學,從而論述首都之“道”。道教義理化還表現在道經的大量問世。隋唐五代時期,述及教義、儀式、修持方法及方術的各類道經超過萬卷,更為重要的是出現了我國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這是道教義理化的一個重要標誌。道教效彷彿教體系並吸取佛教的虛、空、玄思想,透過詮釋莊思想而確定道體理論,從而完成了道教義理化過程。

道教與儒教雖有摩擦,但相互吸容仍是主流。唐朝道士吳藥力圖消除世人對道教違反儒教倫理的看法。他說:“道之所存乎本,故至仁合天地之德,至義合天地之宜,至禮合天地之容,至智合天地之辯,皆自然所凜,非企羨可及”。他把仁義禮智看成是道的固有屬性,只是以道為本。杜光庭注重儒的忠孝仁信論,論道:“道德二篇......非謂絕仁義聖智,在乎抑澆詐聰明,將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見素抱樸,混合於太和,體道復元,自臻於忠孝”。五代道士譚峭更有機地融合儒道,他在其《化書》中說道:“曠然無為之謂道,道能自守之謂德,德生萬物之謂仁,仁救安危之謂義,義有去就之謂禮,禮有變通之謂智,智有誠實之謂信,通而用之之謂聖”。或許是由於生長於同一片土地,道儒常一併抗佛,其內部以相融相滲為主。隋唐五代三教合一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堅實的基礎。

宋代三教合一成為文化發展的主流。這一時期,官僚階層和學士在指導三教合一,如宋朝宰相李綱著之教論,大學士蘇東坡,文彥博封三教合一。宗教內部也倡導三教平等。儒學納佛容道而系統化、理論化,形成了新形態儒學即理學,儒教有了新的理論基礎,從形式到內容都更加完善,地位也更顯著和穩定。由五代至宋的普州崇龕(今安嶽龍西)人,道家學者陳傳對理學形成有重要貢獻,被尊為理學鼻祖。佛教由於地位陡落而力倡三教同流;道教繁衍出眾多道派,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此時,道教有兩個重要特徵:一是內丹論,二是三教合一。這兩個特徵密切相關,三教合一是內丹論的基礎,也是道教的有機部分。北宋著名道士張伯端將內丹論明確化,初步完成了外丹論向內丹論的轉變。他在有“經王”之稱的《悟真篇》中指出:“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他接受佛的禪論和儒家性命之說,揉三教為一體,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他的弟子白玉瞻承師說,認為“三教異門,源同一也”。宋元間產生的淨明道以忠君孝親為中心,實即儒化的道派。

南宋初,金統治區誕生了著名的三大道派: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各道派在義理及具體修持方法上各有偏重,但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突出了三教合一這一時代趨勢。尤其是勢力強大、影響久遠的全真道,其教主王重陽以三教一家為立教之宗。“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這是他始終堅持的原則,更為重要的是,王重陽性命雙修以性為先為重,從最根本意義上論述三教同源旨歸一。他宣講老子、孔子和釋迦皆為顯跡之神,他們於三方立三教,以不同方式救度眾生,因而,“三教者如鼎之足,身同歸一,無二元三。三教者不離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樹生枝也”。王重陽的七大弟子及他們創立的北七真派都繼承了教主的內丹論及三教圓融思想,其他承人和歷代弟子也警記師訓。

玄妙觀63號佛道合龕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玄妙觀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玄妙觀

唐代作品。龕高1米,寬1。1米,深1米,佛像高1米。內龕楣浮雕卷草紋,其間共刻有10小坐佛。龕內正壁右刻毗盧佛,左刻天尊,均結跏坐於仰蓮臺上,身後有雙重背光,佛背光上刻六孥具。佛袒右肩,著袈裟,旁邊刻一弟子一菩薩。天尊著道袍,旁刻一脅待、一女真。三壁上方刻天龍八部。龕口左右各刻一力士,龕下沿立面正中一地鬼頭頂香爐,左右兩邊刻金童、玉女、獅、供養人。此龕由於毀損嚴重,不易分析其造像特點,但佛著袈裟,確實在唐代造像中少見。

候家灣5號佛道合龕

唐代作品。龕高1。5米,寬2。2米,深0。4米,佛像高1米。龕內刻彌勒佛善跏趺坐於金剛座上,雙腳踏仰蓮臺,左手撫膝,右手已毀,佛頂上方刻華蓋,左右各刻一飛天,左右角各刻5小佛趺坐於祥雲上。佛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薩一女真一菩薩,或立於須彌臺上,或立於覆蓮臺上,或立於仰蓮臺上。這龕造像人物皆面相長圓,特別是彌勒佛高螺髻,體形失調。造像簡單,粗拙,線條生硬,面部表情呆板而無生氣。

圓覺洞23號佛道合龕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圓覺洞23號佛道合龕

龕內正壁中央刻元始天尊盤坐於仰蓮鋪帛方座上,項後有桃形雙重背光,左右上下三層刻侍者和真人。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位居“三清尊神”之首,最早叫元始天王,是天地萬物人類的始祖神,脫胎於盤古神話。該像頭戴束髮蓮花冠,身著對襟寬袖大袍,內衣結帶,右手撫小腿,左手結劍印。

右壁正中刻太上老君盤坐於鋪帛方座上,項後有桃形頭光,左右上下分三層刻侍者和真人,太上老君也是道教最高的神,但地位低於元始天尊。該像頭戴束髮蓮花冠,頦下有三綹鬍鬚,身著對襟寬袖大袍,右手執寶扇,左手撫扇,腹前有三角夾軾。

左壁正中刻釋迦佛趺坐於鋪帛方座上,雙手捧缽,項後有桃形頭光,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薩,其上刻護法像。

茗山寺1號佛道合龕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茗山寺1號佛道合龕

窟高5米,寬5米,深2米。窟內左刻毗盧佛,右刻東嶽大帝,前者為明代所刻,後者為清代所刻。毗盧佛面相圓,螺髻,頭戴鏤空寶冠,冠中刻一小坐佛,身著雙領下垂大衣,內衣結帶,結跏趺坐於鋪仰蓮座上,雙手結內縛印,項後頭光已模糊。東嶽大帝面圓,頭戴無旒帝冕,身著對領寬袖袍,紳帶垂地,倚坐於方座上,雙手拱揖,手被帛巾遮住,項後頭光已模糊。這兩尊造像雖為不同時代,但風格完全一致,可見後來的雕刻藝人是經過潛心研究了的,僅從造像看,沒有人會判斷出是兩個時代的雕刻品。

東嶽大帝是道教因襲民俗崇奉的泰山神。泰山古稱東嶽,自古受著人們的崇拜。其後,人們將其擬人化,給它取姓氏名諱,定婚配子女。漢代緯書稱:“東方泰山君神,姓圖名常龍。”民間認為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之最高主宰。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封泰山神為天平王;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禪禮畢,詔加號泰山天平王為仁聖天平王;五年,詔加上東嶽曰天平仁聖帝。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東嶽大帝

道教亦很早崇奉泰山神。南北朝時託名東方朔的《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曰:“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之冠,佩通陽太明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道教齋醮禮儀中,常以之為主管鬼魂的地祇大神被祈禱,道教賦予它的威權也愈來愈大。約出於明代的《東嶽大生寶懺》曰:“東嶽天平大生仁聖帝,應乎造化,生於混沌之初,立自陰陽,鎮彼幅員之域,與天齊久。……奉行天令,宰御陰司,……知人壽之短長,設七十五司,以掌權衡。有三十六嶽以懲兇惡,永綏邦社,大庇民區。”《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經》曰:“泰山元帥累朝節封東嶽大生天平仁元聖帝,其應青陽,位尊震位,獨居中界,統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嶽,懲奸罰惡,錄死注生,化形四嶽四天聖帝,撫育六合萬物群生。”由只管鬼魂的陰王變為“掌人間善惡之權”“注死錄生”的大神。《三教搜神大全·東嶽傳》為了尊東嶽大帝,更為之編造了一個離奇的故事,曰:“昔盤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子)曰胥勃氏,胥勃氏(子)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輪王。金輪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彌輪仙女也。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蟬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東嶽帝君也。金蟬氏即東華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長白山中,至伏羲氏封為太歲,為太華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歲為姓,諱崇。其太歲者,乃五代之前無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經此改造後,東嶽大帝便成為“掌天仙六(錄)籍”的古仙。由此反映出東嶽大帝在道教中地位之崇高。

舊時各地皆有東嶽廟,大都以道士奉祀香火。傳說三月二十八日為東嶽大帝生日,該日,各地皆於廟中舉行盛大慶典。

大般若洞三教合龕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大般若洞

大般若洞深、寬、高各約5米,刻像數十尊。從刻記中的“眾妙所作始於宋朝”的記載和洞門正中題刻的“大般若洞”的落款年號及督名悉知,此洞鐫鑿於南宋嘉熙4年(公元1240年)。

正壁鑿2米多高的釋迦牟尼佛像,左右兩側分別刻著孔子和老子的坐像,高約70 公分。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式的人物,生於公元前551年,即春秋時期的魯襄公二十二年的夏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地在魯國的昌平鄉(今曲阜城東南),少年喪父,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生活。自幼就聰明過人,勤奮好學,而貧賤的生活又使得孔子樹立了積極向上、刻意進取的精神和意志。成年後,曾在魯國當一管理倉庫財務的小官,不久辭去官職,開始宣傳自己的學說,為期16年,從而吸引了大批門生。50歲時,任魯國大司寇,攝行相事,時間大約有4年。宮中的敵手合謀暗算他,從而導致被免職,開始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自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前後達13年,終由於不被重用,在生命的最後5年,即孔子68歲那年回到魯國,回國後被魯國人尊為“國老”,公元前479年逝世,享年73歲。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安嶽大般若洞

孔子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名字,孔子的思想,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還傳到日本、美國等地,他不僅被中國封建時代的統治者視為聖人,也被現代具有高度發達科學文化的美國、德國等國的人們所尊崇,他的名字不僅被美國應用物理學家哈特選進《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之中,而且,更另人驚歎的是,他還被美國的《人民年鑑手冊》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中的第一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 即 “仁愛”、“愛人”,同時,以為“仁”的推行要以“禮”為規範,他主張“克己復禮”。孔子強調的是:“仁”是內在的道德精神狀態,“禮”是外在的行為準則。把“仁”和“禮”看作兩個最高道德標準,認為一個高尚的人必須依據這兩個標準生活。“仁”解釋為“愛”,但最好理解為道德、禮節、傳統、禮貌、規矩、觀念的總和。孔子在美學上,首創了以“仁學“為基礎的倫理美學。 孔子的學說強調要家庭和睦、尊敬雙親、夫妻相敬、君臣父子各守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該名副其實,不得逾越。今日看來,他的理論是極為保守的。孔子對中國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的學說,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至深極大。歷代封建帝王為維護自己的統治,把他加以神話,不斷加封加諡,以彰其德。

比起佛教和道教,儒家造像少之又少,古代人民常修建孔子廟祭祀孔子,或祈求孔子讓自己或子孫後代聰明好學,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孔廟是歷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我國最早建立孔廟,始於孔子去世後的第二年(前478)。魯哀公將孔子生前在山東曲阜的“故所居堂”立為廟,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車、書”等物。此後,歷代王朝不斷將其加以擴建。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開始在國都的最高學府國子監修建孔廟,同時皇帝下詔“州、縣皆立孔子廟”。於是,孔廟遂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歷經自然風雨的剝蝕和政治、戰爭風雲的變幻,目前我國現存的孔廟已為數不多。據不完全統計,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較高的孔廟,約有30處。它們是:山東曲阜孔廟、曲阜尼山孔子廟、山東樂陵文廟、北京孔廟、天津文廟、四川資中文廟等。在所有孔廟中,山東曲阜的孔廟規模最大。院內古柏森森,殿堂金碧輝煌。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我國三大古建築群。儘管各地的孔廟在建築規模和建築風格上有所差異,但在建築佈局、建築名稱、設定順序及使用功能上,則有著相對的統一的模式。明代凡京師太學、各府、州、縣均立文廟,形成“左廟右學”、“前廟後學”之風,故大多孔廟設有“明倫堂”。清雍正年間追封孔子上五世祖為王爵後,各地孔廟又紛紛建造專奉孔子五世祖的“崇聖祠”。此外,很多孔廟建有泮池、大成門、戟門、藏經閣等。安嶽縣紫竹公園裡即有文廟,但幾乎沒有造像儲存,只有碑及負碑的龜。除此之外,古代私塾常掛孔子畫像,讓學生參拜。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安嶽大般若洞

老子像束髮,銀鬚,身著圓領大袖袍,盤坐,雙手置腹前捧一混元珠。老子老子為春秋時代的思想家。道教將其神化,奉為祖師。相傳著有《老子》,即《道德經》。他生活的時代,先秦時眾說一致。《禮記》和先秦諸子書或稱他“老聃”,或稱他“老子”AA《禮記·曾子問》載孔子語“吾聞諸老聃”云云,說明老子與孔子同時但稍前於孔子。但自西漢司馬遷為老子作傳持懷疑的態度時期,至今學術界對於老子其人其書的年代以及姓氏等等,看法仍有分岐,茲不細述。至於籍貫也有異說。但漢代以後,一般都認為老子是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並在此地設其廟祀。

老子的生平事蹟,先秦書僅有零星記述,其中如《莊子》記老子之死,前人以為寓言。比較可信的是有關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孔子至周問禮於老子,老子答曰:“子之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事後,孔子盛讚老子其人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見周衰,於是離去,至關(函谷關),應關令尹喜之請,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言道德之意而去,莫知其所終。大體上說,老子活動於公元前6世紀前後。

一般認為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他的思想以“恆無名”之“道”為核心,以動反、用弱為法要,以清靜自然、返樸歸淳為旨歸,兼有治國和治身兩大方面內容。不過司馬談《論六家要指》講的“道家”實包括“有法”與“無法”兩大派;《漢書·藝文志》敘道家學說,也區分“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與“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兩種情況。前者指戰國黃老學派,後者則為後人所說老莊道家。老子本反對法令,而申不害、慎到、韓非等皆學黃老道德而主於刑名法術。莊子以放任的態度解說老子的思想,韓非則以權勢的法家觀點闡釋、批評《道德經》,作有《解老》《喻老》篇AA戰國時代,由老子的某些思想結合刑名法治觀點而形成黃老之學。西漢初,黃老之學盛行,陳平、張良、蓋公、曹參、吳公、王生、黃子、張釋之、司馬談等人皆治黃老術,統治者也奉行黃老清靜因循之治。西漢時代還出現了專門解說老子思想的著作,見錄於《漢書·藝文志》就有《老子鄰氏經傳》《老子傅氏經說》《老子徐氏經說》和劉向的《說老子》;成帝時蜀隱士莊遵(即嚴君平)著有《老子指歸》,京兆長陵人安丘望之著《老子章句》。道教尊崇老子,有三個原因:一是老子的道德經正合道教宗旨。二是道教產生比佛教、道教晚得多,但老子出生年代早,老子比釋迦牟尼、孔子大幾見甚至十幾歲,可以與儒家擺擺資格。三是老子有很多的神奇傳說,與道教的神仙說正相吻合。司馬遷的《史記》說老子因為“修道”和“養壽”,所以活了160多歲或者200多歲;並說老子晚年棄官出走,經函谷關,在那裡寫了5000多言的《道德經》,最後不知遊歷到哪裡去了。道教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以神化。說老子生下來,有九條龍吐水為他洗滌身體,並且生下來就能行走,一步一朵蓮花,共有九朵蓮花。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當始祖,當然是最理想不過的人物了。如著於晉代的《抱朴子》即說老子李聃就是太上老君。唐宋兩代有許多皇帝崇奉道教,先後給老子賜封了尊號,老子的地位越抬越高。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遊幸亳州老君廟,追號為“太上玄元皇帝”,這是老子第一次被冠以“皇帝”之名;唐玄宗所封尊號最多,天寶二載(743年)在“玄元皇帝”前又加上“大聖祖”三字,八載(749年)上尊號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載(754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後來宋真宗又上尊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為什麼有的旅遊景點石窟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聚在一起

安嶽大般若洞

洞的兩壁相對稱,分三層排列,上層左右分別刻藥師佛、阿彌陀佛、十大弟子;下層左右分別刻佛、觀音像。釋迦佛座右刻一武將像是護法神韋陀,也叫天大將軍,他穿的是盔甲,雙手所按的金剛降魔杵已毀,頭戴將軍盔,現天人身,非常威嚴,他的目標是威鎮山門,保護三寶道場。據經典記載:他發願在賢劫千佛中護持佛法,最後成佛名為善至佛,是賢劫千佛中最後一位佛。據說當年佛祖的兩顆牙齒被魔王奪去了,就是韋馱拼了命去追回來的。左刻光頭的是弟子阿難。左右壁還刻有十童兒像,中間刻著二十四諸天造像,下鑿刻十八羅漢佛像,十八羅漢或打坐,或對弈,或小憩,等等。下壁頂部左右角刻文殊、普賢菩薩趺坐於祥雲上。諸天或戴冠著朝服,袖手拱揖,或頂盔披甲,持兵器或法器,也有三頭六臂的。

洞中所雕刻的各教人物造像的個性得以充分展示。這麼多的人物,前後左右上下排列成三四層,毫無雜亂堆積之感。人物的面貌和神情也很少雷同,或和顏悅色,或安靜淡泊,或意興奮發,或橫眉怒目,或對語,或傾聽,或左顧右盼,前後呼應,呼之欲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安嶽大般若洞的三教是以佛教為主體的,即不僅正壁主體像是釋迦佛像,而且側壁上下兩層均刻的是佛像。當時佛教地位陡落,儒家地位更顯穩定,按理應以儒家為主。可見,造像是佛教寺院指揮設計的,當然就要推崇佛了。

此外,三仙洞明代三教合龕和佛洞巖清代三教合龕也是值得一看的。三仙洞正壁造像7尊,坐者身高3。2米,站者身高4。2米。從左至右分別是文殊、大勢至、孔子、老子、釋迦、觀音、文昌帝君。此洞左右兩旁還有三屋重龕造像,上層主要是菩薩,間有官人儒士像;中層造諸天真人、雷公、仙侶;底層為十八羅漢。洞左右各有一住持僧人像。

佛洞巖2號窟有儒釋道三教造像46軀,中坐2米高的佛像,右坐孔子,左坐老子;右側站立地藏菩薩,左側站立文士;後壁上方有兩小化佛,正中下壁造十二金仙,左右兩壁上下分列十八羅漢。可見儒釋道三教合龕造像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是根據造像者信仰和愛好而定。

TAG: 道教三教老子孔子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