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的書畫是“神品”嗎?還是“印刷品”呢?

作為範曾的畫,當下頗有爭議,有人說他千篇一律,是連環畫的翻版,俗不可耐,流水線作業如同“印刷品”;也有人說他是官場權貴即得利益者鏈條上的產物,徹頭徹尾的偽大師;

範曾先生則在記者採訪時,說自己的畫每一幅都是“神品”!

……凡此種種,各說不一。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不能人云亦云,應該以中國畫發展程序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考量和分析。

範曾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社會發展進入二十世紀中葉,中國畫壇經過長期禁錮與壓抑,迎來一個創作繁榮的春天。對於這一難得的機會,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無不歡欣鼓舞,範曾也和其他畫家一樣,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作品,為文藝百花園裡添一枝奇葩。他選擇傳統的白描手法,為魯迅先生小說作插圖,並繪整合冊,出版《魯迅小說插圖選集》,此書一經上市,立刻搶購一空。隨後,他又用白描手法,略施淡彩,創作了一批以描繪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這批作品的面世,無疑給看厭“紅、光、亮”的中國畫壇,送來一陣清新的愉悅,令人振奮,贏得同行一片讚譽之聲。很多人爭相效仿,如李俊琪、朱理存、杜滋齡、馬泉等人,隨後也創作了一大批同類題材的作品,範曾自然而然地成為那一時期中國畫創作的領軍人物。

範曾的書畫是“神品”嗎?還是“印刷品”呢?

範曾的畫是對傳統的繼承創新

中國畫有別於西方繪畫,它不是以寫實為主,而是以寫意為主。在中國畫家眼中,一切物象都可以用線去表現,對於這種線性,是傳承還是否定,是區別畫家對傳統是捍衛還是背叛的分水嶺和試金石。

正當某些人在西方藝術理論的滲透下,高喊“中國畫已窮途末路”的時候,範曾勇敢地站在捍衛傳統的陣營裡。他從任伯年的作品中吸取營養,任伯年的作品中存在諸多弊端,如結構不夠準確,造型尚欠完美,但這不能掩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藝術光芒。範曾針對任伯年作品中的不足,利用他在中央美院學習的專業知識,採取“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兼收幷蓄、揚己之長、避己之短,終於將中國人物畫的寫意精神,推向一個高峰!

範曾的書畫是“神品”嗎?還是“印刷品”呢?

範曾是當代卓有成就的畫家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程序,國內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畫的發展,在這一階段也不能不受其影響,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思想,扭曲人們的道德操行,範曾先生也不能獨善其身。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為了詆譭範曾先生在國內外的影響,簡單地將他的畫作稱為“放大了的連環畫”,殊不知,正是這放大了的連環畫,讓日本人從中看到了中國畫無比強大的藝術魅力,日本藏家為購得一幅範曾作品為幸事。

鑑於日本藏界的追捧,範曾在國外名聲鵲起,範曾的存在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樣受人推崇,反而成為某些同行的攔路石,“文人相輕”與“狐狸與葡萄”的故事,便在坊間流傳開來,說他的畫品味不高、千篇一律。其實,正是這“千篇一律”成就了範曾的藝術風格。只要稍有一點美術常識的人,都會明白程式的道理,齊白石畫蝦千萬,細細研究乃三五隻耳,不斷地重複他那幾筆,但卻成了齊白石。齊白石可以,範曾又為何不可?

範曾先生對於種種議論,本能地做過些許回擊。大師齊白石出名時受人排斥,也曾作畫一幅,並題“人罵我我也罵人”!

範曾的書畫是“神品”嗎?還是“印刷品”呢?

對於範曾先生的繪畫藝術,我認為:“連環畫”也罷,“庸俗”也罷,他畢竟為中國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贏得老百姓的推崇與喜愛,(罵範曾的人實際上都是文人),範曾的畫可以說獨樹一幟,至於是“神品”還是“印刷品”,這個問題留給後人評說。

TAG: 範曾中國畫作品齊白石連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