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一到十,是中國的十個基本數字,也是漢字,又用以組詞。這些數字及其組成的詞語,體現著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包含著特定的文化內涵,今摘要而漫談之。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說文解字》

一,是原始的記數符號,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漢字。古代記數,一二三四都是畫橫來表示。宋徐灝的《說文解字箋》說:“造字之初,先有數而後有文,一二三亖,畫如其數,是為指事,亦為象事也。”

指事,是許慎解說文字的“六書”之一,即“視而可識,察而可見”;象事,也即“象形”,象不同數量的橫條。

由數字“一”又引申出“全,滿”(如“一身正氣”)“相同,一樣”(如“一視同仁”)“純一,純正”(《尚書》篇名有《鹹有一德》)等意義來。又可引申出“專一”之義。

《古文尚書·大禹謨》有名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精,指用功精深;一,指用心專一。這十六字被儒家奉為勵學處事的思想方法。

既然“一”就是數字1(後來中國採用的阿拉伯數字),本來也並無深意。可是中國古代哲人是善於想象的:既然“一”是數字之始,那麼它就可以比喻世界、萬物之始。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一部》說:“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這種認識大概本於道家學說,《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不過是想說,宇宙萬物的起源,是由一個元初之氣(道)開始,由單純到複雜,從無到有,而用數字模式概括出來。

這很籠統——也許越籠統就越少漏洞,就越接近於實際。宇宙起源,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企圖認識世界而苦苦思索的重大問題之一。

當今最通行的理論,是宇宙大爆炸(Big Bang),謂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而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單憑坐地觀天、冥思苦想,而能得出與此類似的“道生一,一生二……”這樣的認識,也實在很不容易了。

至於“一”又引申出“統一”“一概”“一旦”“或”等諸多意義,皆自然之理,茲不贅述。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說文解字研究文獻整合》

需要提及的是,古人大概是為了強調“專一”義的重要、可貴,在“一”之外又造了一個“壹”字,古字寫成,許慎《說文解字·部》:“,專也。從壺,吉聲。”其字之所以從壺,宋徐鍇《系傳》釋為:“從壺,取其不洩也。”即說其造字之理:(壹)之所以偏旁為壺,是取其嚴密而不洩露之意,故其義為“專一”。

這樣,“一”字的“專一”、“等同”“統一”“確實”“一旦”等意義,就往往也用“壹”字表示,顯得鄭重些。後來,“壹”又作為“一”的大寫,以防止文書之改竄作假行為。

二,與“一”同理,原寫作兩畫,比“一”多一,如“獨一無二”。引申為“兩樣,有區別”,如“口不二價”。又引申為“相比並”,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載辯士蒯通稱讚韓信為“功無二於天下”。

二,是兩個“一”,因有“倍”義。清蒲松齡勵志聯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百二秦關,出《史記·高祖本紀》田肯語:“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齊得十二焉。故此東西秦也。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矣。”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清同治十一年成都書局刊本《史記》

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七說:“古人謂倍為二。秦得百二,言百倍也。齊得十二,言十倍也。”即說,秦兵一萬,借地利之便,相當於諸侯兵百萬;齊兵一萬,借地利之便,相當於諸侯兵十萬。

難怪韓信為劉邦南征北戰,到了齊地,便產生野心,要求當齊“假王”;而劉邦也將計就計,先封他做真王,而借其軍力消滅項羽,然後寧可讓他衣錦還鄉,改做楚王,也不許他留在齊,以免重新形成“東西秦”的局面。

“一”既有“專一”之義,“二”則有“不專一”之義;而對人的“不專一”,就是不忠。《管子·大匡》:“今彭生二於君。”“二於君”即不忠於君。“不忠”的進一步發展,就是背叛:“二心”即是背叛之心。

如《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時蒸民,罔敢或貳”薛綜注:“言是時眾民無敢有二心於莽者。”是說當時百姓沒有敢對王莽懷有背叛之心的。

《老子》第四十二章既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則古人認為,一是元初之氣,二是陰陽二氣。在古人眼中,這“陰陽二氣”可了不得,是化生萬物的根源。“陰陽”說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影響頗大,《紅樓夢》第三十一回就載有史湘雲與丫環翠縷談論陰陽的趣事。

“二”的同義詞是“兩”,常用於成對的人或事物以及同時出現的雙方,如“兩全其美”“兩相對比”。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尚書古文疏證》

有趣的是,古人又造了一個與“二”同音的“貳”字(後作為“二”的大寫),作為“二”的諸多引申義用字,如“副,居次要地位的”(古副長官叫貳,太子叫儲貳)“輔佐,做助手”(《古文尚書·周官》有“貳公弘化”:輔佐公擴大教化)“再,重複”(《論語·雍也》孔子誇顏回“不貳過”)“匹敵,比並”(成語“參天貳地”)“不專一,有二心”(如“攜貳”)“背叛”(如“逆子貳臣”)等義,使用頻率很高,“二”的引申義用字幾乎全被“貳”取代,很引人注意。

需要說明的是,古漢語中說“兩次,第二次”,用“再”而不用“二”。如《左傳·莊公十年》載曹劌論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古人“日再食”(每天吃兩頓飯),不說“日二食”;“一而再,再而三”,不說“一而二,二而三”。

三,當然原本就是三橫,表示三個、三次,如“二桃殺三士”“事不過三”。但“三”就比“二”有趣多了。因為三個點能確定一個平面,所以古代的炊爨蒸煮器鼎、鬲(lì)、甑(zènɡ)等多是三足的,故稱三種並立的勢力為“三足鼎立”。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國語集解》

古人又以“三”代稱他們認為重要的三種事物或人。如“三”可指天、地、人。《國語·周語下》:“紀之以三。”韋昭注:“三,天、地、人也。”又可指君、父、師。《國語·晉語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韋昭注:“三,君、父、師也。”又稱“君、親、師”。

又指三星,即夜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顆星,有參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毛傳:“三,心。”

又可指三皇,傳說中上古三帝王,一般指伏羲、神農、黃帝,也有指伏羲、神農、女媧的,等等,言人人殊。

也可指三王,即夏、商、週三代之君。《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上鹹五,下登三。”顏師古注:“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於三王之上也。”

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二”稱陰陽二氣,便用“三”稱能生萬物的和氣。即《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因為“三”比“二”多,古人便以“三”代指多。《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治理國家),三過其門而不入。”《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三致志,即多次表達心志。三思,指再三思考。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論語新編譯註》

“三”所指代的“天、地、人”又稱“三才”,《易·說卦》在解釋卦有“六爻”時說:“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說文解字·王部》說:“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其實孔子和董仲舒都錯了,他們是就較晚的“王”字形說字義的。甲骨文“王”像刃向下的斧形,象徵王權,不是“一貫三為王”。

“三”還是姓氏,據《廣韻·談韻》說,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後代,或是三烏大夫的後代。何為三閭大夫?此戰國楚官名,掌楚王昭、屈、景三姓貴族,屈原曾任此職。閭是里門,也代指裡(古以二十五家為一里)。蓋此三姓貴族各居一閭,而屈原掌之,故曰“三閭大夫”。

四,本來是四畫:亖。後來借一個表示“鼻涕”義的同音字“四”(後作泗)來代替。可是古書中“亖”還是那樣寫的,後來人只認識“四”而不認識“亖”了,就有時誤以為它是“三”,多寫了一劃。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春秋左傳注》

如《左傳·成公十六年》記晉楚鄢陵之戰,“苗賁皇言於晉侯曰:‘楚之良,在其中軍王族而已。請分良以擊其左右,而三軍萃於王卒,必大敗之。’”《國語·楚語》也記為“則三萃以攻其王族”。韋昭注為“萃,集也。時晉有四軍,言三集者,中軍先入,而上下及新軍乃三集以攻也”。

可是清學者王引之注意到《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聲子回憶苗賁皇的話是“吾乃四萃於其王族”,王引之認為二者必有一誤。

於是他說:“‘三軍萃於王卒’‘三萃以攻其王族’,三皆當為 亖。《說文》曰:‘亖,籀文四。’鄭注《覲禮》 曰:‘古書作三四,或皆積畫.字相似,由此誤也。’晉之四軍合而攻楚之中軍,故曰‘四軍萃於王卒’,又曰‘四萃於其王族’,不得言三也。學者多見三,少見亖,故亖字誤書作三。”這是“四”字古作“亖”,而給讀古書的人帶來的小麻煩。

人們對“四”這個數字,非常容易感到親切。

首先,人有四肢,又稱“四體”,是人賴以生活、勞動的重要器官。有古隱者批評過孔子“四體不勤”。

天有四時:春夏秋冬;地有四方:東西南北。又有四維:指大地的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援,大地的四隅,也有四根維繫大地的繩子,叫做四維。

《列子·湯問》記載這樣一則神話:“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

後來人們認為禮、義、廉、恥四種道德規範,於國家最為重要,如同維繫之使其不至傾覆的大繩,故亦稱“禮、義、廉、恥”為“四維”。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後漢書》

還有一個小故事叫“四知”:《後漢書·楊震傳》載,楊震赴任東來太守,道經昌邑縣,他原所舉拔的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至夜懷金十斤以贈楊震,楊震拒收,王密曰:“深夜無人知。”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慚愧而退。“四知”遂為廉潔自持、不受非義饋贈的典故。

講文學的人又有“四始”之說,一般指《詩經》中“風”、“小雅”、“大雅”、“頌”的首篇。《史記·孔子世家》:“《關雎》之亂(有人說“之亂”二字是衍文)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

漢字音調有四聲,古四聲是平上去入,今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另外,由於漢字是單音節意音文字,雙音節、四字格兩兩相對,四聲相錯,往往能形成抑揚頓挫的音樂效果,故古代多四言詩,成語也多是四言的,構成了漢語文的顯著特點。

又有“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為四大。《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原文誤為“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見解,顯然是富於民主思想的:王只是“人”之一。

後來孟子又發展了這種思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把“民”抬到君王之上去了。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孟子郵票

數字“五”就不像一二三亖那樣“積畫而成”了,那就太笨了。它是借當交叉講的“縱橫交錯,交午”的“午”來表示“四加一的和”這個數的。其字原來像×,後來上下加兩橫,又隸變為“五”字。

“五”是中國人情有獨鍾的數字。它是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宿。講“三”時舉過《詩·召南·小星》:“嚖彼小星,三五在東。”三五,指參宿和昴宿。

“五”又一般指春秋五霸(五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楚莊公、秦繆公。

人有五官:耳、目、鼻、口、心,又有五體:四肢及頭。匍匐於地表示敬佩,叫“五體投地”。

中醫稱心、肝、脾、肺、腎為五臟,稱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腑。其實腑、髒(臓)一事,因為它們的語源字“府、藏”義近,都是倉庫。《說文解字》把“府、藏”分別解釋為“文書藏也”“兵車藏也”,藏(zànɡ)即倉庫,儲存東西的地方。

古醫學認為五臟六腑是儲藏氣血、水、食物等物的器官。中國人的主要食物是五穀,有多種說法,一般指稻、黍、稷、麥、菽(豆類)。

五音,指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即宮、商、角、徵(zhǐ)、羽。相當於簡譜中的1、2、3、5、6。加上變宮(7)、變徵(4)為七音。

古人講究五福——五種幸福,出於《尚書·洪範》,是殷賢人箕子對周武王陳述治國綱略時講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尚書大義》

於是中國民間過去流傳一種吉祥圖案:五隻蝙蝠圍著壽字或桃子,寓意多福多壽。蝙蝠之蝠與福字同音,故以五蝠代表五福。儒家五種重要的經書叫“五經”,即《詩》《書》《易》《禮》《春秋》。

又有“五服”之說,指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斬衰(cuī)、齊(zī)衰、大功、小功、緦(sī)麻。古人以喪服的輕重來區別親戚的親疏,怪不得老人常會告訴兒孫:“我們與他家親屬關係遠,都過了五服了。”

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觀念,是五行學說。何為五行?水、火、木、金、土,我國古代學者認為它們是構成世界的五種元素,以此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

其實,五行只是先民在缺乏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對物質世界構成的十分粗淺的原始的直觀的認識,正如古希臘人認為世界物質組成的四種元素是土、風、水、火,古印度學者認為是地、水、火、風等一樣,都談不上有嚴密的科學性。

舉例來說,火是物體燃燒時所發的光和焰,並非物質;金是金屬,種類不同;土中也包含各種不同的物質;而風(空氣流動的現象)根本就不是什麼物質。可是中國的古人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明朝各代皇帝取名即按五行相生原理);相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五行大義》

說得似乎條條是道,符合一般常識,不由人們不信,以為是天下至理。其實細究起來,很有些是靠不住的,如說“金生水”,金屬哪裡能生水呢?不過是夜間金屬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之凝結為水,古人不曉,以為金能生水,於是漢朝人造金銅仙人捧露盤,以得“明水”——古代祭祀所用的淨水。《周禮·秋官·司烜氏》所謂“以鑑取明水於月”。

但這種理論足以說服絕大多數人,使之深信不疑。於是“五行”理論幾乎被應用於萬事萬物。

舉例說,地有四方,學者用“五行”理論去附會,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可是“五行”餘一,於是只好再添一個方位:中央屬土。天有四時,學者用“五行”理論去附會,春季屬木,夏季屬火,秋季屬金,冬季屬水,可是“五行”餘一,於是再添一個“季節”:季夏屬土。

古人在四季用不同的樹木取火,以驅除疾病,叫“變國火”。《周禮·夏官·司爟》說:“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鄭玄注引古學者說:“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季夏與四時並列。

又如宋楊萬里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六月中”,為何“風光不與四時同”?明白了古人把“五行”與四季相配的道理,就可以理解了。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李苦禪繪映日荷花別樣紅

古人稱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為五常,也把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品質叫作五常(今黑龍江省有五常縣)。而儒家學者也有人用水、火、木、金、土來附會仁、義、禮、智、信這五常。

孔穎達《樂記》疏所謂“謂五常之性者,若木性仁,金性義,火性禮,水性智,土性信”云云,實無道理與必要。至於中醫,也套用五行相生相剋之理,但它自有從實踐而來的調劑、圓通辦法,又有中藥、針灸等輔助,所以沿行至今,而每每有效。

六,有人說也是個假借字,是借用同音字“入”字表示比五多一的數,可能如此。

過去講《易》卦,陰爻稱六。如《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初六,就是該卦的第一個陰爻,因為陰數是六與八,六為老陰,八為少陰,故謂陰爻為六。後因以六為陰之稱。

天地加上四方,共有六面,故稱六合,指整個宇宙的巨大空間。《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李白《古風》其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有“六經”之說,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漢以來無《樂經》,古文家以為《樂》毀於秦始皇焚書。又有“六藝”,有兩個意義,一是即指“六經”,二是指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禮、樂、射、御、書、數。韓愈《師說》“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顯然是指“六經”。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三讓堂六經全注》

人有六親,說法不一,多指父母兄弟妻子。“六親不認”在中國民間可是十分嚴重的罪名。

“身懷六甲”指婦女有孕。為何叫“六甲”?沒找到合理的解釋。但筆者排列干支: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得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個干支表示的數字,一共六排,每排十個數字,分別由“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開頭,莫非此為“六甲”乎?則“身懷六甲”是否指婦女懷孕有日呢?猜測而已。

七,有學者認為即是“切”的初文,借來表示比六多一的數字,再在“七”旁加“刀”造成“切”字。

七,又是賦的一種,亦稱七體。創始人為漢初文人枚乘,賦中寫楚太子因過度安樂而病痿不起,吳客前去探病,侃侃而談,描述音樂、飲食、乘車、遊宴、田獵、觀濤、精析學術等七事,講得繪聲繪色,妙趣橫生,使太子逐漸振奮,最後涊然汗出,霍然而愈。於是後世文人紛起效法此體,形成賦中的“七體”,簡稱為 “七”。

七月七日夜,稱為七夕,是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因而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美好愛情的的象徵。白居易長詩《琵琶行》中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名句。

《詩經·豳風·七月》以首句“七月流火”而得名,是一首寫西周農民生活的民歌,詩風沉重哀婉,為文學研究者所重。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詩經新釋》, 富金壁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2月版。

八,有學者說,古字像兩人以背相對,表分別義,即是“分”的古字,後借來表示數字“八”,遂加義符“刀”成為“分”以表分別義。

八方,是在“四方”的基礎上的細化,即四方和四隅。八風,指八方之風,說法不同。

八音,我國古代不同質材所制的八種樂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細說之,金,鍾鎛(bó,小鍾);石,磬;土,壎(xūn,陶製橢圓形吹奏樂器);革,鼓鼗(táo,撥浪鼓);絲,琴瑟;木,柷敔(zhùyǔ,奏樂開始時擊柷,終止時敲敔);匏,笙;竹,管簫。

說到“八”,不能不說“八字”。過去占卜者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小時),各配以天干地支,每項兩個字,合稱“八字”,據以推算人的命運。

認為“八字”不同,命運各異,禍福壽夭,皆由“八字”命中註定,這其實是十分荒謬的。別的不說,難道人“八字”各不相同嗎?有此偏見,主要是因為古代人少,所居地域狹小,見識有限,故認為人的生辰各不相同。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四柱八字推命書》

以今觀之,據2013年4月統計,全球每秒新生4。1人,兩個小時7200秒,每個時辰就有兩萬八千多名嬰兒誕生,按舊的說法,他們的“八字”都是相同的,難道命運都相同嗎?現在某些中國人還篤信“八字”,無乃太愚昧了吧?

透過觀察、體悟,古人發現並總結出男女發育及性成熟衰老規律:“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掉乳牙),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史記·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張守節正義)。看來還是合乎古人身體狀況的。

至於為何女七男八,也許女性生理發育較男子早些?很難說有什麼奧秘。

九,有學者認為本為“肘”的初文,像臂肘形,借來表示數字九,又給“臂肘”義另造“肘”字。

九又泛指多數,清汪中《述學·釋三九上》:“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

故“九死”猶萬死。《楚辭·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九章·惜誦》:“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九牛一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九是最大的陽數,故《周易》以陽爻為九。如《易·乾》:“初九,潛龍勿用。”初九,即該卦的第一個陽爻。而九五,《易》卦陽爻的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比喻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因以“九五”指帝位或帝王。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周易》

古代分中國為九州,故“九州”為中國代稱,又稱“九域”。古人以為天有九重,故曰“九天”。人死葬於地下,深處有水,故曰“九泉”。

傳說中我國有古書名叫《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楚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注:“皆古書名。”

十,《說文解字》釋為“數之具也”,意思是基數的完備。《易經》把一到十看成基本數,分為天數、地數。天數指一、三、五、七、九諸奇數,相加為二十五;地數指二、四、六、八、十諸偶數,相加為三十。

《易·繫辭上》:“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意思是有了這十個天地之數,就可以變化無窮,駕馭萬物了。

“十”既是“數之具”,就可以表示多、完備。什麼都好,是“十全十美”。古曲有“十面埋伏”,描述漢軍全面包圍楚軍。達到極點,是“十分”。如宋盧梅坡《雪梅》詩其二:“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十分春,是極致之春。

富金壁:十數字漫談

《孫子兵法新注》

“十”與其它數一樣,可表倍數。指十倍。如《孫子兵法·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

國人常以一到十歷數某事物特點。如形容泥菩薩:“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不認。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民國時期,人們歸納能當官的條件為:一筆好字(代表人的文化水平),兩口二黃(能唱舊劇,風流瀟灑,不迂腐呆板),三杯花酒(酒筵上能應酬),四季衣裳(好衣冠代表身份,不寒酸),五官端正(儀表堂堂,而不獐頭鼠目,使人厭憎),六國出洋(留學鍍金,加深資歷),七方交結(廣交朋友,門路通達),八圈麻將(應酬交際不可少的手段),九成糊塗(凡事不能求真,要會裝糊塗),十分混賬(要狡猾、陰險、損人利己)——可謂繪聲繪色,切中肯綮。

TAG: 古人五行數字專一說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