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太常觀:祭祀天神、供奉道祖,曾是大修武當山的指揮部!

武當山太常觀:祭祀天神、供奉道祖,曾是大修武當山的指揮部!

武當山太常觀山門

太常觀,位於南巖東北方的峻嶺之上,海拔1048米,因該處常年雲蒸霞蔚,故也稱之為“雲霞觀”。元代始建,明永樂十六年(1418)敕建玄帝殿、齋堂、道房計19間。現僅存正殿、配殿、山門等,共12間,建築面積393平方米,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

武當山太常觀:祭祀天神、供奉道祖,曾是大修武當山的指揮部!

南天門

穿過南天門,右行約1裡,有一座結構緊湊、環境清幽的道院,便是太常觀。其建築左右對稱,依山勢而建,正殿供奉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和道教尊神鬥姆神像,左邊配殿為財神殿,右邊配殿是文昌殿,整個建築格局中規中矩、方方正正,如同尚未開局的棋盤。眾所周知,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應化道場,規模宏大的宮觀,無一例外供奉的都是真武大帝,像太常觀供奉太上老君等神仙的宮觀僅此一座,故尤顯尊貴。

武當山太常觀:祭祀天神、供奉道祖,曾是大修武當山的指揮部!

正殿供奉太上老君神像

規模宏大的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其主要材質是木頭、石料、黃銅、黃金等。營造施工中,邊角餘料時有剩餘。為確保邊角餘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為祭祀天神、祈禱工程施工順利進行,當時主持工程施工的官員太常寺卿(官職)上奏皇帝,決定營建太常觀,供奉太上老君等道教神仙,以便祭祀。利用大修武當山剩餘材料建成的太常觀,後來成為太常寺卿辦公、住宿的地方。他在這裡督導軍民、協調各方,是名副其實的工程指揮部。“太常觀”也因太常寺卿的入住而得名。

武當山太常觀:祭祀天神、供奉道祖,曾是大修武當山的指揮部!

紫氣東來照壁

太常觀與武當山其他宮觀相比,雖規模不大,卻滿是厚重的歷史感。在太常觀的照壁上,描繪了老子過函谷關的場景:那是一個秋天的清晨,紫氣從函谷關山谷升起,尹喜在等候一個騎著青牛,鬚髮皆白的老者……。老子應邀留下了《道》《德》兩篇五千言。正是尹喜與老子的結緣,註定了武當山與中國道教的歷史宿命。從此,《道德經》從武當山流傳開,武當也與“道”結下綿延千年的深厚之緣。

TAG: 太常武當山供奉太上老君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