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史詩《木蘭辭》,木蘭本是大同人

再讀史詩《木蘭辭》,木蘭本是大同人

自從北朝民歌新樂府《木蘭辭》問世以來,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於一身的中國女傑的形象便深入人心,千百年來歷代傳唱。建國後不同版本《花木蘭》的影視作品更使木蘭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民族英雄。美國卡通大片《花木蘭》的問世,則直接把花木蘭推向了世界。

再讀史詩《木蘭辭》,木蘭本是大同人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文化旅遊視野的開闊,一股木蘭熱正在悄然興起。河南、湖北、陝西、安徽等地都在大張旗鼓地大做文章,或著書立說,或斥巨資打造與木蘭有關的設施,不遺餘力地打木蘭牌,為“搶奪”木蘭造勢。面對這樣一種激烈的競爭,作為花木蘭故事的發生地和花木蘭真正出生地的平城(即今日大同)豈能默默無聞。為此,我們再讀這篇偉大的史詩《木蘭辭》,為木蘭是大同人正名,進而為振興大同的文化旅遊事業打出一張響亮的名片。

再讀史詩《木蘭辭》,木蘭本是大同人

一、歷代花木蘭研究概覽。

最早收錄《木蘭辭》的是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宋代郭茂倩將《木蘭辭》收集到《樂府詩詞》。明代文學家徐渭據《木蘭辭》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劇本中這樣描寫道:“妾身姓花名木蘭,父名孤,字桑之,姐姐叫花木蓮,弟叫花雄······”這是“花木蘭”在戲劇中的首次亮相。

祖沖之的《述異記》和李亢的《異志》中也都記載了花木蘭的事蹟。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學者程大昌、明代學者徐文長都有作品歌頌花木蘭,而且都認為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

除歷代文人學者的唱和之外,方誌中有關木蘭的記載也不少。清代《大清一統志》中就明確地記載道:“木蘭姓魏,亳州人,漢文帝時,匈奴寇北邊,發內郡戍之,木蘭代父為戍卒,以功為小校,所戍是完縣,故完人祀之,孝烈將軍,唐所封也。”《大清一統志》的這段記載,因《大明一統志》而來。《大明一統志》是這樣記載的。“木蘭姓魏,亳州人,嘗代父戎完(縣),唐封孝烈將軍。”大約因為這兩部一統志的影響,明清以來《亳州志》《鳳陽府志》《潁州府志》都有內容完全一樣的記載。

這些記載的根據是從何而來的呢?我以為均源於完縣木蘭祠的元代碑刻。這塊刻於元代的《漢孝烈將軍記》中寫道“神姓魏,字木蘭,亳州人。”這應該是“亳州說”的源頭。無獨有偶,與亳州一樣,在河南商丘虞城也有一座木蘭祠。據云是隋朝木蘭故居,該祠始建於唐代。虞城緣此將娘娘廟改為木蘭廟。

湖北省黃陂縣也不甘落後,聲稱木蘭是黃陂人。他們的依據是焦竑《焦氏筆乘》裡的一段記載:“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徵,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里即隋木蘭縣,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

陝西延安更於1984年修復了木蘭陵園。他們認為花木蘭出生在延安南萬鄉花塬村。

山西省大同地區有關花木蘭的傳說也不少。

新榮區楊勇先生根據民間傳說,認為木蘭不姓花而姓穆,現在新榮區郭家窯鄉穆家坪就是穆蘭的真正故鄉。

大同學者力高才和曹傑兩位先生也先後著文考證,他們認為花木蘭故里應該在武州川內。

筆者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右玉縣採訪時在該縣莊窩坡鄉花甲寺村發現了一個村民引以為豪的花家祠堂。據村民們說,這個祠堂是花家祖祖輩輩供奉他們祖先的祠堂,花木蘭便是這個祠堂內最受尊崇的老祖宗之一。他們供奉木蘭,香火不斷,他們堅信,花家寺才是花木蘭的故里。

方誌記載、文人唱和、民間傳說,千百年來有關花木蘭的故事可以說不絕於耳。戲劇和影視中花木蘭的形象似更具體生動。迄今為止崑曲、京劇、越劇、豫劇、漢劇、評劇、黃梅戲等二十多個劇種都上演過花木蘭。我們不妨把這叫做“木蘭現象”。

綜上所說,迄今為止關於木蘭的出生年代、出生地、及姓氏,有以下幾種說法:

出生年代:漢代,北魏,隋代,唐代。

出生地址:安徽,湖北,河南,陝西,山西

姓氏:姓朱,姓韓,姓任,姓魏,姓穆。

面對這麼多眾說紛呈的“木蘭現象”想要澄清深知其難。然而面對這麼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英雄,欲罷不能。為此,想從《木蘭辭》產生的源頭上做一點研究,還木蘭以本來面目。

二、《木蘭辭》的史詩性質

我們在梳理歷代對花木蘭研究的概覽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亳州說也好,黃陂說也罷,其依據大多是地方傳說或地方文獻。並沒有從《木蘭辭》產生的源頭上去尋找答案,以至於諸說紛起,莫衷一是。

我國著名學者鄭振鐸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國俗文學史》中,從《詩經》、《漢樂府》到六朝《新樂府》都做了極為精詳的考證。

鄭先生認為:“中國古代的文學,其內容是很簡單的,除了詩歌和散文之外,幾無第三種文體。那時候沒有小說,沒有戲曲,也沒有所謂講唱文學一類的東西。在散文方面,幾乎全都是廟堂文學,王公貴族的文學。民間的作品,全沒有流傳下來。但在詩歌方面,民間的作品卻被《詩經》儲存了不少”。(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第13頁)

《詩經》中“生民”“公劉”就是記敘周朝祖先發家史的宏大史詩。以“生民”為例,其所記周朝始祖、姜嫄、后稷的故事,與《史記·周本紀》如出一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紀實”性。

秦漢以來,《詩經》的四言體不復流行,民間漸漸的有另一種新詩體在抬頭,這便是五言詩。建安以後,五言詩大行於世,漢武帝時曾採趙代之謳入樂,為漢樂府注入了生機。

據《漢書·藝文志》載:“燕代謳雁門、雲中隴西詩歌九首。”“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雲。”為了採集這些民歌,漢武帝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樂府。由當時著名的音樂家李延年為協律都尉,領導樂府,編制800人。到成帝時達1000餘人。

除了政府的重視,文人和史學家們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班固就率先把《詠史》這首歌收集到他的鉅著《漢書》中,該詩全篇共20句一百字,寫的是漢文帝時少女提縈上書救父的真實故事。這篇“詠史”,開了敘事詩的先河。敘事即記事。是以詩歌的形式記敘朝政,村野等事件的史詩。其特點是寫實,把真人真事用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時期的作品有代表性的當屬蔡琰的“悲憤詩”和樂府民歌“陌上桑”了。(一作“日出東南隅行”)前者寫了漢末董卓專權,民不聊生的大事件,後者則描寫了一位叫“羅敷”的秦氏女。

“悲憤詩”一開首便直白道:“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全文六百餘言,與《漢書》和《三國志》中對於這一大事件的記載是完全一致的。

“陌上桑”則是對一位美麗賢惠,忠於愛情的採桑女的生動描述。無論朝中大事還是市井小事,都是以詩歌形式記敘歷史的史詩。是文學化了的信史。“紀實”是這兩部作品的主要特點。

漢魏樂府,到六朝又形成了新樂府。這新樂府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吳聲歌曲,二是西曲歌,三是橫吹曲辭。橫吹也叫鼓吹。“有鼓角者為橫吹,用之軍中,馬上所奏是也。”據說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斛,即是橫吹的代表作品。待六朝新樂府誕生,《木蘭辭》問世,則把橫吹曲推上了一個歷史的巔峰。

北魏遷都平城的近一個世紀裡,宮中流行鮮卑民歌《真人代歌》,也叫《北歌》。“梁鼓角橫吹曲”儲存了不少《北歌》。《木蘭辭》即是這種橫吹北歌最優秀的代表作。

《木蘭辭》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價值,號稱六朝新樂府“雙璧。”也是那個時代的史詩。

我們所以說這兩首新樂府民歌是史詩是有根據的。

《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這部長篇敘事詩開篇引言中明確寫道:“漢末建安中,廬江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遺,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這是一個有名有姓有時間有地點的催人淚下的真實故事。焦仲卿和劉氏為愛殉情。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自掛東南枝”,他們對愛情的堅貞,為後世留下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那個廬江小吏和不知名的劉氏,千百年被人們傳頌著、惋惜著、傷感著。

與《孔雀東南飛》異曲同工的另一“璧”,就是《木蘭辭》。這是北朝一位女英雄代父從軍的故事,遺憾的是《木蘭辭》沒有《孔雀東南飛》似的詩前引言,這就為後世考證木蘭留下了糾纏不清的歷史舊賬。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便是兩首敘事詩都是真實歷史的記事詩,是毫無疑問的史詩。

三、《木蘭辭》產生的歷史背景

要真正讀懂《木蘭辭》這篇偉大的史詩,我們首先應瞭解產生這一作品的時代背景。

由漢樂府發展到南北朝的新樂府形成了兩個流派,即南朝樂府和北朝樂府。前者的特點是清新自然,柔媚纏綿;後者則是粗曠質樸,多為慷慨的戰歌和悲壯的行役之歌。北朝樂府民歌現存六十餘首,都儲存在《樂府詩集》之“梁鼓角橫吹曲”裡。《木蘭辭》便是這六十多首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前面我們曾講到,這個“橫吹曲”,其實就是北魏時在平城十分流行的《北歌》,也叫《真人代歌》。澤田總清在他的《中國韻文史》一書中,批判了胡應麟的“晉朝說”認為“《木蘭辭》的產生年代還是六朝中葉的作品比較穩妥些。”(《中國韻文史》第218頁)他的這一見解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即是說《木蘭辭》的產生年代應是北魏建都平城的後期。體裁是北魏鮮卑族喜歡傳唱的《北歌》或者叫《真人代歌》。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敕勒歌》也屬於鮮卑語傳唱的《真人代歌》。只不過《敕勒歌》產生在北齊,比《木蘭辭》要稍晚一點。

要而言之:《木蘭辭》的問世應在北魏後期的平城。換言之平城(今大同)才是《木蘭辭》的誕生地和源頭。

任何一部偉大作品的產生都是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們就《木蘭辭》產生的歷史背景,走進《木蘭辭》,體味一番這首史詩的真實韻味。

公元398年北魏將首都由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遷都到平城(今大同市),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征討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局面。當時,北方還有一個強大的部族蠕蠕。其首領車鹿會當政時改號曰柔然。

柔然當時可謂與南北朝三分天下之一,其領土範圍:“其西則焉耆之地,東則朝鮮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磧,其常所會庭則敦煌、張掖之北,小國苦其寇抄,羈縻附之”(見《魏書·列傳第九十一·蠕蠕》)即是說現在的貝加爾湖以南,朝鮮以東,大青山以北盡為柔然所居。小國家害怕他侵擾寇掠,紛紛歸附他。這便更使柔然野心膨脹,對北魏王朝虎視眈眈。從拓跋珪遷都平城到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近一個世紀裡。北魏和柔然的戰爭不絕於書。且看:

“天興五年(402年)社崘聞太祖徵姚興遂犯塞,入參合陂,南至財山及善無北澤”(《魏書·蠕蠕傳》)兵鋒所至已經到了今天內蒙興和和山西右玉縣一帶。

“太和九年(385年)蠕蠕犯塞,詔任城王澄率眾討之”(《魏書·高祖紀》)

“孝文帝延興二年,(公元472年)冬十月,蠕蠕犯塞,及於五原,十有一月太上皇帝親討之,將度漠襲擊,蠕蠕聞軍至,大懼,北走數千裡。”(《魏書·高祖紀》)

據我們粗略地統計,在北魏遷都平城的一個世紀裡,北魏和柔然的大小戰爭有30多次。規模最大的當數延興二年(472年)冬十月的這次由太上皇獻文帝御駕親征的戰爭了。

這次由獻文帝親自掛帥討伐柔然的戰爭看似以“蠕蠕聞軍至大懼,北走數千裡”而結束。事實上,這僅僅是柔然的戰略退卻,更大的戰役由此拉開了序幕。

南朝的劉宋一直關注著北魏和柔然的戰事,就在“蠕蠕北走數千裡”的五年後,宋順帝升明二年(478年)順帝劉準派驍騎將軍王洪範出使柔然,雙方約定南北夾擊,共同伐魏。王洪範於次年到達漠北遊說柔然可汗。雙方一拍即合,柔然遂率兵30萬騎(一說10萬騎)進攻北魏,兵至塞上。柔然大軍陳兵塞上,一面不斷“犯塞”,一面加緊與南宋的聯絡。從這時起,直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十多年間,戰事不斷。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孝文帝專門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對策。“進策者百有餘人”(《魏書·高祖紀》)足見會議之莊重、熱烈。最後決定由左僕射平原王陸叡掛帥出征。陸叡率兵塞上相持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又派陽平王頤“率十二將七萬騎”增援陸叡。

以上這段歷史清楚地告訴我們,從北魏延興二年到太和十六年的二十餘年間,北魏和柔然一直在塞上對峙。雙方投入的兵力都相當可觀。北魏實行的是府兵制,其特點是兵農合一。平時務農戰時從軍,所有府兵都登記在冊。遇有戰事,隨時待命,自備武器、馬匹奔赴疆場。

我們瞭解了以上的歷史背景,回過頭來再讀《木蘭辭》就十分了然了。

四、從《木蘭辭》的字裡行間還木蘭本來面目

透過以上對《木蘭辭》史詩性質的論述,對《木蘭辭》產生的歷史背景的梳理,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木蘭辭》是發生在北魏平城的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的記敘。謂予不信,我們一起重讀《木蘭辭》從該辭字裡行間尋找木蘭的蛛絲馬跡。

我們知道拓跋鮮卑是一個能騎善射,英勇尚武的民族。女子也從小習武,不乏豪爽之氣。在這個民族建國立都企圖問鼎中原,戰爭頻繁的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府兵為這個王朝前仆後繼立下了不朽功勳。太武帝時代南征西討,基本上奠定了北魏的版圖。只是北方的柔然一直是北魏王朝的邊患。這個“邊患”在北魏定都平城的近一個世紀裡,一直沒有停止過。太和年間,由於南朝劉宋和柔然的勾結對北魏王朝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從延興三年(473年)到太和十六年(492年)的二十餘年內,雙方對峙塞上,劍拔弩張戰事頻仍。木蘭就是這一時期湧現出來的一位傑出的女英雄。北朝民歌《木蘭辭》生動而詳實的記敘下了這段故事。且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這是《木蘭辭》的開篇之句,也是木蘭生活時代的真實寫照。

北魏遷都平城後,大大加快了漢化的步伐,重視農桑便是重要標誌之一。北魏除在泰常年間完成了宮城和週迴三十二里的郭城之外,又在鹿苑北面修建了薄城(即今大同市古店鎮)。這座薄城是北魏宮女們專門從事種桑麻織布帛的所在。所生產的產品除供宮中消費外,大部分要拿到集市上去賣。當時平城的南部“悉築為坊”開闢了一個十分廣闊的市場。繁榮的市場刺激了手工作坊的能動性。當時京畿之內紡織幾乎成了每個家庭主婦和女孩子們的功課。她們不但要織出到市場上去交換所需的產品,還要繳納國家的賦稅。據《資治通鑑》載:“魏舊制:戶調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谷二十斛。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庫,以供調外之費。”太和八年(484年)孝文帝又下詔曰:“戶增調帛三匹,谷二斛九鬥以官司之祿增調外帛二匹。”這些都是當時京畿內機杼聲不斷的原因。木蘭便是這千千萬萬個“織女”中的一員。

這平淡恬靜的耕織生活,有一天陡然起了波瀾。獻文帝(可汗)要親自率兵討伐柔然。戰前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徵兵,《木蘭辭》中的“可汗大點兵”說的正是這件事。為了儘快動員兵員,朝廷向各地,下發了“軍帖”。“軍帖”接連下發了“十二卷”,每一卷上都有原本登記在冊的木蘭父親的名字。所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木蘭看到這十二卷軍帖,放下手中的紡車,長嘆短息不已。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父親已經年邁,不能上陣殺敵,弟弟年幼,不到從軍的年齡。軍令如山,這可急壞了木蘭。雖然自己從小跟父親練就了一身武藝,論本事不讓鬚眉,怎奈是女兒身。不能為國分憂,為父解難。就在愁腸百結,嘆息不止的時候,猛地一個念頭襲上心頭。我何不來一個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呢!這個大膽的想法對這個家庭,當時應該是個不二選擇,既沒違反了“軍令”,又報效了國家。於是乎木蘭便立刻行動起來,“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打點行裝,準備應徵。

讀者諸君,你讀到這幾行詩句的時候,千萬不要單單地理解為這是文學作品中的一般的排比。同時也是真真切切的寫實。

北魏首都平城,到孝文帝太和年間,已經是個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可以說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時代的羅馬人口不過30萬,只有平城的五分之一。(平城人口最多時達150萬人)這個大都市經濟繁榮,市場有規劃,有秩序。詩中的東西南北市固然是文學語言,同時也是對平城市場的真實描寫。即是說,木蘭的從軍裝備都是在平城(今大同市)置辦的。

同樣,接下來的詩篇也是真實的記述。且看:“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如果從武州川雲中城(即今左雲舊高山鎮)出發,(我們姑且認為是武州川內雲中城)一匹快馬,一天300華里,正是現在的舊高山鎮到內蒙古清水河縣老牛灣黃河邊的距離。第二天從黃河邊起身到達“黑山頭”又恰好是快馬一天的路程。“黑山頭”又名“殺虎山”蒙古語為阿巴漢喀咧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百里。燕山這裡指燕然山,俗名大青山。正是柔然陳兵“塞上”之所在。所以“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都是木蘭從軍路上的如實描述。據《魏書·世祖紀》載,太武帝始光六年(公元429年)秋七月拓跋燾曾“車駕東轅,至黑山,校數軍,實班購,王公將士各有差。”黑山是北魏時期的軍事要地。獻文帝這次親征,在黑山集結部隊,是有案可稽的。

《木蘭辭》的迷人之處,是在“寫實”的同時,以“寫虛”來烘托氣氛。接下來“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是對這次戰役宏觀的虛擬描寫——全國各地的府兵們,接到“軍帖”後,從四面八方向指定的集結地黑山行進。木蘭從京畿出發,兩天即可到達指定地點。山東、淮北、西北的府兵們可真是“萬里赴戎機”了。為了按照其指定時間到達指定地點,將士們馬不停蹄“關山度若飛”。這種虛實相間,宏觀微觀的巧妙結合,便把整個戰役的氣氛很壯闊地烘托出來。“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則寥寥數語,把這次戰役中將士們的艱辛,戰場環境的艱苦很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出來。

從獻文帝御駕親征,到孝文帝隨後的增兵,前後長達十多年。在這十多年間,大大小小的戰爭不可勝數,很多將士為國捐軀,木蘭是這次戰役的倖存者,也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壯士”。《木蘭辭》中只用了十個字便把這麼大的戰爭場面和戰爭的慘烈、頻仍高度概括了——“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惜墨如金,畫龍點睛,真是神來之筆。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在解析這段詩句之前,我們首先對“壯士十年歸”作一個解讀:北魏延興二年(公元472年)獻文帝決定御駕親征,並接連向全國發了“十二卷”徵兵的“軍帖。”木蘭正是這一年,替父從軍,從平城到達“黑山頭”集結的。孝文帝太和二年亦即宋順帝升明二年(公元478年)柔然和南宋趁獻文帝去世不久,結成軍事聯盟三十萬大軍陳兵塞上,這段時間內,邊境戰事不斷,“將軍百戰死”持膠著狀態。

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又增兵七萬由十二名將軍率領,趕赴前線。新兵的到來,替回了長年在一線的老兵。木蘭就是在這一次新老交替時由前線返回後方的,冬去秋回,木蘭從軍長達十幾年。《木蘭辭》裡“同行十二年”極言其從軍年代之久。這是文學語言。凝練,概括當然也不失其真。

木蘭回到首都平城,孝文帝在明堂接見了她。為她記功(策勳)“十二轉”。按照當時北魏的規定,凡立軍功者,軍功增多一級,官爵也隨之升高一級謂之“一轉”。按木蘭十多年在前線累建的功勳,有十二轉,官爵應做到尚書郎。孝文帝徵求木蘭意見,問她還有什麼訴求,木蘭說:“木蘭從軍旨在抗擊外患報效國家,我不想領受您封我的“尚書郎”,只希望您能借我一明駝,早日送我回到故鄉。”

北魏明堂始建於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北魏王朝演禮、佈道、議政之所在。按照禮制,只有首都才可以建明堂。所以北魏明堂是北朝唯一的明堂。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同的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內發現了北魏明堂遺址,規模宏大。與《水經注》中所描繪的明堂完全一致。木蘭於太和十六年(公元392年)從前線回到平城,正是明堂落成的第二年。孝文帝在明堂接見木蘭,其規格之高,可見一斑。

感謝《木蘭辭》的作者為我們留下了“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這極為珍貴的十個字。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發生在首都平城的一次重大事件。它足以雄辯地證明木蘭從軍的故事就發生在平城,面對明堂,任何企圖“爭奪木蘭”的說辭都顯得蒼白無力。孝文帝明堂接見木蘭,這才叫大有“名堂”。《木蘭辭》有名堂,名堂就在於“明堂”木蘭故事的真實性在於“明堂”,唯一性也在於“明堂”。一句“天子坐明堂”足以說明一切。

說到“明駝”,我們這裡不妨多說幾句。駱駝有沙漠之舟的美稱,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明駝是駱駝中的珍品。據說駱駝中若有睡眠時彎曲著腿,腹部不貼地面,腿部彎曲的地方還留有空隙,能透過光線的就叫做“明駝”。這種明駝能日行千里。木蘭向孝文帝提出“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表達了她急切想回故鄉與親人團聚的願望。

為了更好地說明駱駝是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們可看一看下面這則史料:公元383年,前秦大將軍呂光出征西域,西域各國歸順。呂光班師還朝之時,用兩萬多頭駱駝載西域珍寶及樂舞藝人東歸。(見《中國全史·音樂史》第432頁)這是何等宏偉壯烈的場景啊!

接下來的故事就歡快的多了。《木蘭辭》的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將這個過程描繪的如臨其境:父母親聽到女兒木蘭要回來的訊息“出郭相扶將,”這裡“郭”指外域,北魏時期只有武州川內的雲中城(即今舊高山鎮,遺址尚存)才有郭城,這也是我們認定木蘭的故鄉即今日之高山鎮的重要依據之一。

姐姐聽到妹妹木蘭要回來的訊息,對著鏡子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要回來,高興的磨刀霍霍殺豬宰羊。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歡聚中。

回到故鄉的木蘭,喜悅的心情更是難於言表。開“東閣門”,坐“西閣床”,脫戰時袍,著女兒裝。她把老屋的裡裡外外看了個遍,然後在她當年居住的房間內,對著鏡子在額頭貼上可意的花黃。(注:“花黃”是南北朝時期婦女流行的一種裝飾,即用金黃色的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多種圖形貼在額頭上,是謂之“貼花黃”。)

木蘭這樣刻意地打扮,是想給護送她回故鄉的戰友(夥伴)們一個驚喜。當身著女兒裝,貼著花黃的木蘭走出門來,看望她的“夥伴”的時候,“夥伴”們一個個驚異的目瞪口呆,他們不由的驚呼:我的天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行文至此,戛然而止,餘味無窮。這正是《木蘭辭》的魅力所在。

五、簡短的結論

前面我們論證了《木蘭辭》的史詩性質,考證了《木蘭辭》產生的時代背景,並且從《木蘭辭》的字裡行間重新仔細閱讀了這篇記事體史詩。透過以上三個方面的認真梳理,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木蘭辭》是北魏晚期鮮卑民歌橫吹北歌最優秀的代表作。它是以北魏延興至太和年間,北魏和柔然之間的戰爭為背景創作的一首敘事辭,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史詩。該辭的人物原型是生活在當時首都平城京畿內,府兵冊裡登記在冊的一位老兵的女兒。她的名字就叫木蘭。木蘭所以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傳唱不休的女英雄的光輝形象,就是因為她在延興年間,朝廷緊急徵兵之時,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十幾年軍旅生涯,木蘭立功無數,卻不願做官。最終回到故里與親人團聚,重新過上溫馨的耕織生活。

前人在評價《木蘭辭》所描寫的故事時是這樣說的——“事件也奇,詩也奇。”這個“奇”字的評價真可謂一語中的。木蘭確實是一個奇女子,她在國家用人之際,能想到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思想奇,從軍十幾年,大小戰爭無數,許多將軍戰死沙場,木蘭卻因軍功卓著,由士兵晉升為將軍,是武藝奇。立下赫赫戰功,卻不願做皇帝封賜的尚書郎官職,只求回故鄉與親人團聚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品格奇。

木蘭的這三奇,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這正是千百年來人們傳唱不斷且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華夏民族傳統美德忠孝節義、勇武仁愛等諸多高尚品德在木蘭身上都有集中體現。這些優良品德集於一身,真可為錦上添花,因之後來人們在把木蘭的故事搬上戲劇舞臺之時在木蘭前面加了個“花”字。從此花木蘭便成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至於我們前面提到的湖北、河南、陝西、安徽等地,紛傳花木蘭是他們那裡的人,我以為此舉無可厚非。《木蘭辭》從北魏年間唱起,千百年來流傳各地,英雄的故事,引起人們共鳴,是情理中的事。因共鳴而找些口實把英雄留住,也是有原由的。這種留住英雄的情懷,反映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世界,他們崇拜英雄,歌頌英雄,都希望自己的家鄉是英雄故里,然而,我們透過前面的論述,應該說比較清晰地澄清了木蘭從軍故事的來龍去脈,還了木蘭的本來面目。

再讀史詩《木蘭辭》

木蘭本是大同人

這就是結論。

六、打木蘭牌圓大同夢

當今城市的競爭多以文化論輸贏。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它不但能給城市注入驚人的活力,也會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杭州刻意打造的“宋城”,開封精心推出的“清明上河園”,以及廣西的“劉三姐印象”都是很成功的典範。各地所以不遺餘力地爭搶“花木蘭”原因即在於此。

若論我們大同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可謂豐富至極。兩千多年間幾乎歷朝歷代都有亮點。我認為大同歷史上最為閃光的亮點就是北魏時期在平城建都近一個世紀。百年間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積澱了極為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即以城市建設而論,北魏平城的“裡坊”制可以說是城市建設的活化石,唐建長安,元興大都,其“裡坊”格局皆因平城而來。僅“太和改制”一項,可以說影響了後世一千六百年。唐代均田制,租庸調製乃至遼金的田制,皆緣此而來。可以說“太和改制”催生了盛唐。文明太后和孝文帝也因此光耀史冊,成了“名後”“名帝”。他們的文治武功固然在中華民族史冊中熠熠生輝,然而要論為後世廣大人民所傳頌,最深入人心,最接地氣的還要數花木蘭。換言之,花木蘭的“名氣”遠遠超過了文明太后和孝文帝。花木蘭才是大同最靚麗、最響亮、最有文化內涵的名片。

木蘭雖然是一介平民,但是她的身上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諸多美德。“故事亦奇,人亦奇”她才是人民心目中的真真切切的民族英雄。

如果說雲岡石窟是北魏留給大同的一張靚麗的“實物”名片,那麼我們大同還有一張更靚麗的“精神”名片,那就是花木蘭。遺憾的是這張“精神”名片至今尚未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為此,我們在這裡大聲疾呼:

打木蘭牌,圓大同夢!

怎麼才能把木蘭牌響響亮亮地打出去呢?我認為有以下三點,我們必須帶著緊迫感去做:

(一)在城市的顯著位置請名家塑木蘭像,刻《木蘭辭》。明堂公園、高鐵站臺,都是不錯的選擇。應該把木蘭雕像當做城市的徽標。

(二)打造一部木蘭情景劇。本子現成,《木蘭辭》足矣。範本也有,印象劉三姐即是,不知張藝謀大導演有意於此乎。

(三)恢復木蘭故里。

木蘭是民族英雄也是人民英雄,她的奇特的事蹟,被北朝民歌《木蘭辭》生動、形象、完整地記錄了下來。不敬重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中華民族向來推崇民族英雄。作為木蘭這位偉大女英雄的出生地、故事發生地的大同市,應該有這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尊,還這位本土英雄真面目,恢復木蘭故里,堂堂正正、響響亮亮地打出一張木蘭牌。

打木蘭牌,圓大同夢,我願與認同此口號並願付諸行動之諸君共同求索前行。

為平城!

為大同!

作者:原大同市地方誌辦主任,

現大同市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 要子瑾

近期熱點文章

編輯:說書人

TAG: 木蘭北魏平城花木蘭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