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一介專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是一種很重要的哲學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來被很多思想家詮釋,三智書院創院院長、永遠名譽院長湯一介先生也曾多次發表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書院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湯一介專欄”,與朋友們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論述。今天,小編和您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思想內涵的看法。

論儒家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

我認為,中國儒家哲學中關於真、善、美的觀念集中體現在中國古代思想家長期討論的三個基本命題之中,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是討論“真”的問題;“知行合一”是討論“善”的問題;“情景合一”是討論“美”的問題。

關於“天”和“人”這兩概念可以因不同的哲學家而有十分不同的含義,但無論如何,“天(道)”總是就宇宙的根本或宇宙的總體方面說的,“人(道)”往往是就人們的社會生活或人本身方面說的。

天人關係問題從來就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所研究的最重要的問題,司馬遷說他的《史記》是一部“究天人之際”的書;董仲舒答漢武帝策問時說,他講的是“天人相與之際”的學問;揚雄說:“聖人……和同天人之際,使之無間”;魏晉玄學創始者之一何晏說另一創始者王弼是“始可與言天人之際”的哲學家;中國道教茅山宗的真正創始者陶弘景說,只有顧歡(另一道教領袖)瞭解他“心理所得”是“天人之際”的問題;唐朝劉禹錫對柳宗元的批評,說柳宗元的《天論》“非所以盡天人之際”;宋朝思想家邵雍說得更明白:“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

湯一介專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對“天人關係”雖有各種說法,如荀子提出的“明天人之分”,莊子的“蔽於天而不知人”,郭象的“天者,萬物之總名”,劉禹錫有“天人交相勝”之說等等。而且“天人關係”問題在魏晉時期又常透過“自然”與“名教”的關係表現出來。但儒家的主流卻大都把論證“天人合一”或以說明“天人合一”為第一要務。

孔子多言“人事”,而少言“天命”,然而孔子並非不講“天命”。我們知道,他不僅說過“唯天為大”,而且認為“天命”與“聖人之言”是一致的,他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接觸到“天”、“人”關係問題。然而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可見當時已把“人性”與“天道”的問題聯絡起來討論,只是子貢等沒有聽到孔子對這個問題的論述而已。孟子可以說開始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述,如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又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這表明他把“天”和“人”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荀子雖然講“明天人之分”,而其根本要求則在“制天命而用之”,即從“人”的方面來統一“天”,因而他把“人”抬高到與“天”、“地”並列的地位:“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這表明荀子認為“天”和“人”是一統一的整體。

《郭店楚簡·語叢一》中說:“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周易》是一部講“天道”和“人道”會通的所以然的道理的書。這也許是現在知道的最早“天人合一”的明確表述。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他說:“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這類言“天人合一”的理論自然是唯心主義的,是一種粗俗的“天人合一”論,且帶有神秘主義色彩。

湯一介專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魏晉玄學討論的中心課題是“自然”與“名教”的關係問題,而實際上也是天人關係問題。而魏晉玄學的主流則是以調和“自然”與“名教”為主題,即欲“以儒道為一”。王弼主張“體用如一”,故有“舉本統末”之言,謂瞭解“天道”即可瞭解“人事”,聖人可以“體沖和以通無”,體現“天道”以至於同於“天”。郭象也講“體用如一”,以為“用外無體”,他認為聖人“常遊外以弘內”,在現實社會中就可以實現符合“天道”的理想社會,所以“名教”不僅不和“自然”相矛盾,恰恰應在“人間世”中來實現其“逍遙遊”。這雖和先秦兩漢儒家對“天人合一”的表述不同,但它正是魏晉人所追求的一種特有的“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

宋儒所講的身心性命之學,更是以“天人合一”為其所要論證的基本命題。周敦頤明確地說:“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聖希天”。故王夫之說:“自漢以後,皆涉獵故跡,而不知聖學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為《太極圖說》,以究天人合一之原。”張載的《西銘》更謂“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東銘》則謂“儒者則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

二程講“體用一源”,其目的亦在明“天人合一”之理,故說:“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又說:“天人無二,不必以合言(按:意謂天人本一體);性無內外,不可以分語”,“聖人之心,與天為一”。朱熹也說:“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於天。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人”及人類社會雖由“天”而有,但既有“人”及人類社會,“天道”將由人來體現,即“天道”透過人的行為實現於社會,而能完全實現“天道”者唯聖人。所以朱熹說:“聖人……與天為一。”

湯一介專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程朱理學如此,陸王心學也以闡明“天人合一”之理為己任。陸九淵說:“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王陽明說:“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為一體”,“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雨風露電,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木石,與人原只一體。故五穀禽獸之類皆可以養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認為,“天”與“人”原為一體,“人”的生存、發展不能離開“天”,它們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所以他說:“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聖人”之所以能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蓋因其心本“仁”,而與“天”心之仁相通。他在解釋《大學》中的“親民”與“明明德”時又用了“體用如一”的觀點,他說:“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明清之際的重要思想家黃宗羲和王夫之都從不同的方面論證了“天人合一”之理。黃宗羲從“盈天地皆心”的觀點出發批評把“理”與“心”析分為二,他說:“夫自來儒者,未有不以理歸之天地萬物,以明覺歸之一己,歧而二之,由是其不勝支離之病。陽明謂良知即天理,則天理明覺,只是一事,故為有功於聖學”,故“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這是按照中國傳統哲學中“體用不二”來說明“天人合一”。

湯一介專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王夫之以“天”與“人”之氣化同運,來說明“天人合一”之理,他說:“父母載乾坤之德以生成,則天地執行之氣,生物之心在是,而吾之形色天性,與父母無二,即與天地無二也。”因為“天人之蘊,一氣而已”,所以“道一也,在天則為天道,在人則為人道”,“天”與“人”“惟其一本,故能合”,“惟其異,故必相須以成而有合”。“天”與“人”本一體之氣化同運,所以能“合一”,但“天”與“人”又並非等同,正因為有差別才能相補而成為一體之合。

王夫之認為,“天道”乃一剛健之氣化的流行,而人受之為“仁義之心”,故謂“成之者,人也;繼之者,天人之際也”,“天人相接續之際,命之流行於人者也”,蓋“天人同於一原”也。

中國傳統儒家哲學中,雖在立論有所不同,但都以討論“天人合一”為中心課題,或從“元氣”論出發,把整個宇宙視為氣化流行,而人即在其中謀求與天地氣化流行成為和諧之整體;或以“天”(“天道”或“天理”)為一超時空的至健的大秩序,而“人”(“人道”或“人事”)則是依此超時空之至健的大秩序而行事、“體道”以求宇宙之和諧;或以“天”為“心”,認為一切道理俱於一心之中,充分發揮“本心”之作用即可“與天同體”。

湯一介專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從中國傳統哲學上看,雖然各派在論述“天”、“人”宇宙統一性問題時的立論基礎並不相同;但是,在它們之間也有若干共同點。這些共同點,或者可以說表現了我國儒家哲學思維方式的某些特殊性。

這就是:第一,所謂“天人合一”的觀念表現了從總體上觀察事物的思想,不多做分析,而是直接的描述,我們可以稱它為一種直觀的“總體觀念”。第二,論證“天人合一”的基本觀點是“體用如一”,即“天道”與“人道”的統一是“即體即用”,此可謂為和諧“統一觀念”。

第三,中國傳統哲學,不僅沒有把“天道”看成僵化的東西,而且認為“天道”也是生動活潑的、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類社會之所以應發展、人們的道德之所以應提高,是因為“人道”應適應“天道”的發展,此可謂為同步的“發展觀念”。第四,“天”雖是客體,“人道”要符合“天道”,但“人”是天地之心(核心之心),它要為天地立心,天地如無“人”則無生意、無理性、無道德,此可謂之為道德的“人本觀念”。這就是中國儒家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全部內涵。

——文章節選自《湯一介哲學精華編》

the end

TAG: 天人合一天道聖人一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