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縣淨出好物件!一塊看看這個北魏時期的墓誌!

在煙臺的黃縣(今龍口市)

曾經出土了一部北魏時期的墓誌

被歷代金石愛好者所推崇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鞠彥雲墓誌

自從鞠彥雲墓誌被發現後

歷代的黃縣先賢們費盡心血

最終使其完整儲存至今

老黃縣淨出好物件!一塊看看這個北魏時期的墓誌!

墓誌價值高

眾所周知,墓誌通常是指埋於墓穴中記錄墓主生平事蹟及寫有讚頌慰念之辭的刻石,人稱之為“寫在石頭上的歷史文獻”。它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稱為“蓋”,下層稱為“底”。蓋上刻有標題,底部刻有墓誌銘。

《鞠彥雲墓誌》,全稱《黃縣都方石羊裡鞠彥雲墓誌》,刻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十一月。在北魏眾多的碑刻中,此碑書法古樸高茂,奇姿百出,渾厚拙重,代表了魏碑中隸楷之間的典型風格,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尤其是墓誌蓋書法,雖然僅僅十二字,但方正有力,開合自然,充分展現了魏碑書法的魅力。此碑出土後,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老黃縣淨出好物件!一塊看看這個北魏時期的墓誌!

鞠彥雲墓誌拓片

著名學者康有為在他的《廣藝舟雙楫》中將此碑列入“高品下”,並說:“古樸則有若《靈廟》、《鞠彥雲》”。康有為把鞠彥雲碑與北魏太安二年(456)所立的《中嶽嵩高靈廟碑》這一魏碑精品相提並論,他曾說,“晉碑如《郛休》、《爨寶子》二碑,樸厚古茂,奇姿百出,與魏碑之《靈廟》、《鞠彥雲》皆在隸、楷之間,可以考見變體源流”,高度評價鞠彥雲碑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價值。

清代學者葉昌熾對其極為推重。其《語石》雲:“《鞠彥雲》《吳高黎》兩石雖寥寥短碣,森如利劍,可割犀象。”

大文豪魯迅對鞠彥雲墓誌也極為珍重,《魯迅日記》裡多次提及購買此墓誌,甚至為此還買到過品差的翻刻本。當代著名文獻學家趙萬里稱讚其“字型渾厚圓潤”。

此碑是曾任職魏郡太守、統軍登州司馬等職的黃縣鞠彥雲的墓誌。鞠彥雲在正光四年(523)正月十六日去世,墓誌裡記載了其祖父鞠璋、祖母韓氏、父親鞠延增、母親解氏等的簡短傳記。這為研究鞠氏家族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鞠姓,為黃縣境內土著。宋代陳澎年所著的《廣韻》記載,鞠姓“出自東萊”。南北朝時期的何承天撰寫的《姓苑》也記載:“鞠氏出東萊,此姓他處頗少,而黃縣、海陽、文登有之。”

盜賊曾光顧

此墓在黃縣城南十五里戰家夼村北大道東邊的田地裡。清道光年間,此墓突然坍塌,村裡的人把墓挖開,發現墓誌石兩塊。當時村中有個教書先生叫麻東海的,喜好古物。聽說村東挖出古墓,趕緊跑去察看。

麻東海跳進墓穴,仔細讀了墓誌石上的文字,知道是北魏鞠彥雲的古墓。麻東海將墓誌石上的文字抄下後,讓人仍然將墓誌石埋在墓內。

當時不少人目睹過麻東海抄錄的墓誌文,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知道這裡挖出了北魏時期的古墓了。

老黃縣淨出好物件!一塊看看這個北魏時期的墓誌!

1930年拍攝的鞠彥雲墓

此墓很快被農人平整為耕地。就這樣,又過了四五十年,眾人都不記得此墓的具體所在了。

同治十年(1871),黃縣政府組織續修縣誌,鞠彥雲墓作為本縣的古墓,自然要載入史冊的。雖然已經有了麻東海的墓誌抄本,但此墓在哪,墓誌原文是如何寫的,當時修志的人都不知所以。

為嚴謹起見,當時負責修志的趙瀛海、梁士鴻、康居仁、趙汝弼、丁肇祖、麻松雲等人多次到戰家夼尋訪當時的知情人,最終確認古墓在當時張家夼村民戰文科的田地裡。

要把古墓探究明白,就必須挖掘,但一挖掘,勢必破壞土地及農作物。為此,六人花制錢六千文從戰文科手裡購地一丈三尺五寸,把鞠彥雲墓誌挖出並運到黃縣城,連夜製作了不多的拓片。

當時的黃縣縣令尹繼美也是好古之人,見墓誌研究清楚了,就讓人把墓誌送回原處,給鞠彥雲墓培了土,立了碑,並告知戰家夼村民要注意保護這一古蹟。

鄉賢多愛護

同治年間的拓片,因是初拓,志石完好無損,所以拓片完整清楚,成為金石愛好者蒐購的珍品。因拓片製作的不多,沒多久,一幅拓片就能賣十幾兩銀子了。

當時有些利慾薰心的人,見這拓片如此值錢,就打起古墓的主意來了。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他們成功把墓誌石盜出,製作了很多拓片。後來他們拿著拓片到丁憲曾家兜售。

丁憲曾是黃縣丁百萬家族“文來”號掌門,腰纏萬貫,喜好金石。丁憲曾一看這拓片是新制作的,一時不明所以,就拿著拓片到好友王守訓家請教。王守訓喜好收藏,學術造詣頗深,福山王懿榮評其“為士鄉三百年之冠”。王守訓一看這拓片是新制作的,但又的確是原石拓的,就明白古墓被盜了。於是趕緊找到當時黃縣縣知事秦仲剛,說明了情況,要求追究責任人。很快,盜墓偷石的人被緝拿歸案,墓誌石也失而復得。

老黃縣淨出好物件!一塊看看這個北魏時期的墓誌!

墓誌蓋原石

尋回墓誌石後,王守訓不無感慨的說:“志石若仍送墓中,他們不免還要偷盜,志石不能保,鞠將軍這墳也不能保。”於是買了兩方掖縣石頭,將志文摹刻,與原石一樣,自己又作了跋記刻在石邊。同治十一年(1872)春,王守訓同張二南等人,把新作的墓誌石抬到鞠彥雲墓地,封入墓內,作詩奠祭。又提議用兩塊碑石鑿為方框,將原志石嵌入,用石灰銅鉛溶液釺實了,立在黃縣縣學孔廟後尊經閣院中,並且不許任意拓制。

此石被嵌入黃縣牆壁後,由於嵌入太深,墓誌四邊的文字不易拓到,捶拓者需改換稍小的拓包後,再次施墨才能完成。所以,拓本四邊上的墨色常比中間部分為淡。由於嵌牆後四邊有灰痕,拓片起下後四邊仍多有灰痕。

翻刻失神韻

儘管如此,由於鞠彥雲墓誌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喜好金石的自然不願意錯過對這神品的收藏。所以除黃縣人以外,歷來官場及來往商客,無不以得到拓片為榮。這樣一來,墓誌自然就拓得頻了。

由於拓得頻繁,志石慢慢就有破損,拓片的韻味就明顯不如以前拓的了。於是就有北平古董商人另摹刻拓賣。但他們新刻的,字型又比原刻略顯肥大,將墓誌蓋“都鄉(‘鄉’的繁體字)”的“鄉”字上邊一點挪到正中,與真石點在一邊的不同。除這個版本外,還有人翻刻過另一個版本的,這個版本的字型較瘦,也是失去了原刻的韻味。懂行的金石收藏家見這翻刻的,不是肥了就是瘦了,完全沒有原拓片的神韻,於是又退而專求舊拓片。收藏不到舊拓片,就去拓制有缺憾的原石。

1931年,黃縣人王景宋在黃縣文廟舊址籌備建立了黃縣公立圖書館。一向熱愛鄉土文化的王景宋看到圖書館大院裡的鞠彥雲墓誌被肆意捶拓,十分心痛。於是讓人把木蓋嵌在石孔上,用鎖封閉,從此不能隨便捶拓了。

為規範拓制行為,王景宋起草了詳細的拓制規程,並報山東省教育廳備案。談及此舉的無奈,王景宋後來說:“一般愛好金石的人們,一定對我們表同情的,一定諒解我們儲存古物不得已的苦衷。”

解放前,此墓誌被王景宋主持的膠東圖書館有效保護。1950年被移交山東省博物館收藏。

我就知道你“在看”

TAG: 墓誌鞠彥雲拓片黃縣王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