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文明起源・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彩繪泥塑羅漢像

高65。5釐米、正面寬42釐米、側面寬33。8釐米

1990年寧夏賀蘭縣宏佛塔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羅漢圓頂光頭,面相方圓,眼珠烏亮。結跏趺坐,施禪定印。身著交領右袒袈裝,袈裟用黑色襯底,腹部繪白色團花,領邊亦為白色,腰部束帶。袈裟外穿通領大衣,大衣用白色襯底,其上用硃砂繪出方格幾何紋圖案,方格內又刻畫繁密的捲雲紋和鳥紋,紋飾上還有描金、但多已脫落。此像出土時腹內藏有西夏文經卷,可惜已燒成灰燼,從其殘片上,隱約可見經過刻印的西夏文字。此像為成年人像,神情忘我,給人以氣定神閒之感。紋飾線條粗獷、簡潔,其繪畫技法的運用已達到精湛成熟的地步。

七 中外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

《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前蘇聯)B。 M.馬松 著,金曄 譯《考古學參考資料》1980年第3、4輯第1

~24頁

本文依據考古資料探討了中亞文明形成的途徑。認為伊朗一美索不達米亞

和西伯利亞—哈薩克這兩個地區之古代文化的聯絡與接觸在中亞文明形成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這一時期中亞“同印度及中國的聯絡不多,沒有起到多大作用”。早在舊石器時代前亞文化圈就顯示了強大吸引力;中石器時代中亞形成了以農業和畜牧業為基礎的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繼續發展,在一些地區產生了有生產性經濟和迅速發展文化的定居公社,從而有別於仍處於攫取性經濟狀態的新石器時代部落的廣大地區。這兩大區域的存在和相互接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時期歷史程序的特點。

公元前4000年到前3000年,中亞西南部、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屬於一個文化區。中亞的其他地區屬於另一個文化區,它接近西伯利亞—哈薩克文化圈。分佈於中亞的克爾捷米納爾文化與亞洲大陸大片土地上的漁獵部落有密切聯絡,同時受到南方定居農牧業文化的影響。這些影響促使它逐漸過渡到生產性經濟形態,而非受阿富汗、印度或中國的影響。黃河流域向生產性經濟的過渡是在本地基礎上發生的,與近東文化中心沒什麼聯絡。

作者認為由於良好的自然條件,兩河流域和伊朗的農村公社迅速發展,在公元前3000年形成了早期階級社會;信德和旁遮普也在公元前2400年產生了哈拉帕城巿文明;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初葉中亞的社會已相當接近於階級社會。青銅時代中亞北部生產性經濟的確立也是在該地區西南部農業區的影響下完成的。這樣兩個區域文化經濟的顯著區別開始消失,並逐漸產生了新的形式。安德羅諾沃部落的經濟首先是作為畜牧經濟發展的。在草原和沙漠條件下,灌溉農業在一些地區有所發展。本文贊同安德羅諾沃部落是遷移到中亞的觀點。還認為公元前一千年中葉中亞主要綠洲的產生是以“與伊朗一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相聯絡的南方文化傳統和趨向於哈薩克和西伯利亞的北方傳統”相結合為基礎的。

文明起源・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文明起源・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近二十年來東南亞地區的考古新發現及國外學者對我國南方古文明起源的研究》

童恩正,《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第17~27頁

本文綜合介紹了近二十年來泰國、越南等地的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及國外部分學者利用這些材料對我國南方,甚至我國整個文化的起源所做的討論,並表明了作者本人的見解。主要內容如下:第一,二戰以前,學術界對於東南亞地區的考古學瞭解甚為貧乏,出於歐洲中心論及對殖民地的輕視等原因將東南亞看成一貫停滯落後。第二,從中石器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最重要的發現是泰國西北部夜豐頌府的仙人洞遺址;從新石器時代延續到早期金屬時代,最重要的遺址有位於泰國東北部坤敬府普淵縣班納府村的能諾他遺址;與能諾他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是位於泰國東北烏隆府安芬縣的班清遺址,這是一處從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的基地;1959年始,越南北部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則是確定了馮原文化的存在。上述考古材料使亞洲南部在栽培作物的起源、馴養動物的歷史、最早的冶金工業等問題上佔有重要的位置。但在下定論前還需要更多的相關資料證實。第三,國外很多學者把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看成是廣義的東南亞,上述考古新發現也影響到學術界對我國南方古文明起源的研究。首先是張光直最近不再堅持華北是古代中國惟一的文化中心,而認為當時有好幾個中心,並且將解決好這幾個古文明中心相互之間的關係問題,留待日後有更多的資料出現時再下結論。作者也完全同意這種審慎的態度。其次,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索爾海姆將古代東南亞看成是人類一切重要的文化因素的發源地,並認為中國的古代文明全部產生於中南半島。作者認為這一結論建立在有爭議的材料和想像上,缺乏必要的事實根據,且未吸收中國的新發現和研究成果,顯得陳舊和武斷。最後,香港歷史博物館的W·梅詹提出各地區古代文化的發展各有其連續性和獨立性,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現,要先在這一文化內部找原因,此即“無中心論”。作者認為梅詹忽視了文化發展的差異性和傳播的重要性,其理論也是形而上學的。

作者最後指出,面對上述情況,中國學者的急務是:(1)加強南方的田野工作,拿出豐富可靠的新材料;(2)加強綜合研究,把中國南方放在整個東南亞甚至亞洲太平洋區域範圍內進行比較研究;(3)從理論、方法論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

文明起源・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文明起源・中亞文明的歷史地位

文字來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編

圖片及說明摘錄自《大夏尋蹤:西夏文物輯萃》。中國國家博物館 等編。2004

TAG: 中亞文化考古起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