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筆下的三大詩詞,除了自創的詩詞,還有哪些人寫過古詩?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從《紅樓夢》第六十三回賈寶玉過生日的宴會入手,用席間眾人玩的“佔花名”酒令遊戲開了個頭,跟大家探討了其中一部分古詩。

不得不說,曹雪芹在原著當中也寫過很多詩詞。這些作品中,有才華橫溢的林黛玉、薛寶釵的詩詞,也有鳳姐這樣沒讀過什麼書的人偶爾聯詩的一句半句,更有劉姥姥這樣的普通百姓臨場發揮說的押韻句子。而曹雪芹筆下的詩詞,充分考慮到了人物身份和地位的差異,進而透過詩詞句子來表現出各個人物完全不同的性格特點。

除了自己創作詩詞,曹雪芹在引用古代詩句時也是非常貼切應景的。我想在今天的文章裡就繼續聊聊寶玉生日宴會上出現的詩詞作品,並做個淺顯的分析。

1 天上碧桃和日邊紅杏

清代末期有一位紅學家,筆名叫做“西園主人”。他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論斷說的是探春這個人物:

“探春者,《紅樓》書中與黛玉並列者也。以情言,此書黛玉為重;以事言,此書探春最重。以一家言,此書專為黛玉;以家喻國言,此書首在探春”。

曹雪芹筆下的三大詩詞,除了自創的詩詞,還有哪些人寫過古詩?

而這樣一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在群芳宴上抽中的花籤也藉助古詩透露出了她的心思。

我們應該都清楚地記得,探春當晚抽中的花籤是“杏花”,旁邊寫著“瑤池仙品”四個字,還有一句詩是“日邊紅杏倚雲栽”。

這句詩的出處,是唐代文人高蟾所寫的《上高侍郎》一詩。對於這位詩人,可能有的讀者朋友會比較熟悉。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三十多首,數量不多。但從整體的風格上來看,高蟾的詩風跟詩仙李白的風格相似:都以表情達意為主,有些地方寧可不合音律,也絕不會“以聲害義”。而這首《上高侍郎》全詩是這樣寫的: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這首詩通篇借物言,前兩句比喻的是詩人自己對別人考中進士的羨慕之意,並委婉地寫出了自己那些藉助“裙帶關係”上位的人心懷不滿。而後兩句裡,詩人特別寫出了自己自信和進取的態度,也進一步表達出自己很希望得到高侍郎的賞識。

我在初讀這首詩的時候,有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為什麼這樣說呢?“天上碧桃”、“日邊紅杏”這兩處比擬就很清楚地表明瞭:考中進士金榜題名的人就好比是鯉魚跳過了龍門,身份地位瞬間變得不再尋常了。而“和露種”、“倚雲栽”則寫得更加明顯——藉助權貴的扶持,這些人一夜間變成了鳳凰,不僅擁有了令人羨慕的官職,還得到了皇家的信任。“碧桃”和“紅杏”表面上描繪的是鮮花盛開的景象,實際比喻的是這個群體正是處在春風得意的事業上升期,未來前程似錦。如果要給一個成語“平步青雲”加上古詩註解的話,我覺得高蟾這兩句詩就再合適不過了。

曹雪芹筆下的三大詩詞,除了自創的詩詞,還有哪些人寫過古詩?

讀高蟾這首詩,並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感受。熟悉清代長篇小說《鏡花緣》的朋友們可能不會陌生,小說第八十回寫的是猜燈謎。原文是這樣的:

若花道:“我出‘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載’,打個花名。”謝文錦道:“好乾淨堂皇題面!這題裡一定好的!”董寶鈿道:“我猜著了,是‘凌霄花’。”若花道:“不錯。”

為什麼這兩句做謎面的謎底是“凌霄花”呢?“天上碧桃”和“日邊紅杏”之所以能夠出人頭地佔據有利地位,恰恰就在於這兩種花站在高處的“凌霄”之上,對吧。因此用這兩句詩來給“凌霄花”做謎面,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2 不得不說的唐代科舉制度

用高蟾的詩做謎面來描繪“攀援的凌霄花”,其實還透露出另外一層意思,這也是高蟾在自己的詩裡所表達的。

我們都知道,唐代的經濟和文化都非常發達與繁榮,統治者在繼承以往的制度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科舉制度就是在唐代逐漸發展並得到完善的。

我以前寫過一些文章,分析過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今天就借這個機會,說一說唐代科舉制度的獨特之處。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選官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大體上指的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而推舉上來的大中正必須是身居高位並德才兼備的著名人物。由大中正再進行推舉,產生小中正。

曹雪芹筆下的三大詩詞,除了自創的詩詞,還有哪些人寫過古詩?

到了唐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繼續發展,北方地區的中小地主勢力不斷壯大,開始對“仕途之路”產生不滿——長久以來的推舉制讓官職官位基本都被世家大族所壟斷了。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只能進行變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採用科舉制度來“選官”的呼聲漸高,於是科舉制應運而生。

當然,在唐代想要考中進士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錄取名額非常有限,考試的難度係數就非常大。而進士科也逐漸成為唐代中後期文人踏上仕途主要通道。一開始,進士科的考試內容只有一種“試策”,後來又加入了“試帖經”和“時務策”這兩種考試。而應試者的詩賦功底也相當重要,從詩歌的立意、佈局、文采等方面能夠比較全面地考查一個人的才學,因此唐代的科舉制在後來也更加註重詩賦創作。

有另外一首詩就很鮮明地表現出唐代學子在“投卷”以後的心情: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巧入時無?”

看,猶如新嫁人的新娘一般小心翼翼、忐忑不安,卻又只能輕聲低眉地問那麼一句。

事實上,唐代有很多名人都是透過“投卷”和“舉薦”的方式最終踏上仕途的。比如盛唐山水詩派的代表人王維就是其中之一。他得到了岐王和睿宗九公主的推薦,後來狀元及第; 而傑出詩人杜牧也是因為得到了太學博士吳武陵的鼎力推薦,後來高中進士。

那麼,高蟾的詩裡為什麼會用“天邊碧桃”和“日邊紅杏”來作比喻呢?唐代科舉制度有一個特徵,那就是應試者在參加進士考試之前,必須得先自尋門路,向各路達官貴人“投卷”,也就是創作好的詩賦來給權貴們先看看。透過這些好的詩賦作品來贏得權貴的讚賞,進而使得他們願意舉薦應試者。沒有人舉薦可以嗎?肯定不行,沒人舉薦就意味著一個人失去了被錄取的可能性。

曹雪芹筆下的三大詩詞,除了自創的詩詞,還有哪些人寫過古詩?

這種制度最明顯的弊端就是“裙帶關係”:靠著過硬的關係能夠一夜成名,而真正有才學併兼具管理才能的人可能就會被埋沒。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弄懂了高蟾詩裡的意思:“碧桃”在天,“紅杏”近日,這才能夠讓這兩種鮮花得到“倚雲”之勢,向凌霄花一樣有了“向上攀援”的雄厚資本。

明白了上述原因,我們也就能夠解釋高蟾在寫了“天邊碧桃”和“日邊紅杏”以後,突然又描畫出一個鮮明的對照:“芙蓉生在秋江上”。儘管芙蓉也到了盛開的季節,可惜它遠在秋江之上,孤苦無依,只能默默等待被上天眷顧的那一刻。

而詩中“秋江芙蓉”顯然就是作者的自比。沒有種種“裙帶關係”的詩人,雖然滿腹才學,但也無法跟佔盡先機的官宦子弟們相比較。地位的懸殊,就好像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貴賤有別似乎真是“地勢”的原因。因此高蟾才發出了深深的感嘆。

3 探春的孤獨之感

我在這篇文章開頭時說過,高蟾的這首詩實際上也透露出《紅樓夢》裡探春的心思。曹雪芹在引用這句詩時,是安排了自己的用意在其中的。

我們都很熟悉的探春是海棠詩社的創始人,雖然只是一個詩社,但藉著這個機會,大觀園裡的眾姐妹和寶玉能夠經常聚在一起,填詞作詩、一展才華。探春作為海棠詩社裡的“蕉下客”,在詠海棠的詩裡也寫出“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的佳句來。她的高層次精神追求在此也可見一斑。

不僅是在詩句裡體現了非凡的理想和追求,在海棠詩社成立之前,探春發出的請柬裡就出現過這樣的文字:

“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

曹雪芹筆下的三大詩詞,除了自創的詩詞,還有哪些人寫過古詩?

這句話,毫不客氣地展示了探春真正是一位難得的“巾幗英雄”:她不僅胸懷大志,還立志在有機會的時候一定要有所作為。

機會很快就來了。鳳姐突然生病,探春奉王夫人之命,成了榮國府的“代理執行長”。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剛剛上任的探春很快就以自己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府裡存在的許多弊端。於是她開始進行改革,不僅削減了各項不必要的開支,還搞起了“大觀園承包責任制”,讓“入不敷出”的賈府好歹多了一個掙錢的路子。大家記不記得平兒是怎麼評價探春的呢?“那三姑娘雖是個姑娘,你們都橫看了她。二奶奶在這些大姑子、小姑子裡頭,也只單畏她五分…… 她撒個嬌兒,太太也得讓她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麼樣”。就連脂粉隊裡一等一的英雄人物鳳姐都非常看重探春的才幹,這也側面透露出探春真的具有“治家之才”。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好女子,也發出過悲涼的感嘆:

“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我亂說的。”

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女性是不能夠憑藉自身才能去博取社會地位的。心有遠大理想的探春,必須受到性別的限制而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與能力。

我們再看高蟾的詩,後兩句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可惜啊,芙蓉雖美,但生長的不是地方,因此喪失了“天時地利”。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生不逢時的感慨;而《紅樓夢》裡的探春也是因為“生不逢時”的人生際遇,讓這樣一個傑出女性懷揣的一切美好理想,都只能止步於“理想”。“但凡是個男人”這種假設的孤獨之感,讓人唏噓。

一首詩,一刻心情,一段心路歷程。

《紅樓夢》表面上是在寫一個助興的酒令遊戲,其中隱含折射的東西,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解讀和研究。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

TAG: 探春邊紅杏碧桃高蟾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