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做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歎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鄭板橋出身於書香門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舉人,乾隆元年中進士,五十歲起先後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計十二年。“得志加澤於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對連年災荒的平民百姓採取了“開倉賑貸”“捐廉代輸”等舉措,這引起了貪官汙吏、惡豪劣紳的不滿,被貶官。之後,他靠賣畫維持生活。鄭板橋的一生,經歷了坎坷,飽嘗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態炎涼,他敢於把這一切都糅進他的作品中。

鄭板橋的題畫詩已擺脫傳統單純的以詩就畫或以畫就詩的窠臼,他每畫必題以詩,有題必佳,達到“畫狀畫之像”“詩發難畫之意”,詩畫映照,無限拓展畫面的廣度,鄭板橋的題畫詩是關注現實生活的,有著深刻的思想內容,他以如槍似劍的文字,針砭時弊,正如他在《蘭竹石圖》中雲:“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電驚雷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固不在尋常蹊徑中也。”

鄭板橋畫竹,“神似坡公,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清代學者像傳》說他一生的三分之二歲月都在為竹傳神寫影,自己曾有詩寫道:“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後來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透過觀察和藝術創作的實踐,提煉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眼中之竹”是自然實景,是對自然的觀察和從中體驗畫意;“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時的構思;“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他把主觀與客觀、現象與想象、真實與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師承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境界。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自然之竹是客觀存在的,畫家看到眼裡的竹已經和自然之竹有所區別了,然後要進行加工、主觀處理,形成胸中之竹,這就是所說的意在筆先,等落到紙上,轉化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說的是畫家所創出的一個“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昇華,概括說就是畫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觀形象,經過大腦的意象處理,最終經過技術加工物化為典型的藝術形象,是藝術創作的過程。

當鄭板橋任山東濰縣知縣,曾作過一幅畫《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畫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現”,這詩題,不再是無感而發的詩題,透過畫和詩,使人們聯想到了板橋的人品,他身為知縣,從衙齋蕭蕭的竹聲,聯想到百姓困苦疾聲,說明他心中裝著百姓,情感鏈系在百姓身上。這時畫中的竹葉有了形象的擴充套件,鄭板橋開倉賑貸,救濟災民的場景一幕幕地浮現在人們腦海裡,“凝固的瞬間”在觀眾的腦海裡變成了無限延續的故事,好似極富感染力的小說、影片那樣,扣人心絃,發人深思。寥寥幾筆竹葉,簡練幾句詩題,讓人倍感作品中蘊藏著的深刻的思想、濃濃的情意。再有幾幅是鄭板橋被貶官後離開濰縣,三頭毛驢一車書,兩袖清風而去,臨行前後作的畫,其一畫竹圖題雲:“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竹漁竿”,借竹抒發了他棄官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靜心態。

《竹石圖》畫幅上三兩枝瘦勁的竹子,從石縫中挺然後立,堅韌不拔,遇風不倒,鄭板橋借竹抒發了自己灑脫、豁達的胸臆,表達了勇敢面對現實,絕不屈服於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時,“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類似的還有《墨竹圖》《竹圖》,這幾幅墨竹圖,都是借竹子抒發他遭貶官後,越發灑脫。鄭板橋所畫竹子和題畫詩,大多是借竹緣情,託物言志,抒發了“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情懷,表現出“立根原在亂巖中,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勁,表達出“寫取一枝清瘦竹,烏紗擲去不為官”的氣節和氣概,凡竹子的高風亮節,堅貞正直,高雅豪邁等氣韻,都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鄭板橋作品不同於傳統花鳥畫之處,不同於前人之處。

傳統的蘭竹大多數表現為欣賞性的、娛樂性的主題,畫面主要追求自然形象的真與美、繪畫技能的高與低、筆墨運用的嫻熟與雅俗,而到了鄭板橋的筆下,除了達到這些技能技巧外,題畫詩還賦予這題材新的思想內容和深邃意境,使花鳥畫亦能產生思想性、抒情性,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古書畫:鄭板橋一生畫竹,經典之作選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們可能就走散了!

中外繪畫藝術

安莫希藝術

TAG: 之竹鄭板橋濰縣竹子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