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卦》九三爻辭“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破解

《蠱卦》九三爻辭“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破解

《蠱卦》之九三爻辭破解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無咎也。

釋象

《蠱卦》九三爻辭“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破解

卦有六位,三是剛位,為武人之位,武人剛武乃父德,承父德而有事,故曰“幹父之蠱”。

《蠱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先變為《恆卦》,然後《恆卦》再變為《蠱卦》。《泰卦》天時在仲春之月,萬物出達。《蠱卦》九三就是《泰卦》九三。《泰卦》九三為震體主爻,“震為蕃鮮”,所謂“蕃鮮”就是指豐盛的祭品,即祭祀時所用的酒肉等吃食,古代稱為“福”,所以《泰卦·九三爻辭》曰:“勿恤其孚,於食有福”。由於“蕃鮮”美味,所以又稱為“羞”,羞者,美味也。仲春之月,萬物出達,《泰卦》九三剛爻當位,朝氣蓬勃,有武人之氣,且“勿恤其孚,於食有福”,故不必擔憂其是否能出達,不必擔心其活力。九三有口福不缺吃食,最終的結果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這一點大可放心,故《蠱卦》九三爻辭曰“無大咎”,其《象傳》亦因此釋曰:“幹父之蠱,終無咎也”。

《蠱卦》九三爻辭“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破解

《泰卦》卦變體系

《蠱卦》九三既“無大咎”,那麼為什麼又會“小有悔”呢?《蠱卦》九三之“悔”出於何處呢?實際上,《蠱卦》九三之“悔”就出在《泰卦》變《蠱卦》的過程當中,即《恆卦》中。《泰卦》天時在仲春之月,萬物出達,陽氣發洩。而《泰卦》內卦共三個陽爻,按照先後順序,九三是應該最先出達的一爻。然《泰卦》先變為《恆卦》時,則是《泰卦》初九搶先出達。《泰卦》初九先變為《恆卦》九四,然後《恆卦》九四再變為《蠱卦》上九。《泰卦》先變為《恆卦》時,《泰卦》初九搶了先機,使九三失去了率先出達的機會,反承於其下。《恆卦》九四為震體主爻,“震為蕃鮮”,蕃鮮為美味,故這裡換言曰“羞”。《恆卦》九三在《泰卦》中就為震體主爻,“勿恤其孚,於食有福”,而到了《恆卦》中卻反承於九四之下,承用九四之“羞”,故《恆卦》九三爻辭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九三自己原本不缺吃食,卻反要在九四之下承九四之“羞”而食,故“有悔”。不過這也是暫時的,《恆卦》會馬上變為《蠱卦》。《恆卦》變為《蠱卦》後,《恆卦》九四離開四位而達上位,九三在《蠱卦》中又恢復了震體主爻的狀態,可以說仍然是“勿恤其孚,於食有福”,其悔不長,故曰“小有悔”。

若《泰卦》九三最先出達,則卦變為《節卦》,《節卦》然後再變為《困卦》。《節卦·彖傳》曰:“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泰卦》變《節卦》,《泰卦》九三雖率先出達上行,卻有“行險”的成分在裡面。可見,《泰卦》九三要麼不動,要動就是大舉動,一步到位,直達至尊之位,一舉而定乾坤。挑戰至尊之位,故有“行險”的意味。然《泰卦》變為《蠱卦》,九三並非是要挑戰至尊之位,亦不欲“行險”,而是要承襲父業,完成“終則有始”的傳承之道,是要“幹父”,而不是要“犯君”;是要“存位”,而不是要“爭位”。

義理

《蠱卦》九三爻辭“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破解

《蠱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天時在仲春之月。仲春之月,萬物出達,但並不是說出達得越早越好,而是越適時越好。在萬物出達之時,能順應自然,充分展示自己適應自然的能力和生命活力,繼續祖輩的事業,這就已經成就了蠱的意義。

“蠱”的意義在於求生存、圖傳承。蠱道就是指物能在競爭中生存,並能代代傳承,不絕於後,以實現“終則有始”的天道。《蠱卦》脫胎於《恆卦》,恆者,久也;久於其道然後成蠱。蠱者,歷久而成者也。蠱道不在爭一時之得失,而在爭一世之長久。終則有始,代代傳承,歷久不亡,這是蠱道的真諦。

九三有武人精神,將帥之才,即使在出達的過程中曾遭受凌辱,“小有悔”,但必然能施展抱負而“終無咎也”,終將自有一番富貴。韓信有將帥之才,卻曾寄漂母之食,受胯下之辱,不過這只是他人生當中的小插曲,算不得什麼大羞辱。大丈夫忍一時之辱而不逞一時之快,胸有大志則謀長遠,笑到最後才是勝利。能得長久,笑到最後,蠱道也。

《蠱卦》九三爻辭“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破解

TAG: 泰卦九三蠱卦恆卦出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