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黃大衛鄉間的味道

鄉間的味道

作者:黃大衛

【洞庭作家】黃大衛鄉間的味道

秋高氣爽的季節,漫步鄉間,感覺天是如此的高遠清新,久居城市的我來到這裡,確有一種五臟六腑被洗過的清爽。

我的家鄉在洞庭湖邊的丘崗山地上,這裡雖然稱不上風景絕美,可也有山有水,很讓人享受的。秋天收割完稻子的田頭,只剩下半截的禾蔸,禾蔸下綠色的青草卻在旺旺地生長,青草黃禾,青色的底子,黃色的點綴,倒也別有一番風味。田野中一彎一彎的池塘,水清得見了底,連一些小的游魚都依稀可見。微風拂過田野,有一些涼意,但絕沒有寒意。曠野裡,很難見到人,有一種靜穆的美。找一塊禾草多的地方坐下或躺下,讓陽光曬滿全身,那稻禾的香氣瞬間佈滿全身,融入你的身體。田間偶爾有一兩條黃牛在慢悠悠地嚼著稻草,神態安詳,彷彿天地間它才是主人。走近村莊,不時地傳來一兩聲雞鳴,粉牆紅瓦從綠樹間升出一角或一半的身姿,“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裡的主人愜意的生活。

村邊一塊一塊的竹籬圈圍起來的菜畦,青青的菜葉讓即將枯萎的辣椒樹映襯得愈加清亮、油綠,還有那爬在竹籬上的扁豆、刀豆,一塊一塊地吊著,在風中蕩著鞦韆,引得那些雞們一個個地跳起來去啄。這時農家大嫂們就不樂意了,走出家門,將那些雞們趕到不遠處的禾田裡去,讓它們去那裡找尋掉落的稻禾或蟲子吃。

我的家靠山,離田野較遠,雞們便在林子裡追逐、嬉戲。“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那是詩人筆下山野春天的寫照。現在是秋天,叢菊一嘟嚕一嘟嚕熱烈地開著,小小的花蕊擠在一起,很是燦爛,讓人不禁想起“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熱鬧繁華,有老人在採摘菊花,聽人說菊花泡茶有清肝明目之功效,想起陶公“採菊東籬下”的詩句,自然明悟。雖然是秋天,可山上的樹木葉子掉得並不多,仍然是綠意盎然,想起屈原的“洞庭波兮木葉下”,原來是洞庭湖邊的秋意太濃,濃得沒有蕭瑟的氣象了。山上的野果也多起來了,成熟的毛慄、板栗都炸裂開來,掉在地上,想吃,扒開草叢從鳥雀們的嘴裡分點就行。還有溼潤的茅草叢裡、雜樹腳下長著一種山珍——茅柴菌,運氣好的話,一天也能尋上一兩斤呢,那可是餐桌上的佳餚。現在一些在外務工、做生意的人,他們又回來了,帶來了資金,更主要的是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山莊、農莊在鄉間悄然興起,有的專門栽種油茶,有的興建果園,還有的乾脆培養花卉苗木……想起小時候,放學後的一件大事就是砍柴,如今的鬱郁青山,那時在我們的肆虐下真的是難看的癩痢頭。近幾十年來的休養生息,這片山林、這塊熱土,又顯示出了她的勃勃生機。曾經蕭瑟荒村處,又是一片豔陽天。

漫步山間,偶爾看到一兩片破陶片,當然這絕不是什麼稀有文物,但它們讓我想起原始人燒土製陶,從茹毛飲血到燧木取火,從飲用生水到燒水飲用……鄉間已然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歷史上詩人歌詠田園,鍾情山水,其實謳歌的是我們人類的根本啊!從詩經的“坎坎伐檀兮” 到 “秋水伊人 ”“在水一方”,從屈原的離騷到杜甫的愁苦,從李白的豪情到王維的忠情……鄉間,農業文明的搖籃!我們從這裡走出,鳶飛戾天之心可最終望鄉息心,這就是樹高千尺不忘根的表現啊。

我同時想到了幾個傳統的節日,每到中秋,大家就有了全家團聚的衝動;每到春節,人們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要像候鳥一樣往回飛遷。不知有多少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只有鄉間的年味最濃。其實那股年味就是濃濃的親情。此時的山野是寂靜的,可當春節來臨時,群山翻舞,原野沸騰,鄉間的味道讓岑寂的山野狂歡,也把春天從沉睡中吵醒!

夕陽西下,我坐在山邊,迎著夕陽,通身一遍金黃,彷彿被佛光籠罩,“慧眼”頓開。

【洞庭作家】黃大衛鄉間的味道

作者簡介

黃大衛,岳陽縣二中教師。

圖片:網路

TAG: 鄉間雞們想起一塊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