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保持對孩子的“正面期待”

有一個實驗叫羅森塔爾實驗,196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羅斯塔爾來到一所學校,對這個學校1到6年級的孩子進行了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做了七個小測驗,測完之後將一個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班主任,說這個名單上的孩子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孩子,他們的發展潛力是最好的。

他跟校長和班主任都說了,為了保證實驗的有效性,大家都要對這個事保密,不要把結果說給這些孩子聽。好,八個月之後,羅森塔爾回到學校,對孩子進行重新測試,結果發現上次那個名單中的孩子,他們的成績進步很大,而且他們的性格更加開朗活潑,自信心更強了。那校長就問羅森塔爾說“您這個測驗真的特別好啊,是怎麼測出來的呀?”羅森塔爾說“我就是在你給我那些名單上隨機選的”。什麼叫“隨機”選的?就是手裡拿著名單,閉著眼睛,用筆點了幾個點,等睜眼一看,點的哪幾個就把這幾個孩子的名字抄下來,給了校長。

所以,實際上這幾個孩子跟別的孩子之間沒有任何差異。但是神奇的是,孩子自己都不知道這個測試的結果,那為什麼他們在八個月之內的進步比別的孩子都要大呢?誰知道那個結果,老師知道,那老師對這些孩子的成長就會有預期。他會透過他的表情、他的態度將他的期望傳達給孩子,並且會透過這種期望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解釋。比如他問了一個問題,這個被認定最有發展潛能的孩子剛好不知道怎麼回答,愣在那兒。

那這時教師會怎麼想?他會認為“你看!這個孩子就是很會琢磨”,他不認為他笨,答的慢,而認為他真的很會琢磨!這時教師會有期待的眼神給到孩子,那孩子看到教師的期待,孩子會努力的找到答案,答出來。這時教師的預期得到驗證,這些孩子果然有發展潛力。他就給他們更多的讚許、更多的提問、更多的關注,所以他們之間會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使得這種期待成為現實。

那反過來,負面期待也會形成現實。當父母認為孩子不想學、不愛學,那她看到孩子那個不愛學的行為的時候,會驗證他的期待。孩子本來正在學與不學之間矛盾、痛苦的時候,如果父母的信念是孩子不愛學,那麼他的眼睛一定會看到孩子不愛學的部分,看到他在學習中的逃避、退縮,這時父母就帶著情緒、或者強壓著怒氣,跟孩子說“你快一點學”,那孩子本身不愛學,這時他感受到你的壞情緒,她就越發不愛學,這結果驗證了父母的預期,父母就更會嘮叨他,指責他。孩子變得越發討厭學習,所以形成了負面迴圈。

有一個寓言故事,說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兩匹狼一直在爭鬥,一匹愛學、勇敢、自制;另一匹不想學、懶惰、逃避。那父母如果抱著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對孩子一味地指責、叨嘮和批評,就會不斷強化那隻不想學的狼,對孩子沒有好處。而父母如果能夠對孩子進行積極評價,認識到孩子學習中動機的兩面性,在體諒他學習不容易的時候,找到辦法要求孩子去學,不斷掌控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那就會強化到那匹想學的狼,讓孩子從爭鬥和衝突中獲得力量。

TAG: 孩子不愛學羅森塔爾父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