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唐伯虎

——《

桃花庵

歌》詩詞賞析

桃花塢裡

桃花庵

桃花庵

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作者簡介】

唐寅,

唐伯虎

,才氣放,武夷遊,洞庭蕩;稱才子,風流樣,隱蘇州,裝顛狂。傳畫藝,名聲響,孤驁圖,意清朗;松聲圖,雄偉壯,松與泉,合聲唱。

明代的著名畫家,歷來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徵明,世稱“吳門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經歷坎坷。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號

桃花庵

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別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於商人家庭,地位比較低下,在當世“顯親揚名”主導下,刻苦學習,11歲就文才極好,並寫得一手好字。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匯考,“功名富貴”指日可待。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大地主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負的唐寅對官場的“逆道”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性格行為流於放浪不羈。唐寅與同鄉“狂生”張靈交友,縱酒不視諸生業,後在好友祝允明規勸下,才發奮讀書,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後遠遊祝融、匡廬、天台、武夷諸名山,並盪舟於洞庭湖、彭蠢,然後鬱郁回到蘇州。晚年信奉佛教,自號六一居土。曾作詩自責,說大丈夫雖不名,也應慨當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樣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寧王宸濠聘用後,發現寧王有反意,於是裝瘋回到蘇州,從此放蕩不羈,思想比較頹廢。

唐寅性格狂放不羈,在繪畫中則獨樹一幟,自成一路。他行筆秀潤縝密,具瀟灑清逸的韻度。他的山水畫大多表現雄偉險峻的重山復嶺,樓閣溪橋,四時朝暮的江山勝景,有的描寫亭榭園林,文人逸士悠閒的生活。山水人物畫,大幅氣勢磅礴,小幅清雋瀟灑,題材面貌豐富多樣。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

【賞析】:

唐伯虎

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將車馬權貴視如塵土,將酒盞花枝分者奉為天人,自有傲骨。瘋顛也好,痴狂也罷,花間獨坐自飲自斟,自有風流。

關於這首詩的賞析還是與

唐伯虎

的個人背景相關。在中國世俗社會中,

唐伯虎

這個名字稱得上是家喻戶曉。

唐伯虎

的形象向以風流倜儻和瀟灑不羈為其標準的民間定式,各種版本的

唐伯虎

故事所突出表現的也大抵不外他恃才傲物、遊戲人間的才子本色,無論是明人馮夢龍的小說《唐解元一笑姻緣》,還是當代周星馳的電影《

唐伯虎

點秋香》,其間一脈相傳的無不是唐才子對傳統道德的藐視和對世俗規範的顛覆,他的所作所為既與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念大相徑庭,而他的風流韻事卻又為一般大眾所豔羨和津津樂道,其微妙之處的確耐人尋味。

比如這首廣為人知的《

桃花庵

歌》,

唐伯虎

雖然在詩中以“

桃花庵

裡桃花仙”自命,表現出一副安貧樂道的曠達胸懷和一種詩酒逍遙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終還是將時間看做了衡量人類一切希望和慾望的尺度,其結局也仍然不免要歸結到虛無,歸結到一個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

唐伯虎

有一篇《伯虎自贊》如是寫道:“我問你是誰?你原來是我,我本不認你,你卻要認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卻少得我。你我百年後,有你沒了我。”我們不妨把它看做是民間

唐伯虎

與現實

唐伯虎

之間的靈與肉的對話。

《另附幾首他的詩詞》以便品賞:

《世 歌》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裡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間,鍾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裡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嘆世之一》

富貴榮華莫強求,強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

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憂煎不用愁。

《嘆世之二》

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

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言 懷》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下眠。

慢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

些須做得功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嘆 世》

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

丹砂豈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

身後碑銘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夢,到底終須有散場。

唐寅的祖籍是晉昌(今山西晉城一帶),所以在他的書畫落款中,往往寫的是“晉昌唐寅”四字。山西人是很會做生意的,所以到了唐寅曾祖父時,開始來到蘇州經商。到唐寅父親唐廣德時,就在皋橋附近市口,開了一家酒食店,生意很好,日子也過得不錯。

唐伯虎

從小就出生在這裡,他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十六歲時參加秀才考試,中第一名案首。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一心想中狀元榮宗耀祖時,卻不料牽連科場冤獄,被謫往浙江為小吏。唐寅恥不就任,歸家後縱酒澆愁,傲世不羈。這時,他仍住在吳趨坊巷口臨街的一座小樓中,以丹青自娛,靠賣畫為生。他白天作畫,晚上讀書、喝酒。他家頗富藏書,文徵明曾有詩道:“君家在皋橋,喧闐鬧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二壺。”這是唐寅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唐寅 3l歲時開始“千里壯遊”,足跡遍及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七省,歷時10月。壯美的河山,激勵了他奮發的情懷;貧困悽苦的生活,逼迫他開始了讀書賣畫的生涯,終於成為一代著名畫家,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畫苑,被後人稱作“明四家”,並工書法、詩文,後人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譽。

唐寅晚年生活悽苦,卒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享年54歲,葬於蘇州桃花塢

桃花庵

內。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遷葬祖壠,即城西橫山東側王家村,後經明清多次維修。

明崇禎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劍、毛子晉等人見唐寅墓地荒蕪,牛羊踐踏,悽然嘆曰:“千載下讀

唐伯虎

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時與並乎!”乃出資整修,“理厥封樹”,“構數楹而祠之”。清嘉慶六年(1801年)長沙人唐仲冕來蘇任吳縣知縣,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碑書“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綽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7年和1958年,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重修唐寅墓。當時,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於墓道起端,上刻“

唐伯虎

墓 ,背刻名名傳萬口”,並種植桃花數十株、松柏20餘株。

1966年復遭破壞,墓碑、石亭、石坊、樹木蕩然無存,只留荒冢一壟。

1985年,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再次整修,於墓冢周圍砌石護壁,墓地加築石牆,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1986年,利用城內拆遷古建築,在墓南先後築六如堂、夢墨堂、閒來草堂、禪仙居等,並建門廳桃花仙館,植樹綠化,面目一新,闢為唐寅紀念陳列室,於1986年10月22日對公眾開放。唐寅墓現佔地9300平方米,南臨蘇福公路,有清水磨磚貼面雙闕式大門,刻有“唐寅墓園”四字,向北過東西門廳、石駁方池和花崗石二柱沖天式牌坊,即為桃花仙館、夢墨堂、六如堂等組成的唐寅紀念陳列室。最後為墓區。整個墓園環境優美,國內庭院規整,建築樸實,景物清雅。

現墓園佔地1公頃,大門南向,由四根漢闕式立柱組成。石砌大道盡頭為一花崗石兩柱出頭牌坊。最北為墓冢,佔地約1畝,四周用塊石砌成明式冰梅牆。墓東向,封土高約3米,前築石亭,亭內立“明唐解元之墓”碑。墓區內遍植黑松翠柏碧桃,清靜幽雅。

墓南增建有紀念性建築。中路共三進,第一進門廳題“桃花仙館”,因唐寅自稱桃花仙。第二進是“夢墨堂”,沿用

桃花庵

中“夢墨亭”之名。堂內格扇摹刻唐寅手書落花詩十首,兩壁懸掛現代書畫家所書唐寅詩歌及所作唐寅詩意畫,並陳列研究唐寅作品的論著、唐寅生平事蹟及民間傳說。第三進是“六如堂”,因唐寅晚年研習佛學,自號六如居士,故名。堂中有執筆凝神,俯首微側,若有所思的唐寅半身塑像,懸掛著一副對唐寅其人其墓作了貼切概括的楹聯:

問唐衢痛哭何為,縱使青雲無望,卻贏得才子高名,在將相王侯以上

繼宋玉招魂之後,此番蒼墓重修,更裝點橫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

塑像後的屏門上,摹刻唐寅所畫江南山水。兩側陳列介紹唐寅及其良師益友周臣、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人的書畫藝術。

附他的繪畫: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他的書法: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詞賞析

《關於

唐伯虎

點秋香的誤傳》

早在明代嘉靖或萬曆年間,嘉興人項元汴的筆記《蕉窗雜錄》上,就載有

唐伯虎

與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暐的《涇林雜記》一書關於

唐伯虎

與秋香的故事更為詳細,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雛形。而明朝末年,馮夢龍以《唐解元一笑姻緣》為題,又將其編進了廣泛流傳的《警世通言》中。明末還有孟舜卿寫的《花前一笑》,單人月寫的《花舫緣》等雜劇,用舞臺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進了千家萬戶。實際上,據《茶餘客話》和《耳談》等筆記記載,明代歷史上的確有件為一個婢女而賣身為奴的事,但這是一個名叫陳立超的書生,好事者把它附會到

唐伯虎

名下。另據史家考證,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兒,她的年紀比

唐伯虎

大十幾歲。而華太師是無錫人,要比

唐伯虎

小27歲。因而,

唐伯虎

是與“三笑”姻緣無緣的。

有的戲曲將

唐伯虎

描寫成有八九個老婆還不滿足的色迷、淫棍、流氓、文痞,調戲起婦女來門檻數他最精,玩弄起騙術來也數他最聰明,

唐伯虎

在天有靈,也要鳴冤叫屈了。這一數百年的“冤案”,是該重新顛倒過來了。

唐伯虎

是個窮文人,“反視室中,瓶甌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長物”(唐寅《與文徵明書》)。他依靠賣畫為生,維持生活尚且艱難,哪有錢來養活八九個妻子。其實,唐寅並沒有納妾娶小,他的原配夫人死於疾病,續絃的一位看

唐伯虎

做官無望揹他而去,最後一位紅粉知己叫沈九娘,民間訛傳為第九個娘子。除此之外,造成訛傳的另一原因,怕就是對那“風流”二字的不同解釋了。

轉藏到我的圖書館 獻花(0) 分享: 微信

TAG: 唐寅唐伯虎桃花庵解元桃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