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個人史視角下的百年中國變遷

觀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個人史視角下的百年中國變遷

作為賈樟柯導演的第三部紀錄長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可能不是賈導準備最充分、拍攝最細緻、口碑度最好、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作品,但絕對是他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簡單從電影表層文字來看,這只是一部因賈導故鄉——賈家莊和他極力推動的“呂梁文學季”而起的一部帶有宣傳性質的專題片;然而賈樟柯廣泛的閱讀面與一以貫之的公共情懷,在其數十年獨立電影、藝術電影創作經驗的積澱支撐之下,讓這部圍繞四位不同年齡段的作家、18個相對鬆散的章節展開的作品,以高度寫意的方式,構成了一部關於個人史視角下百年中國變遷的珍貴影像文獻。下面,筆者就從個人與時代、精英與大眾、私人生活與公共空間、傳統與現代這四個方面,談談對於這部電影的觀影感受與相關述評,供各位師友參考。

個人與時代:大歷史觀照下的個人史書寫

在賈樟柯出版的兩部以“賈想”命名的隨筆集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篇幅,是介紹自己的閱讀情況,儘管賈導的閱讀,以文學、電影、藝術類作品為主,但他在多個場合,一直強調理論素養和學術自覺對於個人電影創作的巨大幫助。傳統意義上的所謂“以小見大”,即透過小人物命運來展現大時代變遷,已經不足以用來形容賈樟柯導演的電影作品氣質。我更願意用“聚小映大”,來界定賈樟柯的電影創作觀念。所謂“聚小”,那就是他的電影作品,始終以一個個普通人(小人物)的命運故事作為其展現的主體內容;而在對於小人物故事的具體展現過程中,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政治社會文化氛圍與歷史淵源脈絡,一直是賈樟柯著力去還原和交代的場域線索。然而他的作品之所以是“聚小映大”而非“以小見大”,就在於其交代的相關時代與大歷史背景,始終是作為關注與理解小人物命運的必要線索而存在,也就是說,“大歷史”是背景式的客體,而一個個生活而鮮活的普通人本身,才是其鏡頭語言關注的主體。這樣的創作理念,跟把小人物故事作為映照大時代變遷的客體存在的電影創作理念,是存在截然分野的。“聚小映大”而非“以小見大”,在賈樟柯的電影創作生涯當中,是得到一以貫之的延續的。

在《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中,從馬烽、賈平凹到餘華、梁鴻,在他們的講述過程中,以重大歷史事件等為代表的時代變遷背景,是一個持續性的存在。馬烽與土地改革、統購統銷,賈平凹與“文革”、工農兵學員上大學,餘華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學熱,梁鴻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和城鄉鉅變——大歷史與大時代的跌宕演進,不只是這四位作家個人生命史程序中繞不過去的大背景,也對他們的成長曆程,產生了至關重要而頗具決定性的影響。沒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永珍更新般的文學熱與文化熱,餘華這樣一個素人身份的小鎮文學青年,很難得到《北京文學》這樣的一線文學期刊的賞識,並憑藉進京改稿的機會,享受出遊、補貼等諸多重大福利;沒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與城市化程序的日益加速,出身河南農村的梁鴻,也很難透過讀研與讀博,成功實現從小鄉村到大都市的空間與身份跨越……要想深入理解這些作家的作品,就不能不去了解他們的個人生命史;而要想深入理解他們的個人生命史,就不能不去探究他們所處的時代大歷史。當然反過來說,一部時代的歷史、國家的歷史,如果只有自上而下的宏大敘事,而沒有自下而上的生動個人生命史書寫,那麼這樣的歷史,必定是不完整的、是有明顯缺憾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賈樟柯導演的這部影像,正是以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社會史、新文化史和微觀史書寫的學術自覺,構建起我們所處的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歷史所不可或缺的個人化、生動化、主體化的影像文字,值得重視。

精英與大眾:平等傳統下的精英成名之路

在《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中,無論是導演著力聚焦的馬烽、賈平凹、餘華、梁鴻這四位作家,還是擁有較長出境鏡頭的李敬澤、蘇童、歐陽江河、黃燈等人物,在當今中國的文藝界,無疑都是時時聚焦在鎂光燈下的知名人物,稱他們為中國文藝界的精英人士,恐怕並不為過。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區別於西方現當代知識傳統(以法蘭克福學派等為代表)裡,往往站在知識精英的立場上,對大眾表示懷疑、不屑乃至摒棄的立場,賈樟柯導演的這部作品,是深深立足於當代中國歷史與現實語境的產物,其對於知識精英的展現,是以一種普通人和大眾一分子的視角來完成的。考察本片中精英與大眾之間二元觀念的聯絡與張力,是理解當代中國的平等傳統的有效嘗試。

改革開放數十年來,儘管中國社會各個階層所佔有的財富、地位與話語權日益出現明顯分野,但得益於社會主義革命帶來的平等傳統,那種將精英與大眾截然分割的做法,在中國並沒有太多市場。用師友陸遠老師的話來說,就是考察當代中國社會的平等觀,就要深入理解“老百姓”這樣一個常用話語和概念。在當代中國,上到高官富商,下到普通平民,幾乎人人都喜歡把“老百姓”作為個人身份的重要定位。而在各大大眾網路平臺上,企業家、官員、作家、學者等知名人物,展現自己作為普通人一面的話語、行為與片斷,往往能得到最高程度的傳播與熱捧。放在當代中國語境下理解精英與大眾,就能夠明晰:精英的精英地位,得益於其在知識、財富、身份等方面的相對高階,而非人格意義上的高人一等,所謂精英,都是作為大眾一分子的精英。那種真正自詡高人一等、處處擺出精英姿態的偽精英,在當今中國的社會與輿論場當中,往往會付出極高的相應代價。

賈導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對於當今中國的這一普遍社會心理,可謂心領神會。在賈家莊看戲的那個場景裡,導演首先給出在場觀眾的全景,然後對於每一位普通觀眾,開始平移鏡頭式的特寫。在看似不經意間的鏡頭平移中,賈平凹以一位普通觀眾的身份出現,他既沒有坐在前排顯要位置,導演也沒有對其給予明顯超過其他觀眾的聚焦。這樣的鏡頭語言,表達的正是:作為作家的賈平凹,仍然是廣大農民的一分子,而正是因為他不忘自己的農民和“老百姓”身份初心,他的作品,才能夠在大眾讀者當中,擁有持續性的廣泛影響力。

觀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個人史視角下的百年中國變遷

對於餘華的講述呈現,秉承著同樣的原則與邏輯。作為當代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餘華並沒有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天才形象。相反,他毫無避諱地講述自己的牙醫出身以及當時在小鎮衛生院裡對於一成不變的工作生活的壓抑與苦悶;而之所以確立當作家的夢想,也不是因為渴望寫出什麼傳世名著,而只是為了過上更加自由的生活;至於成名之前那些紛至沓來的退稿信和每一次退稿後就降低一次投稿刊物等級的世俗化計算,更是讓觀眾會心一笑、頗有共鳴。在餘華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什麼天才作家一路過關斬將的故事,而只是一位普通小鎮青年渴望走出小鎮、渴望更精彩生活的人之常情。這也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願意去細讀作為普通人的餘華作品的重要原因。

至於安排普通村民與作家親友朗誦中國現當代知名作家的文學作品選段,更是影片中的精彩神來之筆。這些素人讀者的朗誦,可能不是那麼專業、不是那麼熟練,帶有幾分羞澀、生分與緊張,但他們專注的神情、虔誠的姿態以及從朗誦中悠然自得的氣質,都讓人深深感覺:好的作品,只有深植於大眾之中,深深走進每一位普通人的生命體驗與心靈世界,才真正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私人生活與公共空間:現代語境下的公私轉化

賈樟柯一直是一位非常關注公共空間的作者導演,早在其成名作《小武》當中,汾陽的街道、廣場、市場等,就是“小偷“小武生命故事的重要發生場所,更不用說20年前(2001年),賈樟柯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短片)作品,就是聚焦各種公共空間裡真實生活狀態的《公共場所》。如果我們把“公共空間”,按照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概念的指引,做延伸化理解的話,就會發現賈樟柯電影裡反覆出現的流行歌曲、港臺商業電影等,同樣是不甘心於庸常生活的小城青年們,所心領神會般共享的“精神公共空間”。

在《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裡,這種對於公共空間的執著性關注,得到了延續。《遠行》一章裡對於西安火車站前廣場景象的長時間聚焦,《活著》一章裡不厭其煩地展現從老百姓圍觀懸賞通告、聽廣播到理髮館、收費站等的日常景象……這種對於城鄉公共空間的持續聚焦,反映的是賈樟柯作為一位公共知識人的堅守與情懷,也是他之於人民大眾一分子的不變定位。

而在當下這樣一個私人生活與公共空間已經不可截然而分的時代裡,賈樟柯在本片當中的影像記錄,也充分呈現出上述二者之間相依相生的複雜性。比如《餘華》那一章裡,城鄉接合部的一家“蒼蠅館子”,是一個天然意義上的“公共空間”,老百姓們在這裡圍坐吃飯、大聲閒聊。此時的鏡頭慢慢聚焦到館子裡的一位普通吃客——餘華身上,只見在如此公共化的空間場域裡,餘華拿出手機,有滋有味地觀看籃球賽——手機這樣的現代化科技設施,使得餘華能夠在如此喧鬧、嘈雜的公共空間裡,仍然能夠從容進入個人精神生活的一片小天地;而手機與手機背後的網際網路絡,又讓餘華和當時透過網路一起觀看籃球賽的來自全球各地的觀眾之間,構成一種新型的虛擬化、共情化、臨時性的“網路公共空間”。

觀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個人史視角下的百年中國變遷

跟餘華相比,梁鴻在講述對於自己父母的記憶內容時,多次動情不已、以至於暫時難以繼續分享。個人的家庭與家族史記憶,本來是非常私人化、個體化的內容;但藉助電影這一公共媒介載體的傳播,藉助於人人都有親人、都有家族的普遍社會屬性,這些私人色彩濃厚的生活記憶複述,卻足以深深打動大銀幕之前來自各個年齡段、職業、身份與背景的觀眾。藉助於電影的公共表達,私人生活足以成為公共領域中的熱門議題;而藉助於觀眾私人生命體驗的轉化,影片中對於公共空間的呈現以及對於文學與人生、文學與時代、文學與歷史等公共命題的表達,足以在每一位觀眾的精神視域中,激起反響不一的精神反饋與激盪。賈樟柯對於中國語境化的公與私、公共空間與私人生活的精準理解與表達,確實讓人動容。

傳統與現代:作為隱喻與畫外音的現代性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一片名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隱喻性與象徵意義的表達。整部影片的18章,從“吃飯”始,到“游泳”終,也可以視作賈樟柯以個體化的之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理解,來敘寫對於百年中國歷史變遷的濃縮性判斷。

從表面上來看,這部影片只是談鄉村的古今鉅變,談作家的故鄉與青春記憶,談普通大眾的文學體驗與文學感悟,但透過這些或點或面的碎片化書寫,有心的觀眾,仍然能夠自行拼接出對於中國百年鉅變的個人印象與理性判斷。好的電影作者,跟好的作家一般,都會依靠影像(文字)自身的脈絡與邏輯去有機呈現,而作者個人的價值判斷與情感寄託,早已在影像之中,留下諸多密碼,等待有心人去解碼、去體味、去闡釋。如果熟悉中國百年變遷的歷史脈絡的話,就不難發現這部以個人史視角展開的影像作品,其實有著觀照百年以來現代中國的形成、變革與推進歷程的巨大野心。筆者單就其中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兩點,再做一點贅述。

在傳統與現代這一經典二元概念中,本片的表層文字,主要聚焦於“傳統”,即從數千年曆史文化脈絡中演進而來的中國鄉村的當今面貌;而至於“現代”,在賈樟柯的視野裡,是什麼樣的概念、有著怎樣的指向,單純從影片的畫面組合中,似乎不得要領。然而只要看看那些經典文學作品的朗誦物件,從樸實憨厚的村民到身著西裝的學生,聽聽那些始終作為畫外音而存在的經典交響音樂作品,再讀讀最後一章《游泳》中大海所代表的文明與價值指向,就不難玩味出賈樟柯的“現代觀”,那是全人類所共享的文明價值與理想社會樣態。正是基於這種從畫、聲、文交織的綜合性含蓄影像表達,我們才能讀懂本片在詩意影像背後的宏大視野與終極關懷。

觀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個人史視角下的百年中國變遷

而事實上,賈樟柯本人,也對這種現代中國文明演化迭進的未來,抱有謹慎性的樂觀態度。細心的觀眾,或許能夠發現,在馬烽、賈平凹等老一輩作家當中,政治與重大歷史事件,是影響個人命運走向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而到了餘華、梁鴻這兩代作家當中,改革開放等標誌性歷史事件,儘管仍有著重大影響,但決定作家氣質與作品面向的決定性因素,已經從政治與歷史,慢慢轉化為地域、親情、家族記憶等更加生活化、地方化的要素身上。全片的18章,從“吃飯”到“活著”,再到“母親”“父親”“姐姐”“收穫”“兒子”……我們理應從賈樟柯導演的這些用心書寫當中,獲取會心一笑的共鳴與相信未來的信心。

在《姐姐》那一章,為家族付出巨大犧牲的姐姐動情朗誦梁鴻的作品,這讓我想起詩人海子在其名作《日記》裡的句子——“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其實,關心姐姐,關心父親、母親,關心親人、師長、朋友和身邊的每一位普通人,就是關心人類,關注我們共同的命運與未來。

就此擱筆。

2021年9月25日上午作於竹林齋

(本文刊發於2021年9月30日的《探索與爭鳴》雜誌公號“文藝界”專欄,刊發時略有刪改,此為原文。)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訊號:wengonbooks

TAG: 賈樟柯餘華公共精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