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利維坦按:

“你被從你母親的子宮裡驅逐出來,就像炮彈被從大炮裡噴射出來一樣,你被扔向一面佈滿了指甲銼和鏽鐵鉤的大門。”知名無神論者克里斯托弗·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的這番話無疑道出了出生的殘酷。按照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奧托·蘭克(Otto Rank)的觀點,母體在生產時的震盪對嬰兒造成心靈上的恐懼及痛苦(出生創傷),這些從分娩過程中造成的恐懼令人類有著迴歸母體的願望。

不管怎麼說,當你看到本文中這樣一群人時,想必多少會有一絲詫異、不安,甚至是厭惡。“返嬰癖(Paraphilic infantilism)又稱成年嬰兒綜合症(adult baby syndrome),是一種涉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成為類似嬰兒的型態的性慾倒錯或心態”,這是維基詞條的解釋。不過,返嬰癖和戀童癖是不一樣的,返嬰癖不會將兒童做為性伴侶。所以,在不傷害、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返嬰癖和毛毛控的訴求也不難得到滿足。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實證主義認為,人無法控制可被客觀觀察到的行為。上述理論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領域,即

緊張理論

(因社會過於強調成功,忽略達成目的的合法性,從而造成個人壓力與緊張,最終導致行為失範與偏差,譯者注)、

社會學習理論

(一個人的行為受到周圍人行為的影響。經常與偏差行為者社交會產生身份認同感,從而更加偏離社會主流行為,譯者注)和

控制理論

(每個人生來就傾向於發生偏差行為,但條例和禮儀等社會規則將大多數人束縛其中,譯者注)——而上述主要理論中的分支理論可以用於解釋行為偏差。

在一個關於“巨嬰”(Taboo Adult Baby)的影片中,

一位名叫斯坦利(Stanley)的年輕人試圖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新體驗他的幼年生活,以逃避曾受過虐待的日子。

與此同時,他還需要有人扮演“家長”來完成此種角色的扮演。因此,當他的“父母”去世時,一個名叫桑德拉(Sandra)的女人選擇接管了“監護人”的職位。

“毛毛控”(Furries)影片中出現了兩位名為考特尼(Courtney)和埃裡克(Eric)的年輕人,他們透過穿著“獸裝”(一種角色扮演服裝,其形象常表現為動物或幻想的生物,迪士尼樂園工作人員穿的玩偶裝扮就是一種廣義的獸裝,譯者注)以及角色扮演來應對社會壓力。

這些人群就是所謂的“獸迷”,他們聚集起來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即“獸圈”,所扮演的動物角色有著自己的姓名和性格特點。

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巨嬰”以及“毛毛控”。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一種實證主義理論,它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受到周圍人行為的影響。經常與偏差行為者社交會產生身份認同感,從而更加偏離社會主流行為。而偏差行為可能會被認為比循規蹈矩更方便或會收穫更多回報。

社會學習理論進一步細分為

差異聯接理論

差異強化理論

差異識別理論

根據研究者斯歐(Thio),泰勒(Taylor)和施瓦茲(Schwartz)的研究,差異聯接與一個人如何可能做出更多的偏差行為有關,因為和主流人群相比,他會傾向於和偏差行為個體產生更多社交行為;差異強化與個體如何在心理上與偏差者建立更多聯絡,並感覺與社會主流人群疏遠有關;差異識別與一個人如何從偏差行為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和所受懲罰的數量有關。

(online。vitalsource。com/#/books/9780205974900/)

“巨嬰”影片中的偏差行為可以用差異識別理論來解釋,而獸裝“毛毛控”影片中的偏差行為可以用差異強化理論和差異聯接理論來解釋。

斯坦利(透過回到嬰兒狀態)從過去的虐待中得到了安慰,而埃裡克和考特尼則找到了一群有著相似心態愛好的朋友。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控制理論

控制理論認為,每個人生來就傾向於發生偏差行為,但條例和禮儀等社會規則將大多數人束縛其中。斯歐、泰勒和施瓦茲指出,

那些不受社會規則控制的人可能在成長中或最終學會了不依從大多數人遵循的社會控制,如社會聯結,自我控制和控制平衡。

控制理論包含威懾理論和重新融合性恥辱理論;

威懾理論解釋瞭如果懲罰應用不當,一個人可能會偏差,而重新融合性恥辱理論解釋瞭如果一個人未感到羞恥,他可能會繼續產生偏差行為。

在“巨嬰”的影片中,有人扮父母,有人演孩子;在獸裝影片中,人們穿上動物服裝進行角色扮演。兩者都能用威懾理論和重新融合性恥辱理論來解釋。這些人都還沒有因他們的偏差行為而受到懲罰或公開羞辱。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巨嬰症

對於“巨嬰”的偏差行為,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理論在解釋偏差行為存在的方面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斯坦利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譯者注),這使他想要逃避,他在非性形式的幼稚症中感到放鬆,而桑德拉在照顧他人的過程中得到了安慰。

此外,斯坦利覺得自己的理由是正當的,因為幼稚症並不違法,也不會對參與者造成身體傷害,並且他仍能繼續從事雜工工作。

這兩種理論的差異主要在於控制理論側重於懲罰,而社會學習理論側重於獎勵或其他類似機制。

斯坦利和桑德拉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因此他們只需考慮這他們的癖好帶來的回報。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毛毛控”們

在解釋“毛毛控”行為方面,社會學習理論與控制理論既有差異也有相似之處。扮演動物讓考特尼變得不那麼緊張和害羞,埃裡克甚至表示“這消除了社交障礙”。

這些人覺得自己確實是一定程度上的“獸”——具有另一種個性,另一個名字。

他們享受和同好者共度時光。當考特尼扮成動物角色努卡(Nuka)時,他並不會因為受到關注而感到羞恥。

在比較差異聯接,差異強化和社會紐帶時,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理論是相似的,因為這反映了一個人與周圍人之間的聯絡。埃裡克和考特尼無法融入那些不相信他們是半獸人的人群,因此他們繼續著自己的偏差行為,與那些相信並愛好相同的人在一起。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Ferdinand Stöhr on Unsplash

回報

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理論除了回報與懲罰的差異外,還涉及對偏差者與多數人的認同。埃裡克變成了動物角色奧坎(Alcane),而考特尼變成了努卡。斯坦利成了一個嬰兒,而桑德拉變成了嬰兒的家長。

在沒有懲罰的情況下,有巨嬰症和獸裝癖的人得到了回報。

桑德拉和斯坦利關注的是如何確定自己的舒適度,而埃裡克和考特尼則確定了自己與其他類似偏差者的聯絡。

正如斯歐、特洛伊和施瓦茲所說,

社會學習理論研究“導致差異的原因”,而控制理論關注“產生一致性的原因”。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總結

影片中的一位專家提到有85%的“毛毛控”認為自己真的是“半獸人”,這讓我感到非常震驚。

這與桑德拉和斯坦利的情況並不相同,因為桑德拉很清楚她不是監護人,照顧別人是針對她的治療方法;而斯坦利意識到自己並非嬰兒,他完全有照顧自己的能力——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舒服。

考特尼和埃裡克並沒有直接提到他們認為自己具有動物血統或是“毛毛控”,但的確提及他們穿得像普通人一樣時,會更自在地表達自己的其他方面。

至於社會期望,桑德拉和斯坦利似乎不太關心,但斯坦利知道,他仍然需要一份工作來負擔此種非主流生活的開支。有趣的是,考特尼拍攝這部紀錄片時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他可能對社會期望產生興趣,透過研究“毛毛控”以期獲得社會的肯定和關注。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斯坦利似乎將巨嬰症當作一種應對機制,考特尼也將自己打扮成動物的樣子。我不禁好奇,他們是否曾因行為背後的創傷接受過治療;考特尼提到了焦慮和靦腆,斯坦利提到了幼時受虐待導致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也許他們還沒嘗試過諮詢師可能會提供的其他應對方式。這些紀錄片沒有提到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是否因為不安全感而向心理諮詢師或其他專家尋求幫助。

他們每個人都學會了儘可能避開主流群體,只與那些有相同行為的人建立社會聯絡,他們並沒有傷害他人,但可能無意識地傷害了自己。

這些行為不被懲罰,因而他們並沒有必須融入主流社會導致的羞恥感,加上沒有專業人士幫助他們處理問題——這些可能助力了“巨嬰”和“毛毛控”的誕生。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 Polly Borland via MIER Gallery

文/Jacquline Ard

譯/藥師

原文/medium。com/@jacqulineard/trying-to-understand-adult-babies-and-furries-c6a253136a6a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藥師在利維坦釋出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往期文章: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出生的殘酷,是人類對母體的恐懼,是你對孩子的恐懼還是自己的痛苦

TAG: 理論偏差行為特尼斯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