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詩假冒,不懂裝懂,幾個關於古人作詩的笑話

前言

《古今笑史》作者是明朝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其中記載了不少古人的趣事,這些故事並不一定是馮夢龍原創,大多各有出處。

其中有幾個關於詩人的笑話,錄於此處博君一笑。

一、假冒詩人

第一個故事關於中唐詩人李播,這個故事最早出自於宋人計有功的《唐詩紀事》:

播以郎中典蘄州,有李生攜詩謁之,播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李曰:“頃於京師書肆百錢得此,遊江淮間二十餘年矣。欲幸見惠。”播遂與之,因問何往,曰:“江陵謁表丈盧尚書。”播曰:“公又錯也,盧是某親表丈。”李慚悚失次,進曰:“誠若郎中之言,與荊南表丈,一時乞取。”再拜而出。

李播在蘄州為官的時候,有李姓書生帶詩來求見,李播一看,說,這不是我進士及第以前的行卷嗎?

唐朝人參加科舉,先把自己的詩作獻給當朝的權貴,以求引薦,其實就是拜碼頭走後門,這種詩就叫做行卷。

這個李生,銷贓遇到失主了。

不過李生臉皮挺厚,毫不掩飾地說,這是我在京城書店裡花錢買的呀,而且帶著這些事行走江淮一帶二十年了。求求您就給了我吧。

《古今笑史》中加了點演繹,李播說,我老了已沒有太大地發展了,這些詩留著也沒有,就算你的吧。(曰:“僕老為郡牧,此已無用,便奉贈)。說完了,李播問,你下一步準備去哪裡呀?

李生說了目的地,徹底把李播搞蒙了。李生說去拜訪“表丈盧尚書”,李播哭笑不得,盧尚書是我地表丈呀,你有沒有搞錯。

李生恬不知恥地說,詩都給我了,何必在乎一個表丈呢?一起都給我吧。

偷詩假冒,不懂裝懂,幾個關於古人作詩的笑話

二、偷詩

《唐詩紀事》中,還記載了另一個偷詩的故事:

楊衡初隱廬山,有盜其文登第者,衡因詣闕,亦登第。見其人,盛怒曰:“‘一一鶴聲飛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猶可恕也。”

楊衡,字仲師,唐朝文人,約唐代宗大曆初年前後在世。 他隱居江西廬山時,有人用他的詩文考中進士。後來楊衡也進士及第,見到這個人後說,我的“‘一一鶴聲飛上天’在否?那個人慚愧地說,知道這是您最得意的作品,我不敢偷呀。楊衡笑道,這還差不多,可以饒了你。

不過,頗具諷刺的是,楊衡最得意這首詩並沒有流傳下來,僅僅因為這個故事,傳下來這一句詩:一一鶴聲飛上天。

偷詩假冒,不懂裝懂,幾個關於古人作詩的笑話

三、二士爭詩

《唐詩紀事》還記載了兩個人爭詩的故事:

辛弘智,國子監進士,賦詩曰:“君為河邊草,逢春心剩生。妾如臺上鏡,得照始分明。”同房常定宗改“始”字為“轉”字,遂爭之,皆雲我作。乃下牒見博士羅道琮,判雲:“昔五言定表,以理切稱奇;今一言競詩,取詞多為主。詩歸弘智,轉還定宗,以狀牒知,任為公驗。”

辛弘智作了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收錄在《全唐詩》辛弘智名下。不過當時這首詩卻起了爭議。

同房學士常定宗見到這首詩後,把“始”字為“轉”字,然後說這首詩是自己做的。於是兩個人找到太學博士羅道琮,要求辨明是非。

羅道琮也很有意思,說咱們按照字的多少來判吧,誰的字多,這首詩算誰的。所以,這首詩歸辛弘智,這個“轉”字還給常定宗吧。

偷詩假冒,不懂裝懂,幾個關於古人作詩的笑話

四、文無定價

唐朝李延壽《南史》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率字士簡,性寬雅。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為詩一篇,或數日不作,則追補之,稍進作賦頌,至年十六,向作二千餘首。有虞訥者見而詆之,率乃一旦焚燬,更為詩示焉,託雲沉約。訥便句句嗟稱,無字不善。率曰:「此吾作也。」訥慚而退。

南北朝時期,張率少年多才,每天作詩一首。但是虞訥卻有意詆譭他的作品不好。於是張率燒掉了自己很多作品,另外出示一些詩稿給虞訥看,說這是沈約的作品。 這個虞訥連勝稱好。沒想到張率告訴他,這些詩也是自己的作品,不是沈約的。搞的虞訥無地自容。

馮夢龍《古今笑史》中記錄了另外一個故事:

韓昌黎應試《不遷怒貳過》題,見黜於陸宣公。翌歲,公復典試,仍命此題。韓復書舊作,一字不易,公大加稱賞,報為第一。以韓之才,陸之鑑,文無定價如此,又何怪乎虞訥也!

韓愈參加科舉考試時,作《不遷怒貳過》,結果名落孫山。沒想到第二年,還是這個題目,韓愈一字不改又重寫了一遍,結果被錄取為第一。有意思的是,兩個考官竟然是同一個人:陸贄。

因此,馮夢龍評價說,韓愈的文采,陸贄鑑別能力,都能出現這種情況,何況虞訥呢?

偷詩假冒,不懂裝懂,幾個關於古人作詩的笑話

結束語

以上這幾個故事,在馮夢龍的《古今笑史》中都有記錄,不過原來都有出處。

關於偷詩與爭詩,可以看出某些文人的無恥。至於虞訥、張率的故事,則諷刺了某些不懂裝懂,或者雖然懂但是昧著良心顛倒黑白的文人。

生活中,您遇到過這樣的人嗎?

@老街味道

張九齡這首詠梅詩,引起明清詩評家的爭議,其中有什麼玄機?

TAG: 李播李生這首故事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