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蛤蟆先生一向愛笑愛鬧,如今卻一反常態地鬱鬱寡歡,他一個人躲在屋裡,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

這並不是一本寫給孩子看的書,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它講述了一個抑鬱症患者透過十次心理諮詢,終於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

羅伯特·戴博德,畢業於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曾任教於英國亨利商學院,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

情商和理解別人有關

“我記得你之前提過一次,但那時我還不理解。情商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理解你內心的情感世界,並且還能掌控它。你也能看出來,這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麼高情商的人是怎麼樣的?”蛤蟆問。

“概括而言,他們都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已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

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

“是這樣啊,那我真是學到最後一分鐘了。

到目前為止,延遲滿足這件事兒我還從沒擅長過,所以才造成了種種麻煩。

但希望經過諮詢後,我的情商能提高一些。”

他停頓片刻,說,“關於情商,還有別的嗎?”

“有。情商和理解別人有關,一個高情商的人能辨識他人的感受,這種技能稱為“共情”。

但也許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透過理解和迴應對方的情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說到這裡,我就要在面談結束前再說最後一個要點。”

蛤蟆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地聆聽著。

“情感智力能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

“確切的意思是什麼?”

“獨立性隱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還包括獨特的才能與眾不同的部分。獨立的人時刻守護新發現的自主權,如同個曾被殖民的國家重獲自由一樣。

這當然沒錯。

但共生性則體現出成熟和自我接納,還包括求同存異地接納他人。共生性可以讓你在社交和工作上與別人有效聯結,協同合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蒼鷺舉例告訴蛤蟆先生,我們的某些情感是與生俱來的。

透過引導,蛤蟆先生帶禮物去看侄女時,感受到了“快樂和深情”。在侄子和侄女面對小狗的哭泣時,感受到了“不安和悲傷”,還有“恐懼”等。

蒼鷺把這些感受寫在白板上,並把他們歸納到了“兒童基本情感”裡面。

“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構成了所謂的自然兒童,而這是整個兒童自我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蒼鷺解解釋說。

“而且人們在進入兒童狀態之後,他們的感受和行為都和小時候的自己如出一轍,與實際年齡並沒有關係。”

陷入沉思的蛤蟆,在沉默許久之後說:“我覺得我經常處在兒童自我狀態裡”。

蒼鷺繼續解釋:

比方說,嬰兒會哭鬧。從出生第一天開始,這些天生的情感就開始運作了,隨著孩子的身體逐漸強壯,他的情感世界也豐富起來,能量也更加充沛。

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參與進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一開始就對這個孩子的意識產生影響。嬰兒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會引發母親或者父親的某些反應,這些反應對孩子具有深遠的影響。”

“面對哭鬧的嬰兒,母親通常的反應是,給予愛和安撫。也有父母會做出缺乏愛心的舉動,或者父親會表現得很嚴厲。”

蛤蟆若有所思:父母這樣的對待會讓孩子多麼容易受傷啊。父母對孩子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是喜愛還是虐待,取決於擁有怎樣的父母,就像買彩票一樣,得看走不走運。

“你說的對,蛤蟆。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

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產生的後果。”

“可他們該怎麼學會應對呢?,他們不會用邏輯思考,不能定下計劃應對父母的行為”,蛤蟆問。

蒼鷺說,“從經驗中學習,這樣的學習不僅涉及用頭腦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們學到的是一種生存的策略,並發展出一套行為來應對父母和其他人。幸運的話,我們就能用餘下足夠的精力來享受生活。”

“這意味著一個嬰兒都必須學習如何調整它的基本行為,來應對自己所處的初始狀況。

這些調整,就像原子核一樣,以後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圍繞著這個核心形成和發展。

當然,人生後面階段的許多其他事件,也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但這些最早期的經歷塑造了人格的雛形,所以我們無法否認,也無法忘記他們。”

“蛤蟆,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這貫穿我們諮詢的全過程。弗洛伊德曾說,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成長的本質,是打破依賴關係

“我怕我又開始感到抑鬱了。”蛤蟆見到蒼鷺平靜地說。

“我發現童年回憶的某些部分讓我非常痛苦,感覺很悲傷。”

蒼鷺說: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聯結。如果你否認他們,不論是用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體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一樣,你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蛤蟆不斷憶起把“不準”、“指責”等當做口頭禪的父親,還有總是讓他難堪的母親。

如果父母嚴厲挑剔,這個孩子就必須學習如何應對他們,他會將自然行為調整為最能適應現狀的行為。此時孩子只有可能做適應性兒童。

蛤蟆沉思了一會兒說:除了順從我父母的意願之外,我還總是想要取悅他們。在幼小無助的時候,還要依賴他們。

“對大多數人而言,成長的本質就是要減少並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係,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很少有人能完全達成這點,有些人能部分達成,很多人則會依賴一輩子,並且把它當成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些人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成人。”蒼鷺說道。

蛤蟆一邊咯咯傻笑一邊說著:“我猜你說的是像我這樣的人”。

當蛤蟆和蒼鷺分手後,沿著河岸往家裡走去,他很久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快樂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天津人民出版社

TAG: 蛤蟆蒼鷺情商父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