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什麼是秩序?

秩序是文明,秩序是美,戈壁灘上的石頭散亂一塊,這是它的自然狀態,古代人將它們分類擺放,或者堆疊擺成圖案,就形成了秩序,成了某種陣形、某種圖案……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亂石)

秩序是理性,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的象徵。為了形成秩序,就會有形成某種秩序的規矩,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規矩,其實就是“法”,就是我們所說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其實都是為了形成某種秩序。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初步加工的石頭)

李剛田先生說:“藝術的鼎盛時期,往往是秩序最完備的時期,漢印、晉字、唐詩、元曲等等,都是這樣。在一種藝術門類之中,也有不同階段、不同特徵的鼎盛時期,如書法中的漢隸、唐楷,都是其鼎盛時期。然而,既然有鼎盛或者叫作高峰時期,必然會有一個高峰走向另一個高峰期間的非鼎盛時期,在這樣的階段中,舊的秩序僵化了,失去了活力,不能滿足甚至阻礙藝術發展,自然會被漸漸打破,而新的秩序尚未能完全確立取得人們的共識,此時往往會或多或少、或這樣或那樣出現一種無序狀態。”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有了秩序的石頭)

秦印時期,其實就是印章的從古璽高峰走向漢印高峰的中間狀態,雖然秦政府不斷以字法(統一文字)改革來影響印章,但秦印始終處在一種從無序走向有序的中間狀態。

這種中間狀態就是“摹印篆”的狀態。它試圖建立秩序,但卻沒有形成固定的樣式。因此,我們說,秦印至少有三種小的類別:1、純小篆入印的秦印;2、摹印篆入印的秦印;3、秦詔版篆入印的秦印。說白了,秦印的標準狀態,就是從無序向有序發展的狀態——

有序的因素:是秦政府的印章體制(包括界格與鑿制以及不可用“璽”字眼等)以及摹印篆的規定(小篆的隸化與方化)。

無序的因素:戰國流轉下來的匠人們對文字書寫習慣的堅持,以及匠人們不受控的創作心態等。

合起來,就是秦印的標準狀態: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秦印的典型狀態)

因為秦印的無秩序狀態,同一方秦印裡,還可能出現三種篆體文字或者兩種篆體文字混用的入印文字。因此,臨摹秦印,實際上是掌握這三種篆體文字不同篆法的過程。比如本課要釋出的這方作業: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北私庫印)

我們很難確定這方印裡的幾個字,是屬於小篆、還是屬於摹印篆,抑或是繆篆。因為每個字,都介乎三者之間,完全無秩序、無規則可言。

比如“北”,這方印裡的“北”字,既不同於小篆,也不同於繆篆: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北”的字形比較)

我們來看,這方印裡的“北”,它字形對稱不嚴格,它線條既不圓轉流暢,也不方折整齊,它就處於一種無序狀態。

“庫”和“印”前面的課程中已經講過,這個“私”字要稍稍多說兩句:

它可能被很多初學者認為是“和”,因為右邊的方形會被認為是個“口”。但實際上,“和”的字形與“私”差別很明顯。我們可以找出繆篆中“和”與“私”的明確區別,如圖:

【雅德馨香】石頭的秩序,是經過思考、經營的產物,是成熟象徵

(和與私的差別)

實際上,除了“私”字字形的三種篆體的篆法變化外,“私”與“和”本就不屬同一個部首的部屬漢字,“和”在《說文解字》歸“口”部,右邊或左邊(字形會發生位置互換)而“口”的篆法跟楷書差別很大,左右都有凸出一筆;“私”在《說文解字》歸“禾”部,右邊是個“厶”,篆書寫法在方化之後,與楷書的“口”相同。其實,記住了“厶”和“口”的篆法與楷書的差異,這兩個字就不會弄混。

弄清楚摹印篆和繆篆的差別很重要,這牽涉到是否能正確臨摹出秦印的神態。也牽涉正確掌握秦印在界格之內文字的無秩序狀態。很多篆刻理論家不願弄清摹印篆和繆篆的區別,這不利於篆刻的學習。

(【篆刻作業】之280,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TAG: 秦印秩序摹印篆法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