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音”部的部首漢字“音”,“音”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收入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佈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課內容需要加強記憶。其詳情如下:

音。讀yīn。《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從言,含一。”指事字。本義是樂音。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音字的字形演變)

“音”字的造字方法許慎描述為“從言,含一”似乎不好理解,其實就是:“音”是在“言”字所從的“口”旁中加了區別符號形成的指事字,在甲骨文中“言”與“音”為同一字,字形在西周楚王領鐘的銘文中才開始有區別。但在用法上仍然相互通用。不論“口”中加的是短橫、或者是短豎,或者是小圓圈,字形雖然不同,但起到的作用是一樣的。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八音組合)

在《說文解字》體系下,“音”與“聲”兩字互訓,《說文解字·耳部》:“聲,音也。”但兩個字實際上也有差別。許慎在“音”的解釋中基本已經說清:

“音”,其實是“聲生於心有節於外”的聲,音,是有“節奏、節拍”的聲。聲,只有高低、長短,所以他說:“宮、商、角、徵、羽”,是“聲”(其實是單獨發出的);而透過樂器“絲、竹、金、石、匏、土、革、木”等發出的是“音”。實際上,後面還有一個“樂”,就是有聲音高低、節奏編排,並演奏出來的叫“樂”(具體可見以後“木”部“樂”的說解)。

所以《禮記·樂記》說:“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所以懂得“聲”而不懂得“音”為何物的,那是禽獸;懂得“音”而不懂得“樂”為何物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樂”。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五聲、五行、五臟與八音對照)

平常我們說的“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其實指的就是許慎這裡說的宮、商、角、徵、羽五聲,嚴格一點說,應該叫五“聲”不全,這幾個字不能讀錯,它是中國古代古樂曲的五聲音階:“宮、商、角(讀jué)、徵(讀zhǐ)、羽。實際上,五聲之外還有“八音”,就是許慎說的“絲、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一般認為,標準的“八音”,指《漢書·律曆志》中所載的八音:“土曰壎(xūn),匏曰笙,皮(即‘革’)曰鼓,竹曰管,絲曰弦,石曰磐,金曰鍾,木曰柷(zhù)”。所謂“五聲和,八音諧,而樂成。”五聲調和,八音和諧,音樂就成了。

回到課程,接著說“音”字,音的本義是樂音。《書·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舜輔助堯帝)二十八年後,堯帝逝世了。人們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悲痛,三年間,全國上下停止了樂音。《莊子·徐無鬼》:“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彈奏起這張瑟的宮音而那張瑟的宮音也隨之應合,彈奏那張瑟的角音而這張瑟的角音也隨之應合,音調相同的緣故啊。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琴韻)

本義之外,“音”還有其他用法:

(1)樂曲、歌謠。《正字通·音部》:“音即樂也。”《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鄭玄注:“宮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孔穎達疏:“音則今之歌曲也。”受外界事物的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產生了變動,就會用“聲”表現出來。“聲”非一種,其中有同有異。不同的聲音互相配合,因而產生變化;變化形成一定的規律,就稱之為樂曲。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樂曲)

(2)語音。又有兩種細分用法:其一、語音,口音。比如:配音。賀知章《回鄉偶書》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就是這個用法。其二、字音、音節。比如:注音。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鄉音未改)

(3)言辭。《詩·邶風·穀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往日言辭別忘記,到死與你不離分。又指資訊。《詩·小雅·白駒》:“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孔穎達疏:“汝雖不來,當傳書信,毋得金玉汝之音聲於我。”走後別忘把信捎,切莫疏遠忘友情。

(4)通“意”,意思;心意。比如:聽話聽音。《管子·內業》:“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音。”不可以用聲音去呼喚它,卻可以用心意去迎接它。

此外,音還是姓氏。《萬姓統譜·侵韻》:“音,見《姓苑》。”

“音”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80課:什麼是“音”,它和“聲”、“樂”有何區別?

(音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80,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TAG: 八音五聲張瑟說文解字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