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如今的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約6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當時周邊荒山禿嶺、林木稀少,山上一片片黃土地,故稱“黃嶺”。

黃嶺村始建於明朝,興盛於清末和民國初年。如今的黃嶺村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總面積14。7平方公里,5000多人,是豐稔鎮內人口最多、耕地面積最大的行政村。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黃嶺碉樓。

黃嶺村於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級古村落、2019年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現為龍川縣鄉村振興省級示範片主體村之一。

黃嶺村至今儲存著許多文物古蹟,現存100多座古民居,另有祠堂、碉樓、古橋和古榕樹等。2016年以來,黃嶺村修復後的古民居等“活起來”,成為村裡最具文化特色的旅遊名片。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兩位遊客從黃嶺碉樓內炮眼觀察樓處情景。

黃嶺村素來崇文重教,有“黃嶺好水口,秀才多過狗”之俚稱。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黃嶺村族人考取進士1人、舉人11人、秀才180餘人。黃嶺村是當地名副其實的文化之鄉。

黃嶺村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主要留存有黃嶺碉樓、葉銘熙故居、左拔大夫第等24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以黃嶺碉樓最具代表性,它對研究粵北地區客家建築歷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黃嶺村古建築和客家文化遺產儲存完好,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為鄉村振興帶來生機,黃嶺村旅遊已成為龍川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的一張靚麗名片。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黃嶺碉樓天井。

近年來,黃嶺村旅遊業平穩增長,年遊客接待量與年旅遊收入均穩步提升。2020年全村旅遊綜合收入160萬元,佔全村經濟年收入68。9%;旅遊從業人數68人,全村就業總人數3。2%,旅遊從業人員人均年收入2500 元。

透過近些年的建設,黃嶺村的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柏油村道寬闊,坦蕩如砥,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得好,村民用上了自來水。黃嶺村將充分利用村內生態農業、旅遊、餐飲、民宿、教育等資源,探索高效農業與旅遊觀光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黃嶺碉樓頂層瞭望視窗。

例如,黃嶺村民宿建設(改造)專案,總投資 60 萬元,將黃嶺村中部分屋舍及周邊空地共300平方米升級改造,建成客家特色鮮明的精品民宿,6間民宿客房引來不少遊客。

總之,黃嶺村將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古村落旅遊業,奮力打造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生態型村莊。

延伸閱讀一

黃嶺碉樓和清代進士葉銘熙故居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黃嶺村進士葉銘熙故居。

黃嶺碉樓又名水謙樓,是黃嶺村最出名的“炮樓”(黃嶺村民如此稱之,外界稱之為碉樓)建於清代,坐北向南,現為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碉樓獨立院式佈局,總面寬21米,總深20米,建築佔地面積420平方米,五層樓,總高14米,樓內共有72間房。外牆灰沙夯牆,厚0。5米,第二層以上有許多瞭望窗和射擊孔。內牆為灰沙夯牆基土磚牆體。灰瓦屋面。黃嶺碉樓主要用於防匪、避難。

近年來,黃嶺村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對水謙樓進行修繕保護。如今水謙樓受損的外牆、木樑、木板等已得到較好的維護,水謙樓重煥新顏,成為黃嶺村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張靚麗名片。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由外向內看葉銘熙故居內部一角。

黃嶺村進士葉銘熙故居建於清代,坐西北向東南,客家方形屋,三進二橫,左橫屋前後部和右橫屋後部均有三層角樓。房屋總佔地約3000平方米,主房屋佔地約1200平方米,整座房屋採用石灰夯牆,總面寬41米,總深33米,建築佔地面積1353平方米,計有九廳、六天井、三十八房間、二斗門。屋前有一餘坪、一照牆和一半月水塘。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由內向外看葉銘熙故居內部一角。

該屋建築工藝水平較高,具有典型的客家四方圍屋建築風格,對研究當地清代客家民居建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10年被定為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二

黃嶺村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八音和馬燈舞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黃嶺村民演奏八音。

黃嶺村流行的“八音”是由民間傳統8種樂器(鑼、鼓、鈸、琴瑟、嗩吶(笛)、木魚(擊樂)、二胡、秦琴)合奏而成的曲調。流行的曲調是以粵劇小調為主,其它地方戲的曲調也不斷充實了八音內容。八音大都曲調歡快,多用於迎親、祝壽等喜慶之事。祠堂祭祖、辦理喪事等也有“八音”捧場,但此時演奏的曲調大有別於前者。

河源傳統村落探訪 龍川縣豐稔鎮黃嶺村:逾百座古民居“活”成旅遊名片

黃嶺村民表演馬燈舞。

馬燈舞又叫打馬燈或打紙馬,是人們祈求國泰民安嚮往幸福生活的傳統文化習俗,是黃嶺村儲存良好且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藝之一。“馬燈”用竹蔑紮成並用紙糊好,紅、白馬各一匹,配以鯉魚、蓮花、蝦公等各種宮燈。既有馬又有燈,故稱“馬燈”。馬燈舞有淨、末、生、旦、醜五大行當角色,運用車、馬、花燈、浪傘、花扇等道具,表演載歌載舞。經歷代藝人創新演變,馬燈舞已成為黃嶺村的文化亮點。

【全媒體記者】蔣才虎

【通訊員】曾祥太 袁藝

【作者】 蔣才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黃嶺碉樓馬燈葉銘熙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