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西漢玉卮

卮(讀:枝),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產生於戰國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鴻門宴上,項羽賜樊噲酒,用的便是卮。

卮的造型比較奇特,大部分的卮有蓋,有些則無蓋,其筒狀杯壁的一側有環形耳柄,底部有三矮足。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漢代銅鎏金卮

卮多以銅、玉、漆等質料製成,其中玉卮則屬於卮中的頂級奢侈品,是戰漢時期皇室貴族最喜歡使用的玉酒器。

之所以說玉卮彌足珍貴,是因為作為一件酒具,玉卮的製作需要掏膛深腹以滿足使用時注酒的用途。而自古以來,因玉料的珍貴和來之不易,古人在玉器製作中向來秉持利用最大化的原則,籍以避免浪費珍貴的原料。

而採用“掏膛”工藝製作的玉卮,勢必要損耗大量的玉料,由此也可見玉卮在玉器中的珍貴程度。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東周飾金鳳玉卮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東周飾金鳳玉卮蓋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東周飾金鳳玉卮底

關於玉卮,戰國法家經典《韓非子》中曾有這樣的論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無當,可以盛水乎?”意思是即便是珍貴的玉卮,如果沒有底也盛不了水。

其中的“千金之玉卮”也說明了玉卮在先秦時期的稀缺和貴重。

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玉卮,常常可見黃金、青銅和玉石相結合的形式,這一方面利用金屬的延展性加固了玉卮,一方面又節約了珍貴的玉料,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裝飾的作用。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鎏金銅框玉卮

而採用整塊玉雕琢成形的玉卮,不僅用料更多、更為珍貴,同時琢制工藝也極其複雜。

首先要按預先設計的厚度掏膛取出料芯,之後還要用砣具將內膛表面衝磨規整,進而修治薄胎,依靠兩千多年前低下的生產力水平,琢制這樣的玉卮耗時之長、難度之大,是今天的我們難以想象的。

這不僅需要工匠擁有豐富的治玉經驗,還要掌握高超嫻熟的雕琢技巧,琢制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功敗垂成。

這還不包括個別玉卮在製作中還要施以高浮雕、鏤空透雕,這都是玉雕工藝中難度較大的雕刻技法,而有時候在一隻玉卮上就出現數種技法。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徐州獅子西漢楚王墓出土玉卮1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徐州獅子西漢楚王墓出土玉卮2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徐州獅子西漢楚王墓出土玉卮(蓋)

之所以戰漢時期皇室貴族喜歡用玉卮作為酒器,這一方面揭示了先秦時期統治階級的窮奢極侈,另一方面則反映出戰漢時期獨特的社會文化。

中國先秦時期的社會文化,具有豐富的多元化特徵,尤其是戰漢時期,隨著諸子百家的“百家爭鳴”,中國文化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我們熟悉的儒、道、法、墨、陰陽、縱橫等思想流派,都是在這一時期發展形成的。

戰漢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信仰和主流思想是黃老之學,由於遠古時代自然科學的矇昧,同時也衍生出了以“成仙”和“永生”為目標的“長生不老之術”。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安徽巢湖放王崗漢墓出土朱雀銜環玉卮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安徽巢湖放王崗漢墓出土朱雀銜環玉卮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安徽巢湖放王崗漢墓出土朱雀銜環玉卮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大批極具時代特色的玉器應運而生,它們不僅代表了當時社會的最高生產力水平,同時反映了古代貴族階層的精神信仰和人生追求。

從《詩經》到《史記》都有關於“以玉養生”的記載,漢代帶有此類文化背景的玉器還有很多,如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銅承露盤高足玉杯”,也是以“修仙長生”為目的製作生產的。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西漢南越王墓銅承露盤高足玉杯

玉卮正因為滿足了統治階級“以玉養生”和“長生不老”的需要,因此在戰漢時期大量產生,這種依託社會文化的特殊玉器,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數千年之久。

東晉煉丹家葛洪甚至感到光用玉器飲酒不夠過癮,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中言之鑿鑿地聲稱:如果將玉石磨成粉吃下去,連續服用一年時間以上,基本能做到身飛輕舉、水火難侵、百毒不犯。並且最後還補充以和田白玉的食用效果最佳。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西晉龍鳳紋玉卮

有研究認為,兩晉南北朝時期之所以大部分皇帝壽命不長,很可能同當時社會篤信黃老之術、煉丹食玉之風盛行有關。

這一方面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對玉的推崇達到極致,另一方面則反映在科學矇昧的古代,人們愛玉、敬玉的狂熱曾經脫離客觀形成迷信。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東漢夔鳳紋玉卮

在之後的中國玉文化歷史長河中,玉卮的身影漸行漸遠。唐人顏師古曾說:“卮,飲酒圓器也,今尚有之。”說明玉卮到唐宋時期仍有人使用,但是漢代以後的傳世實物就已經很少見了。

到了明朝,由於皇帝崇尚道教,所以玉卮再度重現江湖,現在首都博物館就有明代陸子剛署款的玉卮,從工藝判斷應為明代仿古之器。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首都博物館藏明代白玉“子岡”款卮杯

玉卮這種兩千多年前的高古玉器,其實際功用確實非同尋常,它既是古代的實用酒具,又承載了古人的人生訴求,它不僅代表了先秦時期古人治玉的精湛技藝,同時見證了中國古代人文和自然科學的終極夢想——長生不老之術。

玉卮作為獨具特色的古代玉器,其選材之精良、工藝之精湛、時代特徵之鮮明,是戰漢時期頗具代表性的時代產物,是非常珍貴的玉文化歷史遺存,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龍紋帶蓋玉卮

西漢玉瀉枝:西漢時期的酒器,產生於戰漢時期,秦漢時非常普及。[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西漢玉卮

TAG: 戰漢西漢時期玉器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