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 《情感學習:兒童文學如何教我們感受情緒》

新書 | 《情感學習:兒童文學如何教我們感受情緒》

新書資訊

《情感學習:兒童文學如何教我們感受情緒》

Learning How to Feel: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motional Socialization, 1870-1970

作者:[德]烏特·弗雷弗特 等

黃懷慶 譯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

出版日期:2021。5

內容簡介

情感是天生具有還是後天塑造?我們從小閱讀的兒童文學經典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對情感的認識與感知?我們對情感的認知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本書透過考察兒童文學發展黃金期(1870—1970)裡,來自世界各國的百餘種暢銷兒童文學與教養手冊,還原其閱讀情境與讀者反應,探索兒童和青少年如何透過閱讀來學習感受、認識情緒,探究各種情感的訓練實踐和學習過程。在閱讀兒童文學的過程中,兒童會與書中主人公一起體驗成長,透過模仿與自我調整,學習各種情緒,並且將這些情緒轉化成知識,當遇到狀況時便提取這些情緒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將之慣習化。作者們還將這些情感置於歷史轉折與社會變遷中討論,勾勒了焦慮、恐懼、信任、勇敢、同情、愛、羞恥、痛苦、無聊等十二種情緒的百年發展史。

在探討這些書籍傳遞出哪些情緒知識以成為兒童的情感養分時,書中分析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如兒童如何在《蠅王》中學到“羞恥”“痛苦”與“同理心”,透過《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離焦慮”;而曾被鄙視的“膽怯”,在《綠野仙蹤》裡有了新的詮釋,從托爾金的《魔戒》《霍位元人》到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恐懼的概念又變得更加複雜……這些作品鼓勵兒童擁抱恐懼、擺脫羞恥,接受思鄉病為一種合情合理的感覺,當它們賦予兒童掌握自我情緒的權利時,兒童有了不同的選擇與空間,同時也開始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烏特·弗雷弗特是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及情感研究中心主任、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普魯士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科學院院士。曾任職耶魯大學德國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學榮譽教授等。1998年獲萊布尼茨獎,2016年獲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功勳勳章等。她的研究領域包括現代社會與文化史、情緒史、性別史與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馬普人類發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歷史學家與教育專家、心理學家組成,並與人類學、社會學、音樂、文學與藝術領域的頂尖學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歷史和情感創造的歷史。他們的研究基於這樣一個假設:情感(及其表達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會環境中習得的。我們對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達感受的方式,都取決於社會規範和規則,也因此會隨著歷史改變。本書即由該中心的研究人員共同編寫完成。

目錄

總序 (王晴佳)

譯序 閱讀書籍,閱讀情緒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蓋斯凱爾夫人的焦慮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禮的虔誠

第四章 拉爾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醫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溫迪的愛

第七章 小豬的羞恥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小紐扣吉姆的恐懼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鄉病

第十二章 英格麗的無聊

結語 翻譯書籍,翻譯情緒

參考書目

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作者名單

國際好評

TAG: 情感情緒兒童文學兒童羞恥